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的粮食浪费足迹

G20测量与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的技术平台于12月4日星期五发布。这个知识共享平台由粮农组织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共同打造,旨在从全球层面提高对测量与减少粮食浪费和损失的认识,并分享最佳实践。

粮食损失是指粮食链的生产、收获后及加工阶段产生的可食用粮食减少,多见于发展中国家。粮食浪费是指零售与消费环节的粮食废弃,多见于发达国家。

消除粮食损失和浪费对于提高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当今世界上生产的粮食有超过三分之一被损失或浪费,而近八亿人仍处于长期饥饿状态。若要在2050年时解决全世界的温饱问题,全球粮食产量预计必须增加百分之六十。要实现这一目标,减少粮食浪费和损失将起重大作用。

粮食浪费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使用水、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生产出的粮食无人消费。这种对自然资源的滥用给消除饥饿和贫困、营养、创收及经济增长带来冲击。粮食损耗的经济代价巨大,每年高达一万亿美元。

豆类的粮食浪费足迹

如下图所示,豆类与其它作物相比已拥有低粮食浪费足迹。粮农组织的粮食浪费足迹模型显示,豆类对粮食浪费总量(包括碳足迹和蓝水足迹)的贡献在所有地域都处于低水平,使其成为关键营养物质的无害环境生产来源。豆类还高度节水,尤其与其它蛋白质来源相比。比如说,烹饪一千克牛肉所需水量是一千克扁豆的十倍。

 

1:农业总产量vs. 粮食浪费量&仅可食用部分的粮食浪费量

豆类仅需最基本的加工,且不需冷藏,这就限制了在粮食链后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豆类耐贮存,可储藏数月甚至数年而不腐烂且保持营养价值。这能够降低因变质造成消费型粮食浪费的可能性,使豆类成为粮食不足家庭的明智之选。

然而,目前豆类总产量低于谷物、含淀粉根类、蔬菜等其他商品。国际豆类年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对豆类益处的认识,鼓励提高豆类生产和消费,但与此同时应努力消除豆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粮食损失和浪费。鉴于该问题的难度和复杂程度,粮农组织认识到需与其它区域性组织及国际组织、以及包括牧民、农民、渔民和跨国公司在内的各个粮食链行动方合作,共同采取行动。测量与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的技术平台将成为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交流促进消除粮食浪费、建立更可持续粮食系统的最佳实践。

07/1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