Previous PageTable Of Contents

8. 有关文献

ANONYMOUS (1997). DISCUSSION PAPER PURSUANT TO CITES RESOLUTION CONF. 9.17: AN OVERVIEW OF THE IMPACTS ON THE BIOLOGICAL STATUS OF SHARKS. IN ‘TENTH MEETING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PP. 1–75. 9–20 JUNE 1997. HARARE, ZIMBABWE.

COMPAGNO, L. J. V. (1984).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 4. SHARKS OF THE WORLD. AN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SHARK SPECIES KNOWN TO DATE. FAO FISHERIES SYNOPSIS 125, 1–655.

FAO (1995). CODE OF CONDUCT FOR RESPONSIBLE FISHERIES. 41 PP.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FAO (1996). PRECAUTIONARY APPROACH TO CAPTURE FISHERIES AND SPECIES INTRODUCTIONS. FAO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RESPONSIBLE FISHERIES 2. 54 PP.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FAO (1998). MEETING OF THE TECHNICAL WORKING GROUP ON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HARKS. TOKYO. 23–27 APRIL 1998.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FAO (1998). PREPARATORY MEETING FOR CONSULTATION ON MANAGEMENT OF FISHING CAPACITY, SHARK FISHERIES AND INCIDENTAL CATCH OF SEABIRDS IN LONGLINE FISHERIES. ROME. 22–24 JULY 1998.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FAO (1998). THE INTERNATIONAL PLAN OF ACTION FO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HARKS. CONSULTATION ON MANAGEMENT OF FISHING CAPACITY, SHARK FISHERIES AND INCIDENTAL CATCH OF SEABIRDS IN LONGLINE FISHERIES. ROME. 26–30 OCTOBER 1998.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FAO (1999).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CAPTURE FISHERIES. FAO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RESPONSIBLE FISHERIES. NO. 8. 68 PP.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FAO (IN PREPAR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ROUTINE COLLECTION OF CAPTURE FISHERY DATA. FAO/DANIDA PROJECT ‘TRAINING IN FISH STOCK ASSESSMENT AND FISHERY RESEARCH PLANNING’. 79 PP.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GARCIA, S. M., AND GRAINGER, R. J. R. (1997). 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ILITY: A NEW PERSPECTIVE OF AN OLD PROBLEM. IN 'DEVELOPING AND SUSTAINING WORLD FISHERIES RESOURCES: THE STAT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SECOND WORLD FISHERIES CONGRESS'. 28 JULY - 2 AUGUST 1996. BRISBANE. (EDS HANCOCK, D. A., SMITH, D. C., GRANT, A., AND BEUMER, J. P.) PP. 631–654. (CSIRO PUBLISHING: MELBOURNE.)

HALL, M. A. (1996). ON BYCATCHES.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6, 319–352.

LAST, P. R., AND STEVENS, J. D. (1994). 'SHARKS AND RAYS OF AUSTRALIA.' 513 PP. (CSIRO AUSTRALIA: MELBOURNE.)

SHOTTON, R. (ED.) (1999). CASE STUDIES OF MANAGEMENT OF ELASMOBRANCH FISHERIES. FAO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 378. 920 PP.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WALKER, T. I. (1998). CAN SHARK RESOURCES BE HARVESTED SUSTAINABLY? A QUESTION REVISITED WITH A REVIEW OF SHARK FISHERIES.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49, 20PP.


附 件 I

鲨鱼国际行动计划

序 言

1. 若干世纪以来,手工渔民在沿海水域以可持续的方式捕捞鲨鱼,一些渔民仍然在这样做。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技术再加上可进入遥远的市场而导致了鲨鱼捕捞作业量和产量的增加以及捕捞水域扩大。

2. 人们对于世界海洋若干水域鲨鱼捕获量增加及其一些鲨鱼品种种群数量的问题表示关切。这是因为鲨鱼往往是近亲种群补充,过渡捕捞后恢复时间较长 (因为性晚熟而生物繁殖力低;虽然自然死亡率低,但是后代少)以及空间结构复杂 (鱼体大小/ 性分离及季节性洄游)。

3. 由于缺乏现有的捕捞、作业, 上岸量和贸易数据以及关于许多品种的生物参数及其鉴定方面的资料有限,目前对鲨鱼的了解和鲨鱼捕捞方法在鲨鱼养护及管理方面引起了问题。为了增加对鲨鱼种群状况的了解并促进所需资料的收集,需要足够资金进行研究和管理。

4. 人们普遍认为必须更好地管理鲨鱼的针对性捕捞和鲨鱼构成大量副渔获物的某些多品种渔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急需管理。

5. 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专门关于鲨鱼捕捞的管理计划,它们的计划包括控制进入、包括减少鲨鱼副渔获物战略在内的技术措施以及支持充分利用鲨鱼。然而,鉴于鲨鱼分布广泛(包括在公海的分布)和许多品种的远距离洄游,对鲨鱼管理计划进行国际合作和协调日益重要。目前几乎没有有效处理鲨鱼捕捞的国际管理机制。

6. 泛美热带金枪鱼委员会、国际海洋探测理事会、国际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委员会、西北大西洋渔业组织、西非国家分区域渔业委员会、拉丁美洲渔业发展组织、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南部金枪鱼养护委员会、太平洋共同体海洋渔业计划已开始作出努力,鼓励成员国收集有关鲨鱼的资料,在某些情况下建立以鲨鱼种群评价为目的的区域数据库。

7. 注意到人们对鲨鱼捕捞量增加及其对鲨鱼种群潜在不良影响的关切,1997年3月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第22届建议粮农组织利用预算外资金组织一次专家磋商会,以便制定准则,从而制定一项旨在加强鲨鱼养护及管理的行动计划,提交渔委会下届会议。

8. 通过1998年4月23-27日在东京举行的鲨鱼养护及管理技术工作组会议、1998年10月26-30日在罗马举行的捕捞能力、鲨鱼捕捞和延绳钓渔业中误捕海鸟管理磋商会以及1998年7月22-24日在罗马举行的该磋商会筹备会议,制定了本《鲨鱼养护及管理国际行动计划》。

9. 《鲨鱼养护及管理国际行动计划》在本文件中详细说明的实施的性质和范围、原则、目标及程序 (包含附件)构成。

性质和范围

10. 《鲨鱼养护及管理国际行动计划》为资源性质。它是根据《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第2条(d)款中的规定制定的。《行为守则》第3条的规定适用于本文件的解释和实施及其与其他国际文书的关系。鼓励所有有关国家实施该行动计划。

11. 在本文件中,“鲨鱼”一词包括鲨鱼、鳐科鱼和银鲛(软骨鱼纲)所有品种,“鲨鱼捕捞量”包括针对性、副渔获、商业、游钓以及其他形式捕获的鲨鱼。

12. 《鲨鱼养护及管理国际行动计划》包含专捕和兼捕渔获物。

指导原则

13. 参加。造成一个品种或种群捕捞死亡的国家应参加其管理。

14. 保持种群。管理和养护战略应通过采用预防性方法将每一种群的捕捞死亡率保持在可持续水平之内。

15. 营养及社会经济考虑。在制定管理和养护目标及战略时应认识到,在一些低收入和缺粮地区和国家,鲨鱼捕捞是食物、就业和收入的一个传统的重要来源。应对这种捕捞进行可持续管理,以便为当地社区长期提供一种持续的食物、就业和收入资源。

目 标

16. 《鲨鱼养护及管理国际行动计划》的目标是确保鲨鱼的养护和管理及其长期可持续利用。

实 施

17. 《鲨鱼养护及管理国际行动计划》适用于本国或外国渔船在其水域从事鲨鱼捕捞的国家以及有渔船在公海捕捞鲨鱼的国家。

18. 如果其渔船进行针对性鲨鱼捕捞或其渔船在非针对性作业中经常捕捞鲨鱼,这些国家应通过一项鲨鱼种群养护及管理国家行动计划(鲨鱼计划)。 鲨鱼计划的建议内容见附件A。在制定鲨鱼计划时,应酌情考虑到分区域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经验。

19. 各国负责其鲨鱼计划的制定、 实施和监测。

20. 各国应努力在2001年渔委会会议之前制定其鲨鱼计划。

21. 各国应定期评估进行捕捞的鲨鱼种群状况,以 便确定是否需要制定鲨鱼计划。这一评估应根据《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第6.13条的要求进行。评估情况应作为每一有关国家鲨鱼计划的一个部分予以报告。鲨鱼评估报告的建议内容见 附件B。评估必须不断收集数据,特别包括商业数据和导致改进品种识别及最终建立资源量指数的数据。各国收集的数据应酌情向有关分区域和区域 渔业组织提供,并在这些组织和粮农组织范围内加以讨论。对于跨界、高度洄游和公海鲨鱼种群而言,在种群评估数据收集和数据共享系统方面的 国际合作尤为重要。

22. 鲨鱼计划应旨在:

· 确保针对性和非针对性鲨鱼捕捞可以持续;

· 评估对鲨鱼种群的威胁,确定并保护临界生境,实施符合生物可持续性及长期合理经济利用原则的捕捞战略;

· 甄别并特别注意脆弱或受到威胁的鲨鱼种群;

· 制定并改进在研究、管理及教育活动方面吸收所有有关方面参与的国 家内部和国家之间建立并协调有效磋商的框架;

· 尽量减少未利用的鲨鱼副渔获物;

· 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

· 根据《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第7.2.2.(g)条的要求尽量减少鲨鱼渔 获的浪费的丢弃(例如要求保留去翅的鲨鱼)。

· 鼓励对死鲨的全面利用。

· 促进改进按品种划分的捕捞量和上岸量数 据并监测鲨鱼捕捞量;

· 促进按品种划分的生物学和贸易数据的识别与报告。

23. 实施鲨鱼计划的国家应定期,至少每四年评估一次其实施情况,以便确定提高其效率的经济有效战略。

24. 决定不必实施鲨鱼计划的 国家应定期审查这一决定,同时考虑到渔业的变化情况,但起码应收集关于捕捞量、上岸量和贸易量的数据。

25. 各国应根据各自的权限和 国际法,努力通过区域和分区域渔业组织多安排以及其它合作形式进行合作,以确保鲨鱼种群的可持续性,酌情包括制定分区域或区域鲨鱼计划。

26. 当两个或更多国家开发跨界、高度洄游和公海鲨鱼资源时,有关各国应努力确保鲨鱼的有效养护和管理。

27. 各国应通过通过粮农组织及国际安排在研究、培训以及资料和教材汇编方面努力开展合作。

28. 各国应报告其鲨鱼计划的评估、制定 及实施进展情况,作为它们每两年向粮农组织报告《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情况的一部分。

粮农组织的作用

29. 粮农组织将根据其大会的指示并作为其正常项目的一部分,支持各国实施《鲨鱼养护及管理国际行动计划》,包括鲨鱼计划的制定工作。

30. 粮农组织将根据其大会的指示,通过正常项目资助的国家特别技术援助项目并利用为此目的向本组织提供的预算外资金,支持鲨鱼计划的制 定和实施。关于鲨鱼计划的制定问题,粮农组织将向各国提供专家名单及技术援助机制。

31. 粮农组织将通过渔委会每两年报告一次《鲨鱼养护及管理国际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


附 件II

鲨鱼计划的建议内容

背 景

管理鲨鱼渔业时,重要的是考虑对鲨鱼的了解情况以及鲨鱼捕捞中所采用的方法可能引起的鲨鱼养护和管理问题,特别是:

· 分类问题

· 关于鲨鱼捕捞量、作业量和上岸量方面的现有资料不足

· 上岸以后难以识别品种

· 生物学和环境的数据不足

· 缺少鲨鱼研究和管理资金

· 在关于鲨鱼跨界、高度洄游及公海种群的资料收集方面很少进行协调

· 关于鲨鱼捕捞的多品种综合渔业,实现鲨鱼管理目标的难点。

鲨鱼计划的内容

粮农组织正在制定的《鲨鱼养护及管理技术准则》旨在提供关于鲨鱼计划制定和实施方面的技术指导。将在以下方面提供指导:

· 监测;

· 数据收集和分析;

· 研究;

· 人力资源的增强 ;

· 落实管理措施。

鲨鱼计划应包含:

A. 说明以下方面的主要情况:

· 鲨鱼资源、种群;

· 有关的渔业;

· 管理框架及其落实。

B. 鲨鱼计划的目标。

C. 实现目标的战略。以下是可以包括在内的示例:

· 确定对渔船进入鲨鱼种群区进行控制

· 减少不能持续捕捞的 所有鲨鱼捕捞作业

· 改进对已捕捞鲨鱼的利用

· 改进数据收集及对鲨鱼捕捞的监测

· 在鲨鱼品种识别方面对所有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 促进和鼓励对所知甚少的鲨鱼品种进行研究

· 获得关于鲨鱼品种利用及贸易的数据。


附 件III

鲨鱼评估报告的建议内容

鲨鱼评估报告特别应包括下列资料:

· 关于以下方面过去和目前的趋势:

q 捕捞作业:针对性捕捞与非针对性捕捞;所有类型的渔业;

q 产量:自然产量和经济产量。

· 种群状况。

· 现有管理措施:

q 控制进入渔场;

q 技术措施(包括减少副渔获物的措施、是否有保护区及禁渔区);

q 监测,控制和监督。

· 管理措施的效果。

· 管理措施的可能修正。


附 件 IV

鲨鱼渔业的分类

沿岸钩钓和刺网捕捞:在任何地区,捕鱼方法与捕捞范围的地形、鲨鱼和硬骨鱼混合鱼群之间可利用种类相关。在广阔的大陆架地区, 大量的手工捕捞采用在底部放置刺网形式捕捞鲨鱼,大部分为单丝网,小部分为多丝网,以及底层定置延绳钓。这可以捕捞种类广泛的鲨鱼和硬骨鱼。 在一些狭窄的大陆架地区,大陆架外的深水区易于到达,或在一些较广阔的大陆架,手工船队使用表层定置延绳钓和流网捕捞中上层鲨鱼。

底拖网兼捕::底拖网捕捞正日益影响角鲨(Squalidae)、扁鲨 (Squatina spp.)、鳐类和银鲛的种群。同样在公海捕捞中,拖网兼捕的大量死亡鲨鱼和鳐类被丢弃,且常常不报告。在世界几个地区的渔业独立调查显示这些种群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深水兼捕:如同大陆坡较深冷水区里的许多种类硬骨鱼一样,深海角鲨目鲨鱼 (主要品种有Centrophorus, Centroscymnus, Etmopterus, Dalatias, 和Deania) 的繁殖力很低。大陆坡经常是陡峭的,相关海床的整个区域与大陆架水面及大洋的深海平原区域相比显得很小。一些角鲨鱼品种被限制在这些大陆性斜面的有限深水区,这些种类的鲨鱼生活的总区域很小。底拖网渔业已逐步扩展至深水区专捕世界上某些地区大陆坡高价值硬骨鱼,一些种类由于过渡捕捞而濒临灭绝。深海平原底部拖网捕捞的深度已超过1000米。有些是针对性捕捞,或是刺网以及钩钓捕捞的兼捕。

中上层兼捕 在公海及通过双边准入协议在专属经济区内使用延绳钓、围网、流网等方式捕捞金枪鱼和类似金枪鱼的鱼种时兼捕数量很大。尽管大多数国家没有要求纪录鲨鱼捕捞情况或提供上述渔业捕捞品种目录,但具调研船及延绳钓鱼船上的观察员调查显示蓝鲨是重要的捕捞品种。其他分布广泛但捕捞的数量相对较少的品种为鲭鲨属、长尾蛟属、真鲨属和鼠鲨属的鲨鱼。

淡水捕捞: 部分受到最大威胁的鲨鱼品种发生正在淡水生境中。这些品种较在海水环境的品种更脆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地球上江湖淡水数量无法与海水的数量相 比较。有淡水品种多为的热带河湖绝大部分在人口基数大并且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较海水更易受开发的影响。淡水环境在水温、溶解氧、 清澈度和水流等方面的稳定性较海水环境差,并因森林采伐而逐步加剧。来自采矿和农业有毒物质对水的污染、因大坝建造和灌溉系统引发自然水路的更改,淡水环境里的植物群和动物群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某些鲨鱼品种极有可能无法适应其新的生存环境。现至少有三种“河鲨” 已灭绝。恒河鲨(Glyphis gangeticus)只在印度次大陆的恒河流域有发现,尽管在婆罗州、澳大利亚北部以及新几内亚岛地区也可能有一种以上的剑齿鲨鲨存在。

(封底)

制定本准则的目的是协助实施《鲨鱼养护及管理国际行动计划》。这些准则针对的是与鲨鱼及其它软骨鱼纲的养护和对这些资源的渔获进行管理有关的决策者及政策制定者,但也应会引起捕捞业和其他各方面的兴趣。

《鲨鱼国际行动计划》与粮农组织《负责任渔业守则》、1995年联合国跨界和洄游鱼类种群会议协议及其他相关国际法规则是相一致的。它含盖对所有鲨鱼和其他软骨鱼纲的捕捞,包括目标和非目标渔获物,也无论是工业捕捞、手工捕捞或传统捕捞,以及为减少鲨鱼对人身的攻击而进行的捕捞活动。

本准则的意图是为在国家、分区域及区域各级鲨鱼计划和鲨鱼评估报告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般性建议和框架。也是为了针对共有跨界鲨鱼种群制定统一鲨鱼计划提供一般性建议和框架。准则覆盖《鲨鱼国际行动计划》的四个部分(“种群养护”、“保持生物多样性”、“生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管理”), 以及粮农组织可持续发展参照系统的四个层面(生态、经济、社会和治理)。

Previous PageTop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