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C/00/5

 

 

粮农组织第二十五届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会议

2000年8月28日-9月1日,日本横滨

生物技术的影响与发展

 

目 录

段 次
I. 引 言 1-7
II. 亚太区域农业生物技术的现状和前景 8-23
III. 最近亚太区域生物技术领域的双边和多边活动 24-35
IV. 潜在问题和关注 36-57
V. 粮农组织在本区域的作用 58-76
VI. 结 论 77-81

I. 引 言

1. 农业必须为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粮食,预计到2020年人口将达到80亿。尽管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但是绝对人数继续增长,通过采用现有技术,农业土地的承载能力可能很快达到极限。

2. 亚太区域占全球人口的56%以上,占世界农业家庭的73%,但仅占世界耕地的31%。本区域人均可耕地为0.28公顷,而世界其余地区则为1.44公顷。然而,本区域的灌溉条件较好。全球灌溉面积中大约61%在本区域,本区域耕地中几乎有三分之一得到灌溉。

3. 1998年,本区域在全球农业产量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如下:占全球谷物产量的41%,全球块根和块茎产量的41%,全球水果产量的36%,全球蔬菜产量的60%。在1988年与1998年之间,本区域这些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比其它区域快得多;谷物产量增长2.1%,而世界其余地区的增长率则为0.8%。本区域肉类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8.4%,奶类占全球产量的26.4%。畜产品产量的增长率也较高,肉类增长率为6.2%,奶类增长率为4.2%,而世界其余地区肉类和奶类的增长率分别为0.6%和0.9%。1997年,本区域占世界渔业产量的45%;在截止1997年的10年期间,本区域不仅生产了世界水产养殖中的绝大部分(90%),它还达到了11%的高增长率,而世界其余地区则为4.1%。

4. 改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再加上政府的适当政策和计划,使产量增长率提高。本区域的谷物平均产量为每公顷3 197公斤,而世界其余地区则为每公顷2 795公斤。实际上在过去10年期间,本区域的谷物产量增长主要是通过单产增长实现的,而生产面积没有增加或者甚至下降。今后需要继续保持这一趋势,因为没有什么扩大耕地的余地。

5. 虽然在过去25年期间,本区域取得了粮食和农业产量的显著增长,但是仍然有5.25亿人口即占本区域人口的五分之一长期营养不良。到2010年,发展中亚洲的人口预计增至37.25亿,占发展中世界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二。虽然增长率将下降,但每年增加的人口将仍然超过5 000万。到2010年,东亚和南亚的营养不良人数预计分别从1988/90年的2.5亿和2.7亿降至7 000万和2亿。因此,虽然发展中亚洲的营养不良人数将大幅度下降,但是全世界营养不良人口中大约有43%将仍然居住在本区域。

6. 虽然本区域农业生产需要进一步集约化这一点很清楚,但是集约化战略必须改变以免产生过去出现的不利影响。广泛使用高产新品种、扩大灌溉及增加对无机肥的使用,在过去30年期间使产量增加。然而,对灌溉和无机肥的增加而低效的使用,产生了土壤盐渍和养分沥滤损失的消极副作用。由于集约化生产,病虫害的发生率也增加了。此外,总耕种土地的70%左右为雨育土地,易受变幻莫测的季风雨和其它非生物影响,一般为“绿色革命”所忽视,从而加剧了不公平。

7. 为了满足粮食和发展需要的前所未有的需求而任意毁林,造成一系列环境和土壤退化问题。仅在东南亚,据估计每天砍伐5 000公顷热带森林。该区域尤其是在天然林生态系统拥有巨大生物多样性中心,天然林生态系统据认为是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单个最重要保存地。广泛采用一些往往相互有关的新品种及森林砍伐,造成该区域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土壤退化、遗传脆弱性加剧及病虫害和杂草危害更为严重,日益导致主要农业系统的产量、生产率和收益停止增长甚至下降。

II. 亚太区域农业生物技术的现状和前景

8. 根据上述发展情况和挑战,清楚的是,在必须加强粮食和农业生产以便为本区域的人们提供粮食的同时,必须大大改进现有生产技术。为了保持和加强农业生产,不仅必须避免边际土地和脆弱生态系统的侵蚀、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环境退化,而且还必须扭转其趋势。“绿色革命”促进了粮食和农业生产,特别是谷物生产。然而,现在“绿色革命”的作用正在减少。生物技术如果与其它粮食生产技术适当相结合,可能是引发下一次“绿色革命”的一个手段。它为加强粮食和农业生产,改进质量和营养、预防收获前和收获后损失、加强生物修补和改善环境,提供了巨大机遇。

9. 在亚洲农业中对生物技术的使用方面,若干特点使本区域具有相对优势。首先是丰富的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然后,本区域若干国家拥有执行先进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工作的受过培训的人力资源和令人满意的基础设施。此外,大量人口,特别是能够掌握组织培养等简单生物技术的妇女,提供了比较廉价的庞大的劳动力队伍。最后,亚洲多数国家农村地区的最重要工业原料是来自植物、动物、鱼类或树木的农业生物资源,这些资源为准备增值产品提供很大机遇。

10. 将来本区域农业产量的增长必须主要通过增加产量来实现。可通过以下活动增加产量:(i) 尽量减少收获前和收获后损失;(ii) 增加实际产量,使其更加接近当前产量潜力;(iii) 增加生产潜力。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必须保证谨慎地提高质量、生产率、收益和可持续性。

11. 生物技术已应用于本区域上述方面。实例有:离体栽培技术应用于马铃薯、木薯和种植园作物,水稻单倍体,鉴定疾病的诊断盒,新疫苗和重组疫苗,胚胎移植。其它实例有:通过性转化、用于多倍体诱导的染色体组处理、加强育种诱导和hypophysation、杂交(如鲶鱼)、在饲料和鱼塘中使用原生物及进行鱼类健康管理来提高鱼的生产率。在本区域某些国家,转基因棉花和大豆的商业生产发展很快。这些技术应进一步改进和标准化,更加经济有效地转让给大多数小农采用。

1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特别适合本区域改进农业生产。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本区域若干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研究采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若干作物的产量、适应能力和质量,将来这种转基因技术可能商业化。生物技术对提高产量的第一个贡献将通过保护植物不受病虫害影响、从而减少损失及尽可能减少有毒农药的使用来实现。例如,在1997年,澳大利亚棉农种植了6万公顷Bt棉-INGRD,使控制棉铃虫所需的农药喷洒次数减少近70%,而且总产量增加。

13. 水稻是本区域的一个主要作物,可能从生物技术发展受益最多。已经广泛研究和发展单倍体生产和胚胎挽救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遗传工程产生了一个遗传改良品系,米粒含有β-胡萝卜素,这种β-胡萝卜素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的一个化合物。科学家还培育了转基因水稻植物,其胚乳中的铁含量增加。大米中原维生素A和铁的结合可以加强亚洲及太平洋数十亿穷人的健康。关于借助分子标记选择法,用于鉴定有害生物、病原体和水稻种群遗传变异的DNA指纹技术,原生质转变和用于植入新基因的转基因生产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国际水稻研究所正在培育遗传操纵的具tungro抗性和白叶枯病抗性的水稻品系。其它预期的早期成功包括芸苔和向日葵的转基因杂交及抗病毒的马铃薯和大豆。在印度研究所,用于标记抗锈病和叶枯病小麦基因的分子标记已经鉴定并正用于不断改进抗基因以便培育持久多种抗性品系。来自生物技术的生物农药、生物防治物和生物肥料的可能性也显然存在。还发展了特别是延长水果和蔬菜货架寿命和减少水果和蔬菜收获后损失的转基因。

14. 在畜牧生产方面,由于本区域若干国家已经使多次产卵和胚胎移植技术标准化并具有生产足够繁殖种群的能力,应开始建立核心群繁殖系统区域合作网络。考虑到水牛对亚洲国家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在这些国家执行关于水牛生物技术,包括提高胚胎移植效益的一项合作计划及开始一个水牛染色体组项目将最为适宜。

15. 在渔业方面,本区域生产和共享遗传技术和鱼类健康管理,如疫苗和诊断技术方面信息的能力应得到加强以促进经济有效和广泛地使用这些产品。利用生物技术及利用当地资源来生产鱼饲料将保持和进一步促进本区域迅速发展水产养殖业。

16. 在包括农林结合的林业领域,应根据遗传本质和繁殖材料的适应情况,对现代生物技术,包括为各种目的进行微量繁殖的生物技术的相关性和经济效益进行认真分析。在林业领域,现代生物技术只有在良好保护、选择或育种计划框架内使用才有价值。在确立这种长期计划,一般为杨树等重要商业品种确立长期计划之后,生物技术尤其为病虫害管理提供有吸引力的备选方法。

17. 微生物生物技术为农业生物资源增值和关于提高食品,特别是农村穷人普遍消费的发酵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研究和发展工作中的诊断目的提供了机会。例如在泰国,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正应用于确切鉴定和选择微生物品系以便为发酵食品的生产发展发酵剂培养物和细胞组。

18. 在破译水稻基因组序列密码、获得‘工作框架图’方面,实现了重大科学突破。这是首次破译一种作物、也是一种世界主要粮食和生计作物的基因组序列密码,这一发现将为了解几乎所有水稻基因提供一个新的水平,尽管某些详情尚待测定。这一密码的破译为水稻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广泛机会。我们对产量、抗虫害、杂交优势、质量和实际环境适应性的控制的了解将大大得到加强。以syntyny 概念为基础的水稻基因排序是了解小麦、玉米、大麦、珍珠稗、高粱和其它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结构的关键。

19. 有意思的是,水稻基因组排序是通过一个学术机构与一家私营公司的伙伴关系实现的。该家公司将通过国际水稻基因组序列项目牵头机构日本政府农林水产省,向国际水稻基因组序列项目免费提供其水稻序列文件以及在其排列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国际水稻基因组序列项目的其它9个成员为:加拿大、中国、法国、印度、大韩民国、中国台湾省、泰国、联合王国和美国。‘工作框架图’将有助于国际水稻基因组序列项目提前以较低的费用完成水稻基因组的整个序列。

20. 本区域是椰子、油棕、木豆、黄麻和水牛等商品的主要生产区。在当地具有较高粮食和非粮食价值、但对工业化国家的资本密集型市场没有什么经济意义的商品(往往称为“无亲本”商品),应得到当地生物技术学家的适当注意。

21. 亚洲若干国家的公共部门有大量预算和资金拨款用于加强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由于生物技术研究花费很大并且前沿研究的本地能力对于新技术应用方面持久地取得进展很有必要,各国政府必须为生物技术发展拨出足够预算并确保根据认真选定的重点活动最谨慎地利用资金。

22. 一些国家的私营部门在生物技术方面也比较活跃。必须制定适当政策和措施以促进私营部门参与这一领域以及在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建立协调一致的联系。私营部门的重大作用和许多新产品的专有性对于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比较重要,并对发展中国家使用和发展生物技术产生影响。为了促进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公平和协调一致的合作,应当建立和采用承认及回报形态和非形态改良的机制。

23. 尽管其高潜力,尤其是在实现理想结果方面的速度和确切性,生物技术应主要视为对传统方法解决现有问题的效益进行补充的一种手段。各国应建立机制,以便为实现其目标优先发展及融合最适用的技术。在这方面,必须在每个国家发展适当能力、政策和基础设施,以便谨慎、合理开发新的技术,从而不会失去新的机遇。

III. 最近亚太区域生物技术领域的双边和多边活动

24. 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生物技术计划正在通过各项双边和多边计划得到加强。大部分外部援助根据国家具体情况,主要为了提供基础设施、设备和毕业后培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所提供的多边援助最为重要。此外,日本国际合作署(日本)、澳大利亚国际合作署(澳大利亚)和美国国际合作署(美国)等海外发展合作署相当活跃。以下区域/国际生物技术活动比较重要。

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以农民为中心的农业资源管理计划》-亚洲生物技术和生物多样性成分

25. 《以农民为中心的农业资源管理计划》于1993年9月发起,旨在通过使用适当技术,以综合方式谨慎开发和保护其自然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生物技术多样性活动有三项主要目标:(i) 建立一个区域生物信息学网络;(ii) 为病虫害综合防治、雨育耕作制度和农林结合评估和应用生物技术;(iii) 使生物技术的应用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使用相联系。有8个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参加了这一区域网络,印度政府生物技术局是该网络的协调机构。工发组织是合作/执行机构之一,在生物信息学活动中发挥了监督作用。《以农民为中心的农业资源管理计划》于1998年10月结束。

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家畜生产和健康项目的生物技术发展网络

26. 这一区域项目于1989年-1993年执行。有8个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大韩民国和泰国)参加。该项目有以下近期目标: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水稻生物技术网络

27. 该网络自1984年开始工作以来,一直是本区域一项非常活跃和成功的计划。该计划有两个目标:开发适用于水稻生物技术并用这种生物技术生产适合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改良稻品种;确保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并使这些技术适合其本国的目标。由大约200名高级科学家和300名受训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网络正在参加亚洲所有主要水稻生产国和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工作。

工发组织的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

28. 该中心有两个实验室,一个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另一个在印度新德里。新德里实验室有一项活跃的农业生物技术计划,尤其是在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并正在研究生物技术的应用对本区域水稻和其它重要作物的生物和非生物影响。自1994年以来,该中心成为自主单位,按照其受托委员会和其它机构的指示制定其计划和战略。

其它计划

29. 东盟的一个生物技术项目(得到东盟成员国和澳大利亚政府的支持)最近几年比较活跃。该项目为东盟国家的若干综合分项目提供了支持。这些分项目与作为农业副产品生产的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对西谷椰子(Metroxylon sagus)淀粉等本地植物品种的有价值自然产品的鉴定有关。

30. 由荷兰国际合作局主办的木薯生物技术网络是与亚洲国家密切相关的另一项国际活动。该网络旨在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木薯,以便更好地满足小规模木薯生产者和加工者的需要。

31.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的两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即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设在亚太区域,这两个研究中心均执行实质性生物技术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有一项很强的水稻生物技术计划,并与本区域的国家农业研究系统和洛克菲勒水稻生物技术网络互动。除了培训之外,它还与其它机构分享其通过使用先进技术获得的育种品系,包括杂交稻材料。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集中为其主管作物制定离体培养议定书及通过远缘杂交生产预育材料。这两个中心正在不同程度地采用胚胎挽救、花药培养、分子标记辅助的选择和转化技术。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虽然设在墨西哥,但也在玉米和小麦生物技术方面向亚太区域科学家提供培训并参加区域生物技术网络。

32. 促进国家农业研究国际服务机构的生物技术服务在日本的主持下帮助亚洲部分国家为管理生物技术研究计划或机构培养适当人力资源。编制了专业课程以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注重战略制定、重点活动确定、生物安全性管理、资源的产生和利用、产品交付、信息分享以及联系的建立和管理。

33. 由国际适用技术组织主持的一项亚洲小型农业生物技术计划与热带农业豆科植物固氮项目、欧洲小型企业发展和适用技术、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生物和社会系合作,正在制定从实验室走向实地的生物技术计划,重点是小农。该计划的总目标是促进成熟的农业生物技术从研究机构走向农民的田间。该计划的总部设在尼泊尔,参加该计划的国家有: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部分转让技术包括:微量繁殖的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和土壤接种、生物杀虫剂和菌砖蘑菇菌丝体生产。

34. 亚洲及太平洋种子协会和泰国农业推广部于1999年5月2日-6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了亚洲及太平洋种子政策和计划会议,建立了亚洲及太平洋种子网络,该次会议得到了粮农组织种子及植物遗传资源处的财政和技术支持。这一技术合作网络由粮农组织主持,将在协调和加强本区域正在进行的关于植物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以及种子生产和分配的活动方面发挥作用。该网络的《种子条例的一致性》技术工作组和《种子技术》技术工作组的活动与生物技术应用于植物育种及种植材料生产和销售有着直接的联系。

35. 尽管所有这些区域生物技术合作网络在本区域已经或开始开展工作,但它们由外部供资支持,一旦外部支持终止,它们可能无法工作。因此,需要建立维持这些活动的机制。一个机制可能是继续将部分活动列入亚太农业研究机构联合会、亚太林业研究机构联合会和亚洲及太平洋畜牧生产和健康委员会等由粮农组织主持的区域联合会的总体计划,由成员国专门向通过一个区域生物技术工作组协调的商定的活动捐款。

IV. 潜在问题和关注

A. 重点活动的确定

36. 各国需要就哪些生物技术与其需要相关并适合其需要做出决定。生物技术专业知识应对现有技术进行补充并由产出推动。由于生物技术研究比传统研究花费更大,因此,生物技术研究应针对在其有相对优势的领域解决具体问题。生物技术研究和政策还必须符合依赖农业生活的大多数穷人,特别是很难提高生产率的边际地区的穷人的需要。

37. 除了技术上的考虑以外,重点活动的确定还应考虑到国家发展政策、私营部门利益和市场可能性。各有关方应参与制定国家生物技术战略、政策和计划。

38. 农业问题具有多学科性,光靠生物技术不大可能解决这些问题。每个国家应决定有多少技术应有本国开发及有多少技术应引进及改变。两者的适当结合可能起到协调作用,并可能减少开发生物技术及其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和费用。然而,进口和商业化将取决于实行的管理措施,特别是生物安全和知识产权。

B. 基础设施和能力

39. 生物技术研究需要有技能的人员、具有设备充足的实验室和适当工作条件、有组织的机构支持和进入其它国际网络和数据库。甚至为了使在其它地区适用的技术适应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以及为了履行关于生物安全、发放遗传改良生物及销售遗传改良生物所产生的产品方面的义务,也需要有一个最起码的技术基础。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理管理问题的有技能人力资源不足。应弥补这一不足,使各国能够谨慎地利用生物技术产品。因此,一个国家在决定采用生物技术时,必须作好准备保证提供大量财政支持。

40. 生物技术研究不应当到实验室产品就结束。只有当最终用户使用时才能取得有用结果。生物技术研究需要有组织的强有力的推广服务及适当机构和基础设施来促进其应用。可能需要各种机构,视技术情况而定。需要一个有效反馈机制来保持正在进行的研究和技术发展工作的相关性。

41. 生物技术研究产生需要分析和解释的大量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得到,但是需要适当计算机设施。还需要通过因特网和现有数据库获得信息学技术以尽量减少工作的重复,如DNA排序数据的比较等。

42. 任何研究想要真正有生产效能,必须有一定量的专业力量、知识和设施。生物技术也不例外。单独工作的个人不大可能产生一种方法或产品;因此需要在区域内外合作。

C. 知识产权

43. 随着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所有成员受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约束。关于专利事项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协定》第27条要求各国对以下发明给予专利:“所有技术领域发明的产品或方法,但它们必须是新的产品或方法,涉及发明步骤并能够进行工业应用”。第27.3条不包括对动物和人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方法;并不包括除微生物以外的植物和动物,但是它要求成员通过专利或“一个有效的特殊* 系统或者两者的结合”,向植物品种提供保护。将于1999年对该小段的条款进行审议。

44. 因此,生物技术研究的多数方法和许多产品可获得专利:“无论在哪个发明地点和哪个技术领域以及产品是进口的还是当地生产的,均可获得专利及享有专利权。”自1995年协定开始生效之后,发达国家有1年的过渡时期进行必要的法律修改;发展中国家有5年的时间,最不发达国家有11年的时间,并可能延长。

45. 建立产权制度和法律,目的是为了促进发明,作为对公开发明的交换,它们提供对专利信息和产品的临时垄断。关于开发生物技术方法和程序的大部分研究工作在工业化国家进行,往往由私营公司进行,成果享有专利。因此,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情况是,它们可能需要为使用一个程序或产品支付费用。

46. 知识产权对于生物技术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缺乏专利保护的国家可能限制获得 其它地区的生物技术成果,从而阻止外来投资。问题是复杂的,对贸易、技术投资和获得生物技术产出产生影响。各国需要认真评价其立场,酌情采用世贸组织协定中预见的立法。特别是它们将需要对于根据这些影响对植物品种进行保护的最适当形式进行评价。

D. 生物安全、食品安全与环境

47. 生物安全系指为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可持续而安全和环境上可持续地使用所有生物产品以支持加强全球粮食安全。

48. 需要适当生物安全条例、对生物技术产品的风险评估、监测使用和遵照情况的机制和手段,以确保生物技术及其产品不会对环境或人们产生有害影响。生物技术新产品,主要是遗传改良生物的潜在环境危害已引起关注,因为由于没有适当立法,各公司可能利用发展中国家作为这些产品的试验场地。

49. 某些潜在环境风险与植物有害生物有关。遗传改良生物的基因流失可能导致性适宜野生品种杂草增加。将抗除草剂的新基因植入植物可能增加对某些农药具有抗性的杂草的发生率。关于将有害生物抗性植入植物,应对有害生物中的抗性的潜在发展及对有益生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进行认真评价。如将遗传改良生物列为植物有害生物,它将属于《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管辖范围。

50. 关于遗传改良生物的另一个关注是可能无意识地产生毒素和过敏原。于1962年成立的食品法典委员会是为了执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标准计划,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及确保食品的公平贸易”。世贸组织《关于执行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的协定》明确承认了法典的标准、准则和其它建议,《贸易技术壁垒协定》也称法典的标准、准则和其它建议为“国际标准”。食品法典委员会正在考虑制定一个总的标准,将基本食品安全和食品控制规定应用于生物技术所生产的食品。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以前的专家磋商会在这一领域的意见将用于指导通过生物技术准备的食品所需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考虑潜在过敏原、遗传改良生物的可能基因转移、使用的生物所产生的病原体、营养问题和标签。

51. 自1995年以来,一直在谈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生物安全议定书》,该《议定书》注重改良活生物的跨界流动。最近议定书已最后确定。必须协助各国为生物安全所有方面制定适当立法及建立适当管理机构。国家立法必须与国际文件相一致,并反映出本国的需要、愿望和立场。

E. 生物多样性

52. 生物多样性是育种和生物技术的有用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可持续农业的一个重要成分。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成为学术问题。新技术可以在品种之间、甚至在界与界之间进行基因转移。生物技术可能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存、特性描述和利用,从而增加其作用。

53. 离体培养等技术对于无性繁殖作物品种(香蕉、洋葱、大蒜)、繁殖率较低的多培体品种和很难以种子形式或在田间基因库保存的品种的非原生境种质收集品的保存非常有用。有关技术对于通过精液和胚胎的低温保存以及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保存动物生物多样性也很重要。然而,建立有效基础设施是所有这些技术的先决条件。

54. 生物技术可能因取代而间接地减少遗传多样性,因为农民采用遗传一致的植物品种和其它生物。但同时,这也增加了保存和可持续利用多样性的潜力。例如,关于濒危动物品种,低温保存和体细胞克隆能够加强传统保存战略。

F. 出口替代

55. 给某些发展中国家带来高出口值的食品添加剂、调料、食品色素、植物油脂等产品,可能被具有类似特性、但通过其它作物的遗传改良(例如菜籽的椰质油)或者通过离体技术获得的产品所取代。这种产品可能改变传统作物的竞争地位,影响现有贸易格局,从而不利地影响依赖出口这些作物获得外汇收入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

G. 伦理问题

56. 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生物技术能够产生不同意见和争论以及突出很难解决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以下情况的忧虑:一些人视生物技术为“干扰天地万物的作用”,它可能涉及为商业利益冒险。然而,在确定重点活动时,所有问题必须得到明确的平衡对待,尊重伦理,反映出增加粮食供应和减轻饥饿的实际和潜在可能性。

57. 关于有关伦理的许多问题,目前在制定知识产权法律时正在讨论,但是其它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由于这些问题主要与文化背景和公众观念和认识水平有关,在做出有关使用具体技术的决定时应考虑到社会经济现实。

V. 粮农组织在本区域的作用

58. 粮农组织认为生物技术是研究及最终加快农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它认为现代生物技术应当辅助而不是替代传统技术来解决问题,并认为生物技术的应用应当由需要推动而不是由技术推动。

59. 粮农组织的战略是,通过在现有国家研究议程和重点范围内开展活动并通过磋商会、监测和计划活动平衡地利用生物技术,而不是支持建立新的独立的技术计划和结构,这种新的计划和结构是各个学科和计划领域将采用的手段。

60. 每个国家有责任制定本国关于利用生物技术的政策、重点活动、战略和计划,并衡量预计利益,不仅考虑到可能的不利影响,而且还考虑到不利用技术的风险。根据这些责任,各国必须具有必要的基础设施、财政支持和专业知识。本区域的多数粮农组织成员国缺乏这些必要条件,并将在加强其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总能力、以便实现新技术的潜力和应付新技术的挑战方面需要援助。

61. 粮农组织根据其宗旨,将应要求而就有关粮食和农业的问题提供政策咨询,促进信息交流,向其成员提供技术援助。根据现有手段和资源,粮农组织努力充分实现生物技术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建议粮农组织集中在以下领域,与有关机构一起发挥促进机构的作用。

A. 政策咨询

62. 政策咨询成分包括重点工作的确定、资源分配和规范性法律及国际标准。建议粮农组织在这些主要重点活动范围内可采取以下行动。

重点活动的确定

63. 帮助本区域发展中成员国在其广泛的农业研究需要政策范围内确定生物技术的重点活动。帮助它们确定在近期内使用的适当技术并就这些技术的执行和有关风险提供指导。还应当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私营部门参与生物技术以及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协调一致地互动制定政策。

资源分配

64. 为那些对于当地社区和部落的生态系统、农业和营养比较重要但缺乏国家或区域重大活动的无亲本作物和商品、本地和次要畜牧品种促进研究和发展,包括适用生物技术。

65. 在准备适当生物技术项目建议以争取捐助者供资方面向各国提供咨询和援助。

规范性法律和国际标准

66. 通过帮助各国制定适当生物安全条例促进生物安全。

67. 促进共享生物技术方法和产品,包括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有效的特殊植物品种保护系统。

68. 帮助各国在与粮食和农业遗传改良生物的生物安全有关的条例和程序方面实现区域性协调一致。

B. 促进信息交流

69. 亚太区域发展中国家需要知道可以得到哪些技术,这些技术有什么作用,如何应用这些技术以及使用这些技术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认识及交流信息是粮农组织的重要作用。

70. 促进对经济有效的现代电子信息手段的使用,利用共同拥有信息的网络、同行审阅的互动数据库、电子函件专题会议等。

C. 技术援助

71. 粮农组织与其它具有特殊专业知识的机构以及与国际农研磋商小组合作,可以采取的行动有:

机构合作

72. 建立区域生物技术网络(亚太生物网),通过该网络帮助在生物技术机构之间和国与国之间建立积极的研究和发展伙伴关系及联系,强调加强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合作。

73. 通过网络和专家咨询,促进生物技术应用于植物和畜牧、病虫害监测和根除(例如为了支持跨界动植物病虫害紧急预防系统)、疫苗培育和遗传多样性调查。

能力建设

74. 通过技术合作和培训,与其它伙伴一起帮助成员国建立生物技术和处理有关问题方面的能力。在这方面,粮农组织应集中帮助加强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能力以作为整个农业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保持和增加农业生产,包括边际条件的农业生产。生物技术培训应以解决实际制约因素及利用实际机遇为目标。

75. 促进关于利用新技术进行技术转让和获得生物技术产出的研讨会、会议、访问、讲习班和培训班。

76. 根据国际准则,帮助加强生物安全方面,包括风险评估、知识产权事项、遵照情况监测和有关问题方面的能力。

VI. 结论

77. 新技术为增强当今和将来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机会。生物技术能够帮助解决限制亚太区域发展中国家作物、畜牧和渔业生产的许多问题。然而,国家计划需要确保所有部门-包括资源贫乏的乡村人口,特别是那些生产率很难提高的边际地区的人口-从生物技术受益。

78. 生物技术专业知识应对现有技术进行补充,由产出推动并仅用于在其有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解决具体问题。本区域有些活动的确定还应考虑到国家发展政策、私营部门利益和市场可能性。各有关方应参与国家生物技术战略、政策和计划的制定。

79. 由于大多数生物技术研究工作在工业化国家进行,往往由私营公司进行,本区域各国可能需要为使用新程序或产品支付费用。知识产权对于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缺少专利保护可能限制获得其它地区发明的生物技术成果。问题是复杂的,对贸易、技术投资和获得生物技术产出产生影响。因此,本区域各国需要对其立场进行认真评价,酌情采用世贸组织协定中所预见的法律。特别是,它们将需要对最适当的植物品种保护形式进行评价。

80. 在为所有生物安全问题制定适当立法及建立管理机构方面,本区域发展中国家可能需要援助。本区域制定的法律必须与国际文件相一致,并反映出国家情况。

81. 尽管对生物技术的消极影响表示关注,但是不要让本区域发展中国家留在发展的边缘或者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一点至关重要。粮农组织与伙伴一起愿意帮助成员国最大程度地加强它们开发、改变和使用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能力以便适合它们的需要和环境,从而加强全球粮食安全及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本文中,特殊系指除专利外的任何植物品种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