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S/2003/INF/8


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

第二十九届会议

2003年5月12-16日,罗马

粮食安全和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最新情况

目录



I. 引 言1

1. 本文是根据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第二十八届会议所提出的要求,即“每年向粮安委报告在那些遭受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严重危害的国家中,该疾病对其粮食安全影响的最新情况”,而提供最新的资料。这些最新情况是根据最近的文献资料以及粮食安全委员会第二十七届会议对粮农组织提出的以下建议而整理的:

2. 在过去的两年中,整个世界应对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流行的政治承诺显著增加。2001年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GASS)以及用于与艾滋病、结核病(TB)和疟疾作斗争的全球基金的建立是全球一级政治承诺的两大标志。在联合国所有的发展议程上,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也已经引起严重的关注。阻止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蔓延已经被纳入千年发展目标之中。位于罗马的粮食机构(粮农组织、农发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已经制定了或正在制定应对艾滋病危害粮食安全的战略,并提交给各自的管理机构。区域发展银行和区域经济组织也已经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问题列入其议程中。在国家一级,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在防治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规划和计划发展上已取得了一些进展2

3. 本最新情况概述了近来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回顾了艾滋病对粮食及生计安全的影响,强调了减缓贫困和改善粮食安全状况对阻止该艾滋病的蔓延并减轻该疾病的影响的作用。本文对非洲南部的现状予以特别关注,该地区严重的粮食短缺和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情况相吻合。

II. 流行趋势

4. 艾滋病足以从根本上严重地影响世界上为数日益增加的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事实上,联合国安理会已经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列为事关人类安全的问题3。目前估计约有4200万人口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患者,其中仅2002年就有500万人口感染上了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同年,艾滋病夺去了300多万人的生命,其中绝大多数为担负养家活口年轻的成年人4

5. 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口中约有70%是位于非洲,在这些地方艾滋病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虽然艾滋病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粮食安全的危害可能是最显著的,但世界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同样令人触目惊心。在过去的一年中,亚太地区有近100万人口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使得该地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现高达720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10%。各个地区的总体趋势见表1。

表1:截止至2002年底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统计数据和特点


区 域


开始流行

患有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成年和儿童数目

新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成年人和儿童数目

成年人的
发病率

壮年妇女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百分比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2940万

350万

8.8%

58%

南非和近东

80年代末

55万

8.3万

0.3%

55%

南亚和东南亚

80年代末

600万

70万

0.6%

36%

东亚和太平洋

80年代末

120万

27万

0.1%

24%

拉丁美洲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150万

15万

0.6%

30%

加勒比地区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44万

6万

2.4%

50%

东欧和中亚

90年代初

120万

25万

0.6%

27%

资料来源:摘自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2年):艾滋病流行的最新情况,2002年12月。

6. 在过去的20年来,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所带来的死亡和不幸远远超过了所有自然灾害后果的总和5。若与暴力冲突相比,估计艾滋病所致死的人数已超过了二十世纪主要战争所杀死的士兵人数6。虽然这些比较旨在客观地突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比其他打击更加严重性,并强调其对人类生计的重要性,但战争和武装冲突产生并加大了导致艾滋病猖獗蔓延的适宜条件,还更加严重地践踏人权7

III.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关系

7.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与粮食安全之间呈双向互作关系: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既是粮食不安全的决定因素,也是粮食和营养不安全的后果,这种关系如图1所示:

图1: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双向关系

资料来源:拯救儿童和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南部非洲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粮食安全,2002年12月。

8. 粮食不安全和贫困加剧了艾滋病的流行,因为人们为了生存被迫采用危险的策略。粮食不安全期间的劳力流动、危机期间为了钱或粮食而卖淫,均导致了家庭的离散,从而加大了易受害性,其中对妇女和儿童危害尤为严重。此外,因贫困而导致的营养不足很可能会导致艾滋病的早期感染,因为增加了对机会性感染的感病性。如果以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角度,或者以艾滋病为特定目标,实施粮食安全的干预计划,将有助于减少艾滋病的感染。

9.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包括了长期和短期的效应。就中短期而言,艾滋病因下列原因致使家庭沦落贫困:

10. 在严重受害的国家中,艾滋病还通过对社会和经济体系和机构上的一系列影响,加大了较为长期的易受害性,因为其导致一些不可逆转应付策略的采用。艾滋病迫使儿童尤其是女孩掇学,以便打工或照顾病人。艾滋病还减少了上下代之间有关农业和生计的技能和知识的传授,与此同时它还削弱了有关机构的人力资源基础,这些机构是消除艾滋病对部门或部门之间的影响所必需的。换言之,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减少了劳力来源和知识的获得,反之也就影响了获得粮食的谋生水平8

11. 总而言之,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其它诸多的粮食安全决定因素交织在一起。鉴于上述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双向关系,粮食安全结合那些长短期干预措施对艾滋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IV. 评估艾滋病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有关问题

12. 迄今为止,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发病率是最广泛地用于阐述该流行病严重程度的指标。然而,当须提供艾滋病对社会构成“威胁”的估计数时,仅靠艾滋病的发病率却不足以衡量其影响。特别是这些发病率无法区分那些最近刚感染艾滋病病毒患者和艾滋病晚期患者之间的不同9。此外,发展中世界绝大多数人尚不了解其血清状况,因而就不会在个人或社区水平上采取行动。

13. 近来,在多部门的易受害性评估、粮食安全分析以及预警体系上,日趋要求将对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重视纳入这些活动中10。这将有助于确定艾滋病影响的具体方面,并通过资源充足、以发展为导向的粮食安全和减缓贫困的长期政策,以及通过必要的短期人道主义干预措施而开展的计划消除这些方面的影响。

14. 为了采取新的方法(平行的而不是相继进行的方法)制定长短期干预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应对战略,必须重新定义粮食安全方面“艾滋病影响”的概念,并完善现有的影响评估框架。后者充分考虑艾滋病全面的和逐渐累积的影响,从而将确保更加有效的、以粮食安全为基础的应对艾滋病的措施。

15. 一个全面的评估影响框架,除了发病率外还应包括许多指标,这些指标可准确地反映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粮食安全的影响。例如:

16. 在改进这些指标以便向粮食安全政策以及艾滋病危害领域上的计划提供信息时,应充分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

V. 南部非洲的粮食危机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17. 在2002年9月评估南部非洲危机的过程中,负责南部非洲人道主义需要的联合国特使强调指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流行是该地区易受害性的最重要根本原因之一,正如许多加剧易受害性的因素一样,其对该区域人民及其社会构成了一个最大威胁13。同样,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最近在有关粮食安全的部长级纲要中指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直接加剧粮食不安全,又被粮食不安全所加重,并还指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粮食不安全的相关是多方面而又持久的14。艾滋病病毒/艾滋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和国家治理、社会部门情况、起主导作用的私营部门以及宏观经济情况密切相关15

18. 负责南部非洲人道主义需要的联合国特使和负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特使在2003年1月的联合调查作出了结论:“阻止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蔓延的关键措施是改善人们的粮食安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跨部门的措施” 16。他们的报告阐明了:在解决受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为害的群体的粮食紧急情况过程中,所有工作均必须认识到粮食安全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之间的双向关系。

19. 受南部非洲粮食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六个国家,即津巴布韦、马拉维、赞比亚、莱索托、斯威士兰和莫桑比克大约有1500万人口被确定为急需粮食援助。在同样的这些国家中,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在2002年死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的人数接近50万人,抛下了250万孤儿。其中有三个国家(津巴布韦、莱索托和斯威士兰)出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接近或高于成年人口的三分之一,这表明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还要继续加重。表2列出了在南部非洲受到目前粮食危机严重影响的国家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某些明显特征。

表2: 南部非洲特定国家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指标

国 家

总人口
(百万)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
(2002年)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数(成年和儿童)

成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新近艾滋病死亡人数
2001年

新出现的孤儿人数2001年

营养不足

百分比

(粮农组织 2002年)

斯威士兰

0.9 (FAO)

170,000

33

12,000

35,000

12

莱索托

2.1

360,000

31

25,000

73,000

26

马拉维

11.8

850,000

15

80,000

470,000

33

莫桑比克

19.0

1,100,000

13

60,000

420,000

55

赞比亚

10.9

1,200,000

22

120,000

670,000

50

津巴布韦

13.1

2,300,000

34

200,000

780,000

38

资料来源: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粮农组织,2002年

20. 由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在东部、南部和中部非洲已经肆虐了近15-20年加上其蔓延范围,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已经发展成为新的危机,其正在改变这些深受危害国家的粮食不安全特性。鉴此,必须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与其它的紧急情况及发展难题区别对待并加以研究。此外,其对粮食安全特定的因果关系及结构性影响应和粮食不安全的其它诱发因素区别对待,包括干旱和其它自然灾害、战争和国内冲突等等。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21. 关于艾滋病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粮食及营养安全所造成的影响是否要比目前的干旱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更加严重,目前尚无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没有艾滋病,由于长期贫困、自然资源退化、干旱、政策不当、治理不善以及内部冲突,仍然出现粮食不安全状况。然而,在南部非洲深受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危害的国家和社区中,艾滋病加剧了粮食的短缺,降低了干旱的承受能力。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蔓延以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和死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势必加大,其严重性也超过了其它因素。因此,在一个国家内,由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加上和危及家庭粮食安全及营养的其它因素的互作,其对各群体获得和利用粮食的能力之影响可能不尽相同。

22. 持续不断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紧急状况和长期严重的粮食不安全构成了双重危机,应对这一双重危机需要采取新的措施。这些措施必须通过“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透镜”而寻求,并和具有长期计划的应急措施相结合,这些应急措施均是旨在加强粮食安全、营养和健康,减轻妇女和家庭的负担并解决孤儿的问题。这样的新措施对于捐助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目前迫切需要克服粮食和非粮食紧急干预行动之间,以及长短期计划之间始终存在的不平衡。在本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某些特定行动的建议。

VI. 粮农组织应对艾滋病的措施

23. 自粮食安全委员会第二十七届会议以来,粮农组织通过和重要伙伴的合作,在粮农组织总部的正常工作和南部非洲危机的直接应急措施上,均采取了大量的行动。一些重点包括如下:

实地行动上:

VII. 结论及随后行动

24. 粮食安全和贫困问题加剧了艾滋病流行,与此同时贫困导致的营养不足也可能诱发艾滋病的早期感染,因为其增加了对机会性感染的感病性。鉴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双向互作,粮食安全对艾滋病的作用,辅之短期和长期的干预行动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作用必须解决粮食生产、粮食获得以及营养方面的问题。如果能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角度”来设计粮食安全的政策和计划,并结合与艾滋病有关的干预措施进行实施,这些政策和计划就有助于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蔓延,并可减轻艾滋病的危害。

25. 鉴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是为期漫长的危机,各国政府和捐助国在解决艾滋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时,必须采用以发展为导向的持久方法,而不能仅采用灾害救济的方法。南部非洲人道主义紧急状况业已表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加上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将导致新的危机需求:a)需对粮食不安全采取新的应对措施;b)在与短期及长期应对措施的相结合上,采取崭新和创造性的方法;c)增加承诺以解决严重危机的根本问题,即结构上的易受害性。各国政府、粮农组织和各捐助方尤其要确保短期的粮援和长期的非粮食干预措施之间的平衡问题。

26. 粮食安全政策和计划必须予以调整,以加强家庭、社区和国家对各种打击包括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应对能力。原先旨在帮助社区应对气候灾害对粮食安全危害的传统机制已不适用了,这是由于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严重蔓延的情况下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所致。这表明非洲地区的许多国家应对各种打击的能力业已下降,他们对这些打击原本是可以应付的。有许多长期的结构性因素加剧粮食不安全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双危机,解决这些因素的各种措施包括如下:

27. 粮食安全分析和粮食安全信息系统,应将艾滋病和贫困及粮食不安全之间的关系考虑在内,以便在严重受害国家中开展系统而全面的区域和国家特征的分析。这必须采用完善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危害评估框架,在评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粮食及生计之间的相关性上,这种框架并不是仅使用艾滋病发病率作为指标。必须强化有助于将粮食安全分析结果反馈到粮食安全、农业政策及计划制定过程的各种机制,以便开展正常的政策和计划回顾并将艾滋病危害的动态变化考虑在内。

28. 为了减轻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对农村孤儿、易受害儿童和少年的危害,也鉴于近1400万的儿童需要照顾和粮食、需要谋生能力建设,迫切需要制定一项战略计划。通过基于农业的计划,包括农业和非农业的创收活动、学徒计划等,解决儿童和青少年的各种需求。鉴于粮农组织在保护性农业、农村实地学校、农业推广、产后贮藏、营养教育和基本农村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粮农组织在上述计划中理所当然位于领导地位。在各种成功的农村实地学校模式中,少年农民实地学校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创造性方法,其可满足孤儿和易受害儿童及其监护人的需求和利益。


1 本概要是由位于罗马的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和农业项目分析处的Günter Hemrich撰写的。人口计划处的Marcela Villarreal和Carol Djeddah,营养计划处的William Clay、Florence Egal和Karel Callens,恢复及人道主义政策组的Richard China,紧急行动处的Angela Hinrichs以及粮食安全和农业项目分析处的Amde Gebre Michael、Marijke Drysdale和Ana Carla Lopez均对本文的第一稿提出了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2 William McGreevey、Stefano Bertozzi、Juan-Pablo Gutierrez、Marjorie Opuni、Jose-Antonio Izazola (2002年):目前和未来可用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资源,《现代科学技术》:艾滋病和经济;http://www.iaen.org/library/statepidemic/chapter1.pdf

3 国际危机组织(2001年):构成安全问题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使用的“人类安全”一词,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领导用于强调那些比武装冲突出现与否更为重要的问题。从其最基本的含义讲,安全问题涉及个人(即个人的生活和健康)、家庭和社区、饥饿、安全性以及对各方面均起作用的环境安全问题。人类安全的理论强调预防行动以减少易受害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小对人权、人类安全以及人类生命构成的风险。

4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艾滋病流行的最新情况,2002年12月。

5 Piot Peter和Per Pinstrup Andersen(2001年):艾滋病:对粮食安全的新挑战;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题为“艾滋病和粮食安全”的2001-2002年年报。

6 国际危机小组(2001年):构成安全问题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7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艾滋病流行的最新情况,2002年12月。

8 饥荒预警系统网/CARE (2001):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粮食安全:打断恶性循环,2001年4月23日。

9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艾滋病流行的最新情况,2002年12月。

10 高级管理小组背景文件(2003年):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非洲南部的饥荒。

11 关于这四个指标的讨论,参见Topouzis, Daphne(2001年):有关东非和南非地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战略性论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

12 de Waal,Alex和Alan Whiteside(2002年):“不同的新饥荒”:非洲南部地区艾滋病和粮食危机(初稿)。

13 T. Morris,负责南部非洲人道主义需要的秘书长特使:首次出访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斯威士兰、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报告,日期:2002年9月24日。

14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粮食安全部长级概要:2003年2月28日。

15 T. Morris,负责南部非洲人道主义需要的秘书长特使:首次出访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斯威士兰、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报告,日期:2002年9月24日。

16 SMG背景文件:南部非洲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饥荒,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