العربية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italiano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AR
ZH
EN
FR
IT
PT
RU
ES
FAO.org
Toggle navigation
粮农组织主页
主页文档
故事
关于粮农组织
关于我们
我们做什么
我们是谁
我们如何工作
战略规划与资源
机构
访问我们
会议
领导机构文件
在行动
粮农组织工作
粮农组织项目
国家
国别概况
地缘政治本体论
国家代码/名字
低收入缺粮国
数据源清单
地理和经济小组
主题
媒体
新闻稿
视频
图像摄制
音频
网络直播
信息图解
档案库
媒体联络
出版物
统计资料
概观
数据库
统计能力建设
规范、分类和标准
伙伴关系
概观
背景
文件
档案库
故事
视频
活动
打印
发送
粮农组织主页
>
媒体
>
新闻报道
满足对鱼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世界鱼品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将由水产养殖提供
在亚太区域,水产养殖产量大部分来自小规模鱼类养殖。
2011年11月9日
,罗马
- 根据粮农组织在此发表的一份报告,水产养殖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动物蛋白来源,目前提供全球食用鱼的近一半。
《2010年世界水产养殖状况》
报告指出,在2000年至2008年期间,全球水产养殖鱼产量增长60%以上,从3240万吨增至5250万吨。
报告还预测,到2012年世界消费的食用鱼有50%以上将来自水产养殖。
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捕捞渔业产量停滞不前且人口不断增长,在未来生产更多能够满足人们对安全、高质量水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方面,水产养殖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产业。”
扶贫
水产养殖产量和产值的增长明显有助于世界许多地方减少贫困和改善粮食安全。
但水产养殖在全球范围未能实现均衡增长。区域内和区域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在生产水平、种类的组成和养殖系统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亚太区域在该部门占有主导地位 - 2008年该区域占全球产量的89.1%,仅中国一国的贡献率就高达62.3%。在15个主要水产养殖生产国中, 有11个在亚太区域。
少数几个国家在一些主要品种的生产上处于领先地位,如中国的鲤科鱼;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虾类;以及挪威和智利的鲑鱼。
集约化系统
就养殖系统而言,集约化系统在北美及水产养殖发达的欧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较为普遍。在亚太区域,尽管在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小规模商业化生产者依然是该部门的主要力量。
小规模生产者和中小型企业家在非洲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拉丁美洲,商业化和工业化规模生产占主导地位,但小规模生产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报告指出,虽然对水产养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必须解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以及动物健康和福利的关注。因此,诸如食品安全、可追踪性、认证和生态标签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许多国家政府高度优先考虑的事项。
报告还指出,除了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外,水产养殖所面临的其他主要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和全球经济衰退。所以该部门应当随着准备应对潜在影响,并付出特别努力来帮助小规模生产者,方法是通过协会的形式将他们组织起来并推广更好的管理办法。
“实现全球水产养殖部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主要取决于各国政府的不懈承诺,提供并支持该部门良好治理框架”,报告补充说。
可以从下列网址查看完整的报告以及提交给2010年在泰国普吉岛举行的全球水产养殖会议的区域回顾:http://www.fao.org/fishery/regional-aquaculture-reviews/aquaculture-reviews-home/zh/。
分享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