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在圭亚那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但科尔雷特沿岸居民从事类似于水产养殖的渔业增殖活动已有上百年历史。由于当地对淡水鱼需求很高,过去也曾多次进行过发展淡水和咸水养殖的尝试。这从圭亚那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可以看出(1999年人均58.7公斤)。近年来,海洋捕捞渔业衰退、传统农作物销售困难使人们再次对水产养殖产生兴趣。 圭亚那水产养殖可以分为淡水和咸水两种,主要在整个沿岸平原进行养殖。 半精养池塘养殖种类为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牙买加红罗非鱼、罗氏沼虾、护胸鲶和热带间对虾。 水产养殖产品目前不出口。养殖产品的主要市场是国内沿海地区的当地市场。养殖者通常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水产养殖产品不需要标签。水产养殖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对经济的贡献微乎其微,因此没有单独统计。 渔业局研究发展处负责管理水产养殖,渔业局隶属于渔业、农作物和畜牧部。没有成立水产养殖私人企业协会,但渔业咨询委员会中有一个水产养殖者的代表。目前没有现行专门管理水产养殖业的法律,但预计近期会很快提交一项水产养殖法案。渔业、农作物和畜牧部将水产养殖研究定为优先领域,主要在蒙雷帕斯淡水养殖示范场和培训中心进行。政府对水产养殖的政策主要是作为推进者推动私人企业发展。水产养殖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多样化,改善粮食安全,增加优质食物蛋白以及提高环境效益。
圭亚那进行水产养殖尝试的第一次可靠记载,可以追溯到伯比斯河口附近科尔雷特沿岸的早期东印第安人居民。上百年来,这些居民和他们现在的后代,进行着一种类似水产养殖的渔业增殖方式,但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水产养殖。这些行为包括合法或非法挖开海岸防护堤,利用高潮时涌来的潮水,将幼鱼、鱼苗、鱼卵等滞留在海边洼地中,或留在前滩附近筑建的围坝中,在这里养殖到市场规格出售。许多是海水种类,一些主要种类包括:热带间对虾、锯盖鱼、大海鲢和鲻鱼。 淡水养殖开始于上世纪40年代后期,从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开始。人们认为,鱼类养殖可以和农业生产一起进行,例如在稻田和水淹过的甘蔗地里养鱼。而且,数百英里长的灌溉沟渠为开展淡水养殖提供了现成的条件。但这些想法没有付诸实施,主要原因是政府当时的工作重心是发展海洋捕捞渔业。 上世纪70年代,随着渔业局和国际开发研究中心(IDRC)/圭亚那糖业公司(GUYSUCO)的合资公司建成了3个养殖场,水产养殖又引起人们的关注。引进尼罗罗非鱼,也尝试过养殖本土替代物种,如护胸鲶。但由于缺乏项目运营需要的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政府和私人公司的设施都逐渐荒废,最终废弃。 在CIDA(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帮助下,1994年起草了一项水产养殖发展行动计划草案,主要是建议成立淡水鱼类养殖站。进而,1997年10月,粮农组织/SLAC TCDC的水产养殖专家访问了圭亚那,并与渔业局合作制订了水产养殖发展建议,其中也包括建立淡水鱼类养殖站的内容。 1998年由圭亚那-巴西中西部大西洋渔业委员会WECAFC特设工作组进行的初步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对虾资源可能已经达到最大可持续产量,并且过去认为尚未完全开发的一些商业鱼类也可能已被过度开发。 随着对虾产量继续下降和对鱼类捕捞强度的增加,政府开始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目的是吸引投资、创造就业、增加收入并出口创汇。同时,考虑到水产养殖在增加食品产量和提高营养水平方面的贡献,政府认为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作用。水产养殖也有助于提高圭亚那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目前种糖和种水稻的农民开始对多样化经营产生兴趣,并愿意将部分精力转向养殖淡水鱼和虾,目的是在当地市场出售和出口。当地市场对淡水鱼需求很高。圭亚那有消费淡水鱼的文化和传统,这从圭亚那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可以看出(1999年人均为58.7公斤),这一数字在世界上属于最高水平。在容易获得海水鱼的沿岸平原,喜好淡水种类,例如罗非鱼和护胸鲶。在内陆区域,由于缺乏海水鱼,在人们的食物中淡水鱼占重要部分。 自1997年起,政府开始推动发展水产养殖。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种类数量都有增加。2001年7月13日,开始了蒙雷帕斯淡水养殖示范场和培训中心的第1阶段工作。这个设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TCP8922)、圭亚那政府和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IDA)伙伴计划的结果。 政府的政策是推动私人企业在水产养殖产业方面的发展。根据圭亚那私人企业委员会的统计,2002年(2002年11月6日)有120万美元投入到了水产养殖业。
预计目前约有100人兼职从事咸水水产养殖生产,还从事种稻、养牛、养鸡和种植经济作物等其他生产活动。绝大多数,超过80%的人受过基本教育,少数人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专门统计数据,也没有关于性别比例统计。根据作者个人观察,从事淡水养殖的全部为男性,但在从事咸水养殖的人当中,有大约40%的女性。 在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当中,约有20%的人接受过蒙雷帕斯淡水养殖示范场和培训中心的基础培训。其余的人没有受过正式培训。许多从事咸水养殖的人只有不多的传统养殖知识。
圭亚那划分为10个行政区和4个生态区。所有水产养殖生产都在沿海低地进行,池塘养殖罗非鱼和罗氏沼虾是主要养殖系统,稻田养殖罗非鱼已经开始实验。水产养殖一般使用来自系列引水设施,当地称为水源地。这些水源地(博阿斯雷保护地,东德梅拉拉保护地和坎哈溪流)的水流入灌溉渠道,并最终排入大西洋。主要用水灌溉稻田和甘蔗田。 淡水养殖罗非鱼使用的饲料包括:糠、麸、鸡开口饲料和罗非鱼生长素,一些为本地生产,一些是进口的。所用肥料有三效超强磷酸盐(56公斤/公顷)和牛粪(560公斤/公顷)。 在不同地区出现了繁育罗氏沼虾的试验塘。所用饲料为改良的鸡开口饲料(35%的蛋白质)。肥料有三效超强磷酸盐(56公斤/公顷)和牛粪(560公斤/公顷)。使用石灰很有限,为石灰石粉。 在伯比斯州6区实验进行红罗非鱼区系的稻田养殖。
淡水养殖通常为半精养,有很大发展潜力。主要问题是找到适当种类,可以产生足够收入,使水产养殖与其它传统产业竞争。
咸水养殖系统 咸水养殖多用于渔业资源增殖,而不是进行水产养殖。这些行为包括合法或非法挖开海岸防护堤,利用高潮时涌来的潮水,将幼鱼、鱼苗、鱼卵等滞留在海边洼地中,或留在前滩附近筑建的围坝中,养殖到市场规格出售。许多是海水种类,主要包括:热带尖对虾、锯盖鱼、大海鲢和鲻鱼。 咸水养殖场进行粗放混养。每年产量波动很大,降雨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由于水分蒸发,咸水盐度升高,降雨可以降低盐度。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从来不知道放养密度,因为池塘管理有限,也不投放饲料。由于在附近圈养牛,保留牛的粪便为流入的水施肥。围坝挡住了敌害,也还有水质管理和捕捞技术。即便管理有限,但每年有多次收获,每8-9个星期捕捞一次,可全年进行。 这种养殖系统中的罗非鱼是最初引进到池塘和围坝的种群的后代,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已经过去几十年。现在,在这些系统中一般捕捞已经形成群落的鱼类,而不是投放另外的罗非鱼。 对虾产量从每公顷0.5吨到每公顷1.9吨不等。而罗非鱼产量从每公顷0.1吨到每公顷0.9吨不等。
根据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下图显示了 圭亚那 水产养殖的总产量:
考虑到水产养殖总产量只有600吨,当地对水产养殖产品需求高,目前水产养殖产品出口量不大。水产养殖产品的主要消费中心是当地城镇市场,即安娜女王、帕里卡、乔治敦、新阿姆斯特丹、玫瑰堂和莫拉特港市场。 供应链和销售渠道 大部分水产养殖产品在当地市场由养殖者本人出售。有时,中间商来到养殖场,向养殖者购买产品后转售到当地市场。 标签和认证 目前,没有对水产养殖产品提出标签和认证要求。但所有面向出口的渔业生产者必须接受卫生部兽医公共卫生局的检查。 兽医公共卫生局负责确保水产品到达消费者时符合卫生要求,并负责检查运输船和卸货码头的卫生情况。该局也负责巡查水产品加工厂,并颁发健康许可证,此后水产品才允许出口。 兽医公共卫生局还负责进行水产品的微生物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
水产养殖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对经济的贡献率微乎其微,也没有单独和专门统计数据。尽管在社会和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水产养殖的巨大潜力对经济有潜在有利影响,但只有在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后这些作用才能显现出来。
渔业局研究发展处负责管理水产养殖,渔业局隶属于渔业、农作物和畜牧部。渔业局由四项职能:项目管理、法律与检查、研究和开发以及推广。 目前,有几个工作人员从事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一位高级渔业官负责管理蒙雷帕斯淡水养殖示范场和培训中心,负责监督也位于蒙雷帕斯中心的一位湖泊生物专家/水产化学专家的工作。其他直接与水产养殖相关的人员有:一位渔业区域助理和四名渔业站点工作人员。 由于水产养殖目前仅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没有成立水产养殖私人企业协会,但渔业咨询委员会中有一个水产养殖者代表。该委员会由经部长挑选的捕捞企业的人员组成,在渔业决策过程中提出私人企业的意见。
《渔业法案》(1956年,1977年修改)规范圭亚那水域的捕捞活动。该法案没有包括有关水产养殖的实质性条款,法案授权部长(推测为渔业、农作物和畜牧部长)就“向任何水体投放鱼类以及建立和控制鱼类孵化场”制定规定(33章(1)),但部长从未使用这个权力。 最近,制定了新的《水产养殖法案(草案)》 ![]()
许多在水产养殖许可要处理的问题目前没有被规范或规范的不充分。该建议的法案要求根据《环境保护法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此外,除非根据有关利用土地和水的法律提出的申请得到批准,将不发给许可。如果水产养殖活动可能导致在水生物种之间传播疾病,首席渔业官可拒发或再发许可。如果已有疾病爆发或将要爆发,可取消许可。 如欲了解圭亚那水产养殖法律的更多信息,请点击以下链接: 国家水产养殖法律回顾-圭亚那。
渔业、农作物和畜牧部确定优先研究工作。政府引导的研究主要在蒙雷帕斯淡水养殖示范场和培训中心进行,是目前进行水产养殖研究的唯一机构。 蒙雷帕斯的设施就红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护胸鲶的当地和进口的几种饲料进行了研究。还开始了确定巨脂鲤最佳放养率的研究。 对护胸鲶的繁殖以及从鱼苗到鱼种的养殖进行了成功的研究。 一些挑选出来的养殖者也参与政府的研究项目。这是由渔业局和贫困农村社区援助服务项目的协作努力促成的,该贫困社区服务项目是由外部资金援助的地方项目,宗旨是促进波莫雷-苏佩纳姆地区和埃塞奎博群岛西部产糖区的农业发展。渔业局和贫困农村社区援助服务项目向挑选出来的养殖者提供幼鱼和技术支持。作为回报,这些被挑选的养殖者将提供其他投入和土地。收集的有关数据也将由政府和其他养殖者一起分享。在这些养殖场进行研究得出的数据,将与蒙雷帕斯淡水养殖示范场和培训中心进行的对照试验数据做比较,也要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考察这些养殖场时记录的实际数据进行比较,以核实这些数据的正确性。通过为养殖者举办培训课程、发放小册子等形式,将研究成果和数据向养殖者推广。 目前(2004年5月),标题为“向种水稻的农民介绍水产养殖和其他综合生产管理方式”的TCP/RLA/3003 (D)项目有3个直接的目标,(i)水稻推广人员进行IPM和水产养殖推广工作的能力建设,(ii)通过农民田间学校(FFS)的培训和调查确立适合小规模生产的农民的IPM战略,以及(iii)将水产养殖纳入小规模以生产水稻为基础的养殖系统以使生产多样化,增加收入和改善营养。该项目通过在现场的演示来展示稻田养殖罗非鱼的潜力。 目前,大学里没有水产养殖领域的培训课程。只有一个技术机构-圭亚那农业学校,作为农业专业学士学位课程的一部分,提供一门养鱼课。
如上述,圭亚那水产养殖仍处于发展阶段。最近的一些进展对水产养殖在圭亚那的发展有影响:
近来重视水产养殖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Chakalall, B. 1991. Aquaculture in Guyana -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FAO Programming and Formulation Mission to Guyana. TCP/GUY/9151. (Unpublished). Chakalall, B. & Gumy, A. 2002. Programme for the Organisational and Operational Strengthening of the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of Guyana. FAO Mission report for the Government of Guyana (Draft). Georgetown, Guyana, 23 April - 3 May 2002. (Unpublished). Chakalall, B., Nandeesha, M.C. & Geer, T. 2002. Introducing Aquaculture into Farming Systems in Guyana. FAO Mission to Guyana, 21 October - 7 November 2002. (Unpublished). Draft Aquaculture Bill. Government of Guyana. Fisheries Act. 2002. Government of Guyana. Fisheries Department. 2002. Aquaculture - 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Marine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Georgetown, Guyana, 16-17 May 2002. Fisheries Department. 2002. Annual Report, 2001. Guyana Rice Development Board. National Report on Rice production ‑ prepared for the Twentieth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Rice Commission, ‑ 26 July 2002. (Unpublished). Guyana Sugar Corporation (GUYSUCO) Limited (undated). Culture of Tilapias. (Unpublished). Annual Report. 2001. Guyana Rice Development Board. Abu-Adiya, N. 1997. Overview of Aquaculture in Guyana and Proposals for Development. FAO/Department of Fisheries, Guyana.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Guyana, Chapter 13 ‑ Fisheries Policy, 1997‑2002. Ministry of Finance, Government of Guyana. Nat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Guyana. 1995. Prepared by GTA Consultants Inc./Agrodev Canada Inc.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Guyana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 (CIDA) Project 440/16650. (Draft). Onverwagt Brackish Water Fish Culture Station, British Guyan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1960. Plan for Managing the Marine Resources of Guyana. 1996. Fisheries Department, Updated/Revised. Report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Freshwater Aquaculture Demonstration Farm and Training Centre. 2002. FAO Project TCP/GUY/8922, Jan 2000 - Jan 2002. (Unpublished). FAO. 2005. Aquaculture production, 2003. Yearbook of Fishery Statistics - Vol.96/2.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Ita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