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03/2


大会

第三十二届会议

2003年11月29日-12月10日,罗马

粮食和农业状况

目录



I. 引 言

1. 最新粮食安全数据表明,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相当差。在1995-1997年与1999-2001年之间,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不足人数增长了1800万,这一情况令人不安,因为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有能力生产超过全体人民所需的粮食,并有力量采用现代信息系统查明需要粮食的确切地点及动员快速运输系统将粮食迅速运往世界各地。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持久而难以解决的发展问题。

2. 今年的大会文件《粮食和农业状况》介绍了全球粮食安全发展情况,着重表明了农业生产、市场和贸易以及对农业的外部援助方面的最近趋势。这些信息是根据2003年9月上旬为止的数据提供的。

3. 请代表们参阅粮农组织最近的各个文件和网页,以了解新的情况和详细分析情况。例如,最新一期《粮食展望》和《粮食收成与短缺》介绍了最新商品生产和市场情况以及粮食紧急情况;可从《2003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了解全面的粮食不安全情况;CFS:2003/3号文件《评估世界粮食安全形势》(罗马,5月16-23日)概述了与艾滋病毒/艾滋病有关的主要粮食安全问题。

II. 当前粮食安全形势

A. 食物不足趋势

4. 据粮农组织估计,1999-2001年全世界有8.42亿人食物不足:其中7.98亿在发展中国家,3400万在转型国家,1100万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见附图1)。食物不足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即60%在亚洲及太平洋,其次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占食物不足总人数的24%。

5. 不同发展中国家区域的食物不足人口比例也不同(附图2)。食物不足发生率最高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据粮农组织估计该区域有33%的人口食物不足。这一百分率大大高于亚洲及太平洋17%的食物不足估计人数、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10%的食物不足估计人数、近东及北非10%的食物不足估计人数。

6. 在全球一级,许多粮食安全指标的长期趋势良好。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不足发生率从1979年-1981年占总人口的28%降至1999-2001年的17%(附图3)。全球每人卡路里供应自60年代中以后增长19%,增至每人每日2800大卡,发展中国家平均卡路里供应增长30%以上。随着消费增加,饮食趋势是从基本食品转向更多的肉类、奶类、蛋类、蔬菜、油类消费。发展中国家过去这一总的粮食消费量和食物不足指标的进展情况,主要是因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超过1亿的那些国家,包括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卡路里大量增加而受到影响。

7.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食物不足的绝对人数下降比食物不足人口的比例慢(附图4)。此外,在80年代期间下降比较显著,而在90年代下降减慢。

8. 过去20年食物不足人数减少主要集中在亚洲及太平洋,这一时期该区域食物不足发生率减半。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食物不足人口的比例非常有限的下降未能抵销人口增长因素,因此食物不足绝对人数增长。在近东及北非, 1999-2001年食物不足发生率略高于前20年的水平,因为90年代食物不足人数实际增长。

9. 营养改善及食物不足减少方面的进展预计将继续。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数及世界银行的收入增长预测数,粮农组织对2015年和2030年的食物不足人数进行了预测(表1)。根据预测,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不足人口的比例将从1990年-1992年的20%大幅度降至2015年的11%以及降至2030年的6%。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不足总人数下降速度则要慢得多,从1990-1992年的9.15亿降至2015年的6.1亿及2030年的4.4亿左右。这些预报数表明,关于到2015年世界饥饿人数减半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将无法实现。

表1:各区域粮食和饥饿指标预测数

 

年 份

撒哈拉
以南非洲

近东及北非

南 亚

东 亚

拉丁美洲
及加勒比海

发展中国家

人均粮食消费量(每人每日大卡)

 

1964-66

2058

2290

2017

1957

2393

2054

 

1997-99*

2195

3006

2403

2921

2824

2681

 

2015年

2360

3090

2700

3060

2980

2850

 

2030年

2540

3170

2900

3190

3140

2980

食物不足人数(百万)

 

1990-92

168

25

289

275

59

815

 

1997-99*

194

32

303

193

54

776

 

2015年

205

37

195

135

40

610

 

2030年

183

34

119

82

25

443

食物不足人口的百分比

 

1990-92

35

8

26

16

13

20

 

1997-99*

34

9

24

11

11

17

 

2015年

23

7

12

6

6

11

 

2030年

15

5

6

4

4

6

* 2015年和2030年的预测数以1997-1999年为基准期。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迈向2015/30年的世界农业》,简要报告,2002年,罗马。

10. 表1中的数据着重说明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问题的紧迫性,该区域的食物不足人数预计在1997-1999年与2015年之间增长900万。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食物不足人数中大约有40%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而今天这一比例则为25%。在今后15年,非洲区域平均粮食消费水平预计仅增长7%,增至每人每日2360大卡,而南亚则为2700大卡,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为2980大卡,东亚为 3060大卡。

11. 这些趋势和预测数是高度优先重视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发展的重要理由。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之内的农业情况差异很大,但他们有一些令人不安的共同特点和趋势。例如,产量大幅度波动,单产较低,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其中许多遭受低收入、需求价格弹性和高度价格波动的影响。在以下方面撒哈拉以南非洲远远低于其它发展中区域:灌溉面积的比例,每个工人的增值,化肥使用量,种植活动和畜牧活动的生产率增长。农业业绩较差并且往往不断下降,是以下方面投资不足的表现:人力资本、农业基础设施、研究和推广网络及长期危机管理。这些基本投资延误时间越久,农业的竞争力就越差,农业对减轻食物不足和贫困作出的贡献的潜力就越小。

12. 除了人们受罪之外,饥饿和营养不良对人们生产率所造成的破坏越来越多地被记录下来并且为人们所了解。最近迹象表明,饥饿会对食物不足发生率较高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产生严重消极影响。粮农组织关于饥饿和经济增长之间联系方面所开展的工作表明,对撒哈拉以南非洲而言,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经济代价很高。在1960年至1990年时期,如果没有食物不足问题,该区域国家到1990年可以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00美元。但1990年该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800美元。

B. 粮食紧急情况

13. 大量国家和人们继续受到粮食紧急情况的影响。到2003年9月上旬,面临严重粮食短缺而需要国际援助的国家有38个。其中22个在非洲,9个在亚洲,5个在拉丁美洲,2个在欧洲。在其中许多国家,粮食短缺问题因艾滋病毒-艾滋病对粮食生产、销售、运输和利用的影响而更为严重。

14. 虽然许多紧急情况是由于恶劣的天气造成的,但人为的灾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报告的非洲粮食紧急情况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于内乱或者国内流离失所者或难民,欧洲的情况也如此。人为的粮食紧急情况的比例不断增长。实际上,在1992年与2003年之间,粮食紧急情况中有35%以上主要是由于冲突和经济问题,而在1986年至1991年这一比例为15%左右。

15. 其它因素也造成粮食紧急情况。国际价格危机三年来打击了咖啡业,大大降低了在该部门就业的人们的购买力,是造成粮食不安全,特别是中美洲一些国家粮食不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16. 持续不断地发生紧急情况往往使其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在1986年-2003年期间,有33个国家在一半以上的年份发生粮食紧急情况。特别是由冲突造成的许多复杂的紧急情况持续存在,变成长期危机。在1986-2003年时期,不少于8个国家在15年或者更多年份发生紧急情况,在所有例子中,战争或 者内乱都是造成紧急情况的一个主要因素。

C. 粮食援助

17. 2001/02年度(7月至次年6月)的谷物粮援降至740万吨,比2000/2001年度低230万吨(即低23%),为1998/1999年度以来的最低粮援量(附图5)。几乎所有接受粮援的区域粮援量均下降。在2001/2002年度,谷物粮援装运量5个最大接受国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阿富汗和菲律宾。前3个国家在上年也是最大受援国。

18. 年与年之间的谷物粮援波动较大,但总的趋势是比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下降。在1998/1999年度和1999/2000年度,总的装运量增加,主要是因为运往俄罗斯联邦的装运量。人均装运量也比90年代初大幅度下降(表2)。虽然在某些年份运往俄罗斯联邦的装运量特别大,但非洲仍然是最大人均粮援接受地区,不过接受量大大低于10年之前。

表2:人均谷物粮援装运量(谷物等量)(每人公斤数)

 

90/91

91/92

92/93

93/94

94/95

95/96

96/97

97/98

98/99

99/00

00/01

01/02

非 洲

10.0

8.6

10.2

5.0

5.0

3.4

2.3

2.7

3.0

3.4

4.3

2.6

亚 洲

1.0

1.0

0.9

1.1

1.2

1.2

0.7

0.9

1.5

1.2

1.2

1.1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

4.4

4.3

3.4

3.4

2.4

1.2

1.2

1.0

1.9

1.5

1.2

1.4

俄罗斯联邦

   

7.6

16.7

0.1

0.5

0.1

0.3

13.6

16.8

2.1

1.1

其它地区

1.1

1.6

3.1

1.5

0.7

0.4

0.4

0.2

0.4

0.6

0.3

0.3

注:年份系指7月至次年6月这12个月。

资料来源:世界粮食计划署。

III. 当前农业形势

A. 作物和畜牧产量

19. 自1999年产量大幅度增长之后,过去3年每年全球作物和畜牧产量增长减慢(附图6)。2002年全球产量增长率不足1%,这意味着人均产量减少。2000-2002这3年每年全球产量增长率低于前30年的每年平均增长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两类国家的情况均如此。然而,过去几年农业产量绝对增长率和人均增长率均下降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

20. 发展中国家农业产量增长减慢的趋势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特别明显(附图7),特别是中国,该国自7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农业产量增长率一直很高,直到近几年才减慢。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确实很高,预计这将使将来粮食产品需求增长减慢。

21. 过去3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产量增长也减慢。这是继90年代大部分时间产量增长率较高之后发生的。在2002年,初步数据表明产量停滞不前。在过去5、6年,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的产量增长率较高,平均每年为3%左右,与90年代初期相同,高于80年代的低增长率。在近东及北非,由于该区域许多国家的气候因素,农业业绩波动仍然很大。在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其产量连续3年下降之后,初步估计数表明2002年产量有所回升。

22. 长期人均粮食产量趋势表明该部门对发展中国家区域粮食供应的贡献(附图8)。在过去30年期间,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特别是亚洲及太平洋实现了人均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在近东及北非,增长比较有限,波动很大。撒哈拉以南非洲是过去30年期间人均粮食产量没有增长的唯一区域;实际上该区域的人均粮食产量在70年代及80年代初显著下降之后停滞不前,仍然处于20年之前的水平。

B. 世界谷物供应形势

23. 谷物提供全球卡路里摄入量的48%(2001年),发展中国家卡路里摄入量的53%,百分比不断下降。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区域之间,谷物提供的卡路里摄入量的比例显著不同,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为60%左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为47%左右,在南美洲为33%。

24. 全球谷物产量自1996年大幅度增长之后,一直停滞不前。而全球谷物利用量保持上升趋势,在2000/2001销售年度远远超过产量(附图9)。粮农组织关于2003年全球谷物产量的最新预报数和2003/2004年度利用量的首次预报数表明,产量将低于预计的利用量。在2004年,库存量将连续第四年下降。

25. 同前几年一样,中国下降的库存量占世界下降库存量的大部分(附图10)。1999年以来谷物库存总下降量中,仅中国就占70%左右,这是由于该国有意识地实行通过出口减少谷物库存的政策。

C. 国际商品价格趋势

26. 农产品价格在90年代中达到高峰,然后在90年代后5年出现下降趋势,不过某些产品的价格在2001年和2002年开始回升(附图11)。总的来说,90年代后5年的农产品价格主要受到以下方面的影响:供应方面对先前高价和接近的代替品的价格作出反应,亚洲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受到影响及需求降低,一些发达国家继续支持生产和出口。

27. 咖啡的价格降幅最大。主要由于越南种植面积增加及巴西里亚尔贬值,世界市场供应大量过剩,这导致2001年价格进一步急剧下跌,使这一年的平均价格仅为1997年高峰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长期低价导致供应减少,而供应减少则有助于价格有所回升,不过价格仍然疲软。

28. 由于国际价格较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进口费用减少,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集团是粮食净进口集团。然而,虽然基本食品的较低国际价格为粮食净进口发展中国家带来短期利益,但是较低的国际价格也可能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粮食生产积极性,从长远来看产生重大粮食安全影响。

29. 同时,虽然一些粮食净进口国因进口粮食低价而受益,但是许多农业出口国,特别是出口农业原料、饮料和其它热带产品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创汇能力受到不利影响。

30. 价格下跌对于那些其出口收入很大一部分依赖少量农产品出口的国家,如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出口收入产生特别严重的不利影响。由于高度依赖少数几个出口商品而使这些国家整个经济特别易受这些商品市场情况的影响。而出口收入的大幅度波动可能对收入、投资、就业和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31. 有43个发展中国家其20%以上的出口总收入和50%以上的农业出口收入依赖一种农业商品。其中大多数国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或者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这些国家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咖啡、香蕉、皮棉和和可可豆。如表3所示,这43个国家总的出口业绩和农业出口业绩均比其余发展中国家差得多。

表3:对单个农业商品依赖程度最大的43个国家的农业出口趋势

 

依赖单个商品的43个国家1

其它发展中国家

商品出口总值年平均增长百分率

   

1980-89

1.1

1.4

1990-99

5.1

8.8

农业出口总值年平均增长百分率

   

1980-89

0.9

2.8

1990-99

3.4

5.9

在世界农业出口值中所占的比例(百分率)2

   

1980-89

7.0

25.2

1990-99

3.9

25.0

1 此类国家包括其20%以上的出口总收入和50%以上的农业出口收入依赖单个农业商品的发展中国家。

2 世界出口值包括欧盟内部贸易值。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实质性统计资料数据库。

D. 农业贸易

32. 全球农业出口值在90年代中较大幅度地增长之后,在1997年至2001年一直下降(附图1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两类国家均下降。在整个90年代,农业贸易值在商品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继续保持长期下降趋势,因为农业贸易值增长率低于工业制成品贸易值。目前农业贸易值占7%,而在60年代初则为25%左右(附图13)。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出口值在商品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从60年代初的近50%降至2001年的7%。

33. 直到90年代初为止,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贸易在大多数年份出现顺差。发展中国家这一传统农业贸易顺差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在过去十年的大多数年份,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出口值和进口值大致持平(附图14)。粮农组织对2030年的展望1表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集团将成为农业净进口集团,预计在2015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贸易逆差为180亿美元(按1997/1999年的美元计算),在2030年上升至350亿美元。最不发达国家集团的农业贸易逆差扩大的趋势更为显著。这类国家早在80年代中已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其农业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到90年代末其进口值已比出口值高一倍多。对2030年的展望表明,最不发达国家的农业贸易逆差将继续扩大,到那一年可能增长3倍。

34. 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均促进发展中国家这些农业贸易状况趋势。在政策方面,由于许多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和国内对农业生产的支持而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出口。这些政策通过压低世界商品价格,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因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农业的支持较少。在市场方面,由于发达国家需求停滞以及大致饱和而使发展中国家农业出口增长减少。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热带产品的情况尤其如此。

35. 然而,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区域,农业贸易情况差异也很大。特别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其农业贸易顺差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扩大。同时,亚洲及太平洋成为农业净进口区域,而近东及北非的大量结构性短缺未表明有减轻的迹象。

E. 渔业:产量、利用量和贸易量

36. 渔业在世界粮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3000万以上的渔民依靠渔业生活。在全球,鱼类提供消费的动物蛋白的16%,在亚洲这一比例为30%,在非洲大约为20%,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为10%左右。在过去10年,中国的渔业供应发展最快,该国的鱼类产量,特别是水产养殖增长幅度很大,已成为世界最大鱼类生产国。

37. 据报2001年的渔业总产量为1.302亿吨,其中3790万吨来自水产养殖业(附图15)。世界捕捞渔业产量从2000年的9540万吨降至2001年的9240万吨(附图16)。近几年来捕捞产量的波动主要是由于秘鲁鯷渔获量波动,而秘鲁鯷的渔获量波动是由于气候条件(即厄尔尼诺)造成的。如果不包括秘鲁鯷,1995年以来全球捕捞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在2001年,中国是主要生产国,产量为1650万吨,比2000年减少2.7%,其次是秘鲁(800万吨),美国(490万吨),日本(470万吨),印度尼西亚(420万吨)。

38. 近几年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迅速增长,现在占渔业总产量的近30%(附图17)。增长的大部份是由于中国,该国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在2001年为2610万吨)。

39. 在2001年,大约38%(活重等量)的世界鱼类产量进入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量略高于50%,8、9个最大出口国占发展中国家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二。发达国家占世界渔业进口总值的80%以上(附图18)。日本和美国占世界渔业产品总进口量的45%。发展中国家的渔业出口作为一个外汇收入来源的重要性大大增加。今天,发展中国家的渔业产品净出口值远远超过咖啡、香蕉、橡胶等主要商品的出口收入。

40. 在2001年,估计有3100万吨左右的世界产量加工成鱼粉,余下的9900万吨用于人类消费。虽然捕捞鱼食用总供应量近几年来停滞不前,但是水产养殖鱼的人均供应量大大增长(附图19)。在中国尤其如此,该国水产养殖鱼的人均供应量增至占人均食用鱼总供应量的75%以上,而世界其余地区则仅为18%。

F. 林 业

41. 2002年世界圆木产量估计为33.8亿立方米,比上年高1.1%。过去10年圆木总产量停滞不前,2002年的产量大致为10年前的水平(附图20)。全球木材产量大部分作为燃料烧掉。在2002年圆木总产量中,53%为木质燃料,余下的47%作为工业圆材。大部分木材是发展中国家燃烧的,木材往往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能源。另一方面,大部份工业圆材产量由发达国家生产,发达国家占工业圆材总产量的70%以上,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在增长。

42. 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圆木产量为20.15亿立方米,占圆木总产量的60%(附图21)。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圆木产量的近80%为木质燃料,木质燃料产量继续呈上升趋势。在90年代中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圆材产量较大幅度地增长,但从1995年之后有所下降。

43. 在发达国家,工业圆材占圆木产量的大约85%,而木质薪材产量不多,并在不断下降。此外发达国家的产量继90年代初大幅度下降之后,仍然大大低于1989-1990年的高峰水平。

44. 根据《200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1990年至2000年平均每年全球森林覆盖净损失面积估计为940万公顷,即占森林覆盖总面积的0.2%(表4)。损失率最高的是非洲和南美洲。

表4:全球森林覆盖

 

2000年森林面积

年森林覆盖变动,1990-2000

 

千公顷

占土地面积的比例(%)

千公顷

百分比

非 洲

649866

21.8

-5252

-0.78

亚 洲

547793

17.8

-364

-0.07

欧 洲

1039251

46.0

881

0.08

北美及中美洲

549304

25.7

-570

-0.10

大洋洲

197623

23.3

-365

-0.18

南美洲

885618

50.5

-3711

-0.41

世 界

3869455

29.6

-9391

-0.22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0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

IV. 农业资源

A. 对农业的外部援助

45. 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继前3年增长之后,1999年对农业的外部援助下降,(附图22)。2000年的数据表明这一年对农业的外部援助水平停滞不前。1999年下降的大部份是由于多边援助水平下降。总的来说,过去几年多边援助波动较大,而双边援助比较稳定。

46. 对农业的外部援助长期趋势表明,从80年代初(1982年达到高峰)到90年代初实际援助值大幅度下降(附图23)。从1993年往后,对农业的外部援助在接近1982-1986年这一时期的一半的水平上下波动。援助水平比80年代前5年大幅度下降,是因为双边援助和多边援助均减少。另一方面,优惠援助在援助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长,在2000年占80%以上。

47. 按每个农业工人的援助额计算,从80年代初以来对农业的外部援助大幅度下降(附图24)。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降幅特别大,该区域受雇于农业领域的每人外部援助仅为1982年高峰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在发展中国家区域之间,每个农业工人的援助水平差别很大,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的援助水平大大超过其它区域。此外,对农业的外部援助往往没有使食物不足发生率最高的最需要的国家受益。实际上,在食物不足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低的国家,每个农业工人的外部援助额更高(附图25)。

B. 农业资本积累

48. 农业资本积累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场收入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2。粮农组织准备了农业资本积累估计数,采用关于畜牧、拖拉机、灌溉土地和不休闲土地等方面的物理数据以及1995年的平均价格。我们能够从这些数据得出农业资本积累。农业资本积累的年变动反映出农业投资。

49. 可以从农业资本积累与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数之间的关系,获得该部门资本化程度指标(附图26)。在发展中国家区域中,每个农业工人的农业资本积累差异很大,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近东及北非的水平大大高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亚洲及太平洋。此外,从长期趋势可以看出,1975年以来仅有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的每个农业工人的农业资本积累较大幅度地增长,而在近东及北非、亚洲及太平洋增长有限。最令人不安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每个农业工人的资本积累下降虽然缓慢但看来无法扭转。

50. 每个农业工人的资本积累与食物不足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表明,在过去25年期间食物不足发生率最低的国家其每个农业工人的资本积累水平最高,每个工人的农业资本积累增长幅度最大(附图27)。与此相反,食物不足人口超过35%的国家其每个工人的资本积累水平最低,在过去25年甚至下降3

V. 概 要

51. 本文件着重说明了《世界粮食和农业状况》中的一些积极的特点和消极的特点。其中部分主要特点包括:

i. 世界食物不足人数很高,在1999-2001年估计为8.42亿。不仅过去各国和各区域在减少食物不足人数方面进展非常缓慢且不平衡,而且最新的估计数还表明近几年来食物不足人数下降的趋势可能逆转。实际上,在1995-1997年与1999-2001年之间,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不足人数估计增长了1800万。

ii. 同时,全世界大量国家和人们继续遭受粮食紧急情况的影响。许多粮食紧急情况是由于气候不利和自然灾害引起的,但是人为灾难造成的粮食紧急情况数量也不断增加。

iii. 虽然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粮食生产问题,但是农业部门可以为减轻粮食不安全和贫困作出重大贡献,在某些情况下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对一个时期农业生产数据的分析表明,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区域,农业部门的贡献差异很大。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是过去30年人均粮食产量没有增长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区域。

iv. 国际商品价格趋势继续给许多农业商品出口国,特别是高度依赖少数几个农业商品出口的那些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发展问题。

v. 尽管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农业领域看来有相对优势,但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净农业贸易状况恶化。这一趋势看来可能继续下去。在这方面,重要的是强调在多哈回合目前仍在进行的世贸组织农业贸易谈判的作用。这些谈判的结果可能对于加强农产品贸易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vi. 对农业部门的资源流量不足是由于对农业的外部援助水平比过去下降以及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区域农业部门的每个工人资本积累增长非常缓慢,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下降。看来必须增加对该部门的资源流量和投资。

52. 对2015年和2030年的预测表明,在改善营养、减少食物不足方面将继续取得进展,但进展速度低于到2015年世界饥饿减半这一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指标和千年发展目标所需的水平。这些预测数还着重表明预计的进展不平衡,特别表明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问题的紧迫性。如果在这方面不采取果断行动,到2030年食物不足总人数中大约有40%可能集中在该区域,而今天则仅为25%。

附件:粮食和农业状况图表

图1:1999-2001年按区域列出的食物不足人口(百万)

图 2: 1999-2001年按区域列出的食物不足人口的百分比

图3:发展中国家食物不足人口百分比趋势

图 4: 发展中国家食物不足人数趋势

图5: 谷物(谷物等量)粮援接受者

说明: 年份系指7月至次年6月这12个月。

资料来源:世界粮食计划署

图6: 作物和畜牧产量变动情况
年百分比变动

* 初步数据

图7:按区域列出的作物和畜牧产量变动情况

年百分比变动

说明:包括南非。

* 初步数据。

图8:按发展中国家区域列出的人均粮食产量长期趋势

(指数1989-91 = 100)

* 初步数据。

图 9: 世界谷物产量和利用量

* 数据系指所示第一年日历年。

** 预报数。

图10:世界谷物库存量*及库存量与利用量之比

* 库存量数据以国家作物年度末结转库存总量为基础,并非任何特定时间的世界库存水平。

** 预报数。

图11: 商品价格趋势

* 4个月平均数,1月-4月。

** 6个月平均价,1月-6月。

图12: 按美元计算的年全球农业出口值变动(百分比变动)

图13:全球农业出口值(美元,占商品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图14: 按区域列出的农业进口值和出口值
及其在商品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例

图15:渔业总产量-世界与中国

图16:捕捞渔业产量-世界与中国

图17: 水产养殖业产量-世界与中国

图18: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渔业产品出口值和进口值

图19: 来自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每人鱼品供应量-世界与中国

图20: 世界圆木产量

图 2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圆木产量

图 22:按主要接受地区列出的对农业的外部援助承诺额

(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

图23: 1974-2000年对农业的外部援助长期趋势

(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

图24: 按每个农业工人列出的对农业的外部援助

(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

图25: 1998-2000年按每个农业工人及食物不足发生率列出的对农业的外部援助
(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

图26: 按区域列出的每个农业工人的农业资本积累
(按每个农业工人 1995年美元计算)

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包括南非。

图27: 1998-2000年按食物不足发生率列出的发展中国家每个农业工人的农业资本积累 (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


1 粮农组织,迈向2015/30年的世界农业,简要报告,2002年,罗马。

2 农业资本积累系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反复使用的、生产或获取的有形固定资产(机械、建筑物、畜牧、土地改良)的重置价值(年底)。

3 关于这些方面的进一步讨论情况,见:粮农组织《2002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02年,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