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牛瘟时代并非大功告成

由于牛瘟得到控制根除,埃塞俄比亚家庭收入增长了3 810万欧元。

重要事实

牛瘟病毒可以说是现在被称为“生物恐怖袭击”中使用的首个武器。根据民间传说,成吉思汗将感染牛瘟的牛送入敌人牛群,瓦解其食物供应,使其更易于征服。在更近的当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暴发的牛瘟使整个非洲数百万头牛和野生反刍动物丧命并继续给世界某些最贫穷农村地区的农民和牧民造成致命打击。今天,在粮农组织及一系列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兽医机构的努力下,牛瘟已从地球上消灭。2011年宣布根除牛瘟。战胜牛瘟的全球努力可追溯到数十年前,粮农组织在非洲、中东和亚洲牵头的全球根除牛瘟计划为这场努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粮农组织远未将根除视为终点,而是将其视为新契机,利用从牛瘟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征服其他毁灭性动物疫病。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世界正处于“后牛瘟时代”,该疫病已被根除。然而从更大范围来看,参与根除行动的机构网络有潜力继续为兽医研究以及完善的动物疫病管理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现在才能充分认识到根除牛瘟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牛瘟的根除使数千万养殖者免于损失,保护了各大洲的野生种群,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抵御能力。乍得将其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的3%归功于牛瘟的根除。埃塞尔比亚家庭收入因牛瘟防治与根除增加了3 810万欧元。从效益成本比率来看,各国评估得出的内部报酬率介于科特迪瓦的11%到布基纳法索的118%之间。 

总计,粮农组织估计根除牛瘟仅为非洲就带来了约每年9.2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这突出了旨在避免牛瘟病原体回归以及关注改进疫病管理并防止其他疫病影响世界畜牧业、生物多样性和粮食及营养安全的支持计划的重要性。

牛瘟研究可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继续进行
尽管牛瘟已经从田间和牧场中根除,但病毒样本仍然存活在数十个参与防治运动的实验室中。实验室冷冻间仍然存放着曾用于试验动物疫病诊断或研究或用于制造疫苗的样本。 

粮农组织目前正与伙伴共同确认销毁剩余样本毒株的最佳方式,同时将某些样本保存在最安全的生物安全设施环境中,以便在必要时用于未来的研究或疫苗开发。 

这要求与各部门以及保留此类毒株的实验室共同确定在必要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开展何种研究。例如,天花于1978年根除,但世界不同地区的实验室继续对毒株开展研究。在“后天花时代”汲取的经验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他痘性病毒。事实上,目前对影响牛、绵羊、山羊和野生动物的羊痘的研究就以天花研究为对照。如果未来出现类似疫病,此类研究将会大有裨益。

牛瘟不再成为田间威胁,这意味着年轻兽医和社区动物卫生工作者以及农民和家畜饲养者从未见过实际病例,所以疫病一旦暴发,他们将措手不及。因此不仅兽医需要继续接受有关牛瘟识别和防治的教育,确认牛瘟所需的疫苗和诊断材料也必须与时俱进。 

血液样本是一座宝库
全世界无数实验室也存放着疫病监测和根除运动中从动物身上提取的血清样本。由于运动涉及范围广大,这些样本来自研究人员之前从未涉足且今后可能不会再去的人迹罕至的地区。从一开始,粮农组织即认识到为今后研究提供信息的潜力并要求实验室适当保存样本。因此,这些实验室目前保存着数以千计的小瓶,盛满了线索,借此可以了解口蹄疫或裂谷热等其他疫病的足迹。探索这座宝库的第一步就是将它们从冷冻间取出加以研究,从而增加疫病流行及其地理范围等兽医知识。 

分享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