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Veneridae]
软体动物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FAO Names:
EnJapanese carpet shell
FrPalourde japonaise
EsAlmeja japonesa
FAO. 2009. Ruditapes decussatus. In Cultured aquatic species fact sheets. Text by Figueras, A. Edited and compiled by Valerio Crespi and Michael New. CD-ROM (multilingual).
特性
生物学特征
壳坚固,壳瓣左右相等;两侧不等,壳顶的喙位于前半部分;外形略呈椭圆形。韧带内嵌,不突出壳面,宽厚棕色的椭圆拱形身体几乎延伸到后部边缘的一半。小月 面呈长心形,尽管不特别明显,但壳面有清晰可见的浅色和深色细密的放射肋。盾面缩小至仅与韧带后部边缘相接。放射肋纹和同心生长纹,后者在贝壳的前部和后 部变得特别突出,在壳面上构成明显十字交叉的布纹状。生长期明显。左右两壳各具3枚主齿。左壳中心齿及右壳中心齿和后齿分叉。无侧齿。外套窦虽未超过贝壳 中部,但是也相对较深,在其下足和外套线之间形成楔形空间。边缘平滑。颜色和花纹差异很大,有白色、黄色或浅褐色,有时带有放射线、条纹、大斑点或深褐色 锯齿花纹,较光滑;壳内侧光滑,为白色,略呈橙色,有时壳顶下部多为紫色。
图片库
 
在软底的小块地中使用拖拉机收获菲律宾蛤仔
使用装有叶片和传送带的拖拉机收获菲律宾蛤仔(硬底)
在将网子的正面移到上面之前要先在筛网上散播蛤苗
 
主要情况
历史背景
菲律宾蛤仔(亦称马尼拉蛤仔)是西太平洋亚热带到低寒温带的一个品种,并分布在欧洲的温带地区。野生种群在菲律宾、中国南海和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茨克海以及南千岛群岛周围。它的养殖最早始于这些地区通过采集野生蛤苗所进行的传统捕捞活动。

菲 律宾蛤仔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已被引进到世界各地,并已经在那里永久定殖。菲律宾蛤仔在1930年代意外地与长巨牡蛎苗一起被引入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已 经扩散定殖在从加利福尼亚到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沿海。除了公共渔业,孵化场生产促进了菲律宾蛤仔在太平洋沿岸的养殖。在二十世纪初,菲律宾蛤仔也曾从日本 转到夏威夷水域,那里已出现了野生种群。本地(欧洲)沟纹蛤仔(Ruditapes decussatus)的过度捕捞和不稳定的产量导致菲律宾蛤仔(R. philippinarum ) 被输入到欧洲水域。这一品种是1972年通过法国孵化场生产引进的。另外从俄勒冈(美利坚合众国)输入到联合王国之后,在欧洲水域内进行了多次以水产养殖 为目的的转移(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和意大利)。此外,水产养殖试验导致苗种输入到法属玻利尼西亚、美属维尔京群岛、挪威、德国、比利时、突尼斯、摩洛 哥和以色列。由于欧洲1980年代发展而形成的大规模水产养殖孵化场,自然繁殖造成野生种群地理范围的扩展,特别是在意大利、法国和爱尔兰,那里的菲律宾 蛤仔被证实比本地的沟纹蛤仔(R. philippinarum )更强壮并且生长更快。因此,菲律宾蛤仔现已成为欧洲上岸量的主要类别,也是集约化公共渔业的重点,与数个养殖区的水产养殖产品竞争。
主要生产国
主要生产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数据,2006年)
生境和生物学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原产日本,广泛分布在从巴基斯坦到俄罗斯联邦(千岛群岛)的印度洋和太平洋。后来它被引进到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夏威夷群岛,以及在最近20年间从联合王国到地中海地区的欧洲沿海。

菲 律宾蛤仔是严格的雌雄异体,其性腺为与消化系统紧密联在一起的弥漫性组织。繁殖期根据地理区域而不同,通常在水温20-25°C产卵。从秋末到初冬这一时 期性活动进入休止状态。野生环境中配子的形成时间为2-5个月,然后产卵。第二次产卵甚至可以出现在同一季节,即2-3个月之后。通过过滤有机物和浮游植 物依然丰富的海水,冬季前的恢复阶段有利于能量积累。温度和进食是影响配子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配子形成的最初温度可在8-10°C,然后随海水温度上升 而加快。在温度为14-24°C之间时,它的持续时间是5-2个月。在这一温度范围内,菲律宾蛤仔即可产卵。尽管最佳温度是20-22°C,但12°C是 最低临界温度,低于此温度该品种便不能有效产卵。饵料的供应将影响所产配子的数量。蛤苗附着之前,幼虫发育持续2-4周。附着大小根据壳长在 190-135µm之间。许多外部因素决定野生环境下蛤苗附着是否成功,如温度、盐度和水流。幼虫移动主要依靠风和潮流。添加细砾和小石块可促进天然附苗 区的种类补充。幼虫通过将足丝附在小鹅卵石或贝壳片上来完成附着。
生产
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
生产系统
生产周期首先从繁殖阶段和苗种生产开始。既可通过采集野生蛤苗,也可通过孵化生产获得种苗。菲律宾蛤仔养殖大多以潮间水底养殖为基础,利用野生蛤苗或孵化产品(2-3 mm规格)。

苗种供应

天然蛤苗供应

菲律宾蛤仔与色彩斑斓的杂色蛤仔(Ruditapes variegata) 共同构成中国两种主要和传统品种之一,其养殖大多采用从滩涂采集的天然蛤苗。在该国,蛤苗采集包括选种和蛤苗采集床的准备,灭除敌害和日常的维护。已经开 发出增加蛤苗供应的技术:它们包括在低潮间地带建造的浅塘(面积高达数公顷),池塘中所有竞食者、海草和敌害都被清除,塘底整理平滑。这些池塘可接种角刺 藻,这是幼虫和后期幼虫的理想饵料。每个池塘每年可饲养2-3批次。每公顷可养大约7 500万到1.5亿蛤苗(0.5cm)。这些蛤仔可在来年5月份时 长到1.5cm,然后按每公顷180万的密度重新养殖一年至可销售规格3.5cm(19-45吨/公顷)。

在欧洲水域,蛤苗供应以孵化产品及收集的野生苗种为基础。在过去曾通过孵化生产的蛤苗来进行养殖的地区,由于该种蛤仔的入侵性规律导致目前仍能获得野生苗种。相比之下,在北美洲的大部分苗种供应以孵化生产为基础。

孵化生产

主要操作过程包括繁殖群的暂养,以促进变态;产卵和幼虫培育至变态;以及在培育池或直接在海中将幼虫养成至相应规格。

亲 贝暂养需要30-40天,水温20°C。可通过热冲击或添加数滴精液,或通过挤卵来刺激产卵。受精卵可通过40µm滤网过滤并保存在10升容器内直至面盘 幼虫期。然后用筛网收集幼虫,按3 000/l密度放入容器。第一周,每按天30 细胞/µl喂食,然后隔天进行饲喂直至达到变态(2周)。繁殖和培育的盐度必须在24‰至35‰之间(耐受范围13.5-35‰)。尽管该品种可在0 ° 和 35 °C短时间生存,最适于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5-28 °C。经过筛选和计数后,可已做准备对早期面盘幼虫期的蛤仔幼虫进行运输,将其放入运输材料中(nytex、咖啡过滤纸),用湿毛巾布包裹数层。然后将其 放在有冰(不直接接触幼虫)的保温运输箱中。或者,使用尼龙滤网和经常换水的流通式循环系统(如排水或下沉设施)将早期面盘幼虫期幼虫置于沉淀池或微型孵 化盘中。任何时候将蛤仔从水中移出时必须小心,避免它们处于无水或温度过高的情况。

孵化培育需要有合适的微型藻类作饵料。通常,所采用的浮游植物是鞭毛虫类,如Isochrysis galbana, Pavlova lutheriiTetraselmis suecicaPlatymonas sp。鞭毛虫类与诸如Skeletonema costatum, Chaetoceros calcitrans, C. gracilis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等硅藻属合用可改善饲料结构的平衡,促进早期面盘幼虫和幼虫发育。饵料的数量取决于幼虫密度。
 
育苗

尽管蛤仔有保护壳,但是在筛选和分类过程中如不小心,贝壳亦会破裂。

在苗种的预养成期可采用上升流式的育苗系统,直至壳长达到 10-15mm。稍大的蛤仔(6-7mm)则装入4mm网目的袋子,按3 000/ m²放置在海床上。养成前期的其他养殖方法包括按10 000/ m²密度将4-5mm苗种放在用塑料网覆盖的木框中,置于水下(在意大利);或装入网袋放在处于低大潮周围地区的支架上(在爱尔兰)。放养密度随蛤仔的生 长而逐渐减小。在育苗期,必须对养成设施进行清洗,对蛤仔进行分级,并清除诸如蟹之类的敌害。尽管在养成初期可采用盘式养殖,但是蛤仔在土壤中生长更好。 在北美洲,人们广泛采用诸如FLUPSYS(用于使水通过螺旋桨或轮子沿中心通道送入水箱的架式结构装置)的浮式涌水机。蛤仔须按规格分级,以确保所有蛤 仔规格相似;否则,较大蛤仔的竞争力会超过较小的,造成生长迟缓。
 
养成技术

在蛤仔的壳长达到10-15mm时,即可播种在附着基上。养成作业最好在可避免大风、大浪或潮汐活动的潮间带进行。另一种办法是利用400 m²牡蛎池来饲养蛤仔至上市规格。适于养成的附着基通常包括沙砾、沙子、泥土和贝壳。尽管菲律宾蛤仔可在各类土壤中生存,但是池底太软会限制播种、饲养和 收获设备的使用。在播种前,播种区必须得到适当处理,清除敌害。地块耕作系统使用网条,覆盖在播种的蛤仔上并沿地块边缘将蛤仔犁入土中,以减少蟹和鸟的掠 食。

生长和成活状况直接与放养密度有关。蛤仔(10-15mm)按200-300/ m²密度播种,同时用4mm网覆盖,以保护它们免受过多敌害影响。在欧洲,已经开发出一种播种机,在将网子犁入土中的同时进行播种。偏转板对犁沟进行回 填,将网子边缘盖住。网子应清理干净,以避免附着生物和淤积,并进行监测来防止敌害。根据地方的养殖容量,蛤仔可在2-3年的时间长至40mm。
 
处理和加工

在中国,蛤仔在10-16个月达到30mm或更大时便进行收获。在欧洲水域和北美洲,通常在16-30个月、蛤仔达到更大规格后(壳长30-40mm)再 收获,以便获得更佳回报。在这两种情况下,或用耙网或用机械收获蛤仔。在欧洲,人工收获菲律宾蛤仔包括将它们耙出附着基,然后收获。机械收获是通过抽吸或 升降式采集器;一台装有横向传送带的拖拉机可以从沙质池底对蛤仔进行挖掘和分级,作业面积超过200 m²/ 小时(>600 kg/小时)。
 
处理和加工 

一旦收获,蛤仔储存在箱中或袋中并运走进行机械分级。然后,在加工和销售前通常对它们进行湿储藏,以便清除沙子。可以在出售前将它们放入塑料网袋,或在池中,或挂在湿储藏筏上,置于低潮间带地区进行较长时间的储藏。
 
生产成本

由于各种因素,生产成本差异极大。根据所在地点的特性,蛤仔可能需要2-4年长到上市规格,因此会影响整个产量。地方的养殖能力、池底的柔软程度以及操作 程序的成本,如整理播种用地、清除敌害、避免淤泥和藻类堵塞设施而进行的清理、日常分级分类等是主要决定因素。此外,饲养战略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 从孵化场-育苗场购买何种规格的苗种至关重要。购买小苗种的较低成本可能会被死亡率的增加和较高的经营成本(育苗设施)所抵消;相比之下,购买较大苗种较 贵并且需要获得较高的成活率来实现成本效益。池底类型的特点(沙质或软泥池底)影响收获进程和效率,例如机械收获在沙质池底较方便,可提高收获量。在规划 养殖的时候,所有这些因素都应认真考虑,以便实现最佳生产成本以及选择和采用适当的饲养战略。
 
病害和控制措施
疾病 致病因子 类型 并发症状 措施
病毒性疾病 疱疹样病毒 病毒 孵化池中偶发性 但高死亡 率疾病 无治疗 措施。 预防和 选址; 监测蛤 仔的移 动
立克次氏体病 立克次氏体 胞质内微生菌落 微生菌落发生 在鳃和消化 腺的上皮 细胞中;通 常为轻度感 染,而且与 疾病无关; 肉眼看不到 无治疗 措施。 预防和 选址
细菌性疾病 (异常钙化、 棕环病) 弧菌 (Vibrio tapetis) 细菌 发育不良;由 有机物质(壳基 质)造成 的外套前 缘上棕色沉积物 无治疗 措施。 预防和 选址; 监测蛤 仔的移动
原虫类寄生虫病 类派金虫生 物及派金虫 (Perkinsus atlanticus) 原虫类寄生虫 由于血细胞反 应使得外套 和鳃组织 表面出现灰 白色小节 或包囊;繁殖力减弱 无治疗 措施。 预防和 选址; 监测蛤 仔的培 育区和 移动
无脊椎寄生虫 尾蚴 (Cercaria elegansCercaria tapidis) 尾蚴寄生虫 生殖腺被侵占, 一些寄生虫 侵入消化器 官及周 围部分;生殖 腺受感染程度 最严重;繁 殖力和生长力 均受到不良影响 无治疗 措施。 预防和 选址; 监测蛤 仔的移 动
东方肛居吸虫 (Proctoeces orientalis) 吸虫 (Fellostomid trematode) 出现在蛤仔肾脏 无治疗 措施。 预防和 选址; 监测蛤 仔的移 动


可提供病理学专业知识的单位

可从下列机构获得帮助:
  • 欧洲贝类动物卫生参考实验室,法国 (IFREMER La Tremblade, BP 133, 17390 La Tremblade, France)。
  • 西布列塔尼大学,LEMAR实验室,法国( IUEM Technopole Brest Iroise, 29280 Plouzane, France)。
  • 济 州国立大学应用海洋科学学院,大韩民国 (Faculty of Applied Marine Science, Cheju National University,1 Ara 1 Dong, Jeju City, Jeju Do 690-756, Republic of Korea)。
  • 科学研究高级理事会海洋研究所,西班牙 (Instituto de Investigaciones Marinas Consejo Sup. de Invest. Cie.,Eduardo Capelo 6, 36208 Vigo, Spain)。
  • 渔业及海洋部太平洋生物站,加拿大(Department of Fisheries & Oceans, Pacific Biological Station,Nanaimo, BC, Canada V9R 5K6)。
  • 环境、渔业和水产科学中心威姆士实验室,联合王国(CEFAS, Weymouth Laboratory, Barrack Road, The Nothe, Weymouth Dorset, DT4 8UB, UK )。
统计
全球蛤仔养殖产量
粮农组织渔业统计

市场和贸易
在中国,菲律宾蛤仔是沿海水域最常见的海味。大部分蛤仔以大约0.5美元/kg的价格在当地市场销售。可将它们烹炒或熬汤。蛤仔也可以不同的产品形式销售 – 洗净后冷冻真空包装,也可采用微波炉专用塑料袋冷冻包装。这一产品亦出口到日本。在法国和联合王国,所有的蛤仔都以新鲜的形式在当地市场或餐馆出售。在意 大利,蛤仔在国内市场销售,但是也大量出口到西班牙。在爱尔兰,由于消费量低,生产者将新鲜的产品出口到法国和西班牙。由于欧洲水域捕捞业的供应量增加, 菲律宾蛤仔价格分别在1983年、1987年和1990年代从10美元/kg降到8.5美元/kg,然后又降到5美元/kg。
状况和趋势
目前,所有与菲律宾蛤仔(马尼拉蛤仔)养殖相关的活动,包括孵化场生产都是有管理的,而且这一产品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利用。这一品种的生物特性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因此,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的水产养殖产量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增加,不是通过扩大面积就是通过在适宜的地区和国家开展新的引进。然而,在个别国家造成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病害的影 响。据认为,导致大韩民国,以及日本和中国(黄海)菲律宾蛤仔产量下降的因素是类派金虫微生物,自1990年代起它每年夏末造成大量蛤仔死亡。此外,“棕 环”细菌疾病也造成部分传统生产国(欧洲大西洋水域)的生产减缓。除了病害以外,引进这一物种之后野生种群的发展也促使生产趋势发生一些变化,要么通过促 进苗种供应(意大利),要么相反地通过在经济上与养殖相竞争(法国),然后扶持公共渔业。在北美洲西部沿岸,非本地敌害(三叶真蟹)给商业生产带来威胁。
主要问题
大韩民国、日本和中国出现的派金虫可能是这一品种养殖的主要威胁,如同目前韩国生产下降以及欧洲南部水域出现的非正常死亡所显示的那样。未来的生产将取决于限制病害扩散的动物卫生措施执行情况。在北美洲的西海岸,非本地敌害(三叶真蟹)给商业生产带来威胁。

在部分国家被视为外来物种并显示出扩张趋势的菲律宾蛤仔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威胁。已经收到有关欧洲本地种沟纹蛤仔(Ruditapes decussatus)与外来种菲律宾蛤仔(R. philippinarum)自然杂交的报告。如同其他双壳类物种,各类生物毒素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无法控制的藻类毒素是限制其养殖的主要因素。生物累积毒素可造成行业的长期关闭和禁止销售,从而影响贝类养殖经济。

菲律宾蛤仔近来已经成为混养的一个选择。已经将蛤仔与海虾(Marsupenaeus (Penaeus) japonicus Fenneropenaeus (Penaeus) penicillatus)一起养殖,在施肥的海水池中以及养虾池的排水渠中与红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O. niloticus)、虾(M. japonicus)和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以及银头鲷(Sparus aurata)等进行混养。人们也进行过菲律宾蛤仔与紫菜的轮换养殖。混养已被证明是可行的,是限制水产养殖环境影响的一种方式。
负责任水产养殖实践
蛤仔养殖中的流行病事件表明,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播,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包括:
  • 监测蛤仔种群的健康;
  • 建立分区体系来限制寄生虫的传播;
  • 采用适当的管理规范来转移或引进可能用于养殖的品种。
与派金虫有关的亚洲和欧洲水域蛤仔非正常死亡率表明,有必要迅速采取这些预防措施。

水生动物卫生守则。由于大西洋派金虫(Perkinsus atlanticus)已被列入名录,任何蛤仔转移均需格外谨慎。尽管弧菌(Vibrio tapetis)未被列入名录,但也令人关注,建议对其开展监测。

执行粮农组织的《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第九条 – 水产养殖的发展)、国际海洋勘探理事会的《海洋生物引进和转移规范守则》以及《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可持续水产养殖的建议对这一物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菲律宾蛤仔已经无意间在许多发展贝类养殖国家的沿海地区定殖。因此,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它们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生物。
参考文献
书目
Barnabe, G. (ed.). 1994. Aquaculture: biology and ecology of cultured species. Ellis Horwood Series in 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 Support, Wiley & Sons, Chichester, UK. 403 pp.
Bartley, D.M. 1994. Towards increas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CES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ea]/EIFAC [European Inland Fisheries Advisory Commission] codes of practice and manual of procedures for consideration of introduction and transfers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organisms. 18th Session European Inland Fisheries Advisory Commission (EIFAC), Rome, Italy, 17-25 May. Document N° EIFAC/XVIII/94/inf. 18. FAO, Rome, Italy. 3 pp.
Carlton, J.T. 1999. Molluscan invasions in marine and estuarine communities. Malacologia, 41(2):439-454.
Choi, K.S., Park, K.I., Lee, K.W. & Matsuoka, K. 2002. Infection intensity, prevalence, and histopathology of Perkinsus sp. in the Manila cla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in Isahaya Bay, Japan. Journal of Shellfish Research, 21(1):119-125.
ESAV. 1990. Tapes philippinarum: biologia e sperimentazione. Coord. G. Alessandra. Regione Veneto Ente di Sviluppo Agricolo, Regione Veneto, Italy. 299 pp.
Gosling, E.M. 2003. Bivalve molluscs: biology, ecology and culture. Fishing New Books, Oxford, England. 443 pp.
Goulletquer, P. 1997. A bibliography of the Manila clam Tapes philippinarum. IFREMER, RIDRV-97.02/RA/LA. IFREMER, Tremblade, France.122 pp.
Guo, X., Ford, S. & Zhang, F. 1999. Molluscan aquaculture in China. Journal of Shellfish Research, 18(1):19-31.
ICES. 1995. Code of practice on the introductions and transfers of marine organisms. ICES Copenhagen, Denmark. 5 pp.
ICES. 2004. Trends in important diseases affecting the culture of fish and molluscs in the ICES area, 1998-2002. Cooperative Research Report, No 265, ICES, Copenhagen, Denmark. 33 pp.
IFREMER. 1988. Dossier: La Palourde, dossier d'élevage [Clam culture: a guide]. Ifremer edit., Paris, France. 106 pp.
MacKenzie, C.L. Jr., Burnell, V.G. Jr., Rosenfield, A. & Hobart, W.L. (eds.). 1997. The history, present condition, and future of molluscan fisheries of North and Central America and Europe. US Dept of Commerce, NOAA Technical Reports 127(1):234 pp; 128(2):217 pp; 129(3):240 pp. NMFS, Washington DC, USA.
Manzi, J.J. & Castagna, M. (eds.). Clam mariculture in North America. Developments in 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 Science, 19. Elsevier Press, Amsterdam, Netherlands. 461 pp.
Menzel, W. (ed.). 1990. Estuarine and Marine Bivalve Mollusk Culture.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USA. 362 pp.
Turner, G.E. (ed.). 1988. Codes of practice and manual of procedures for consideration of introductions and transfers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organisms. EIFAC Occasional Paper No. 23. European Inland Fisheries Advisory Commission (EIFAC), FAO, Rome, Italy, 46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