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成立七十周年

Welcome to FAO’s 70th Anniversary portal!

Do you know what FAO has done over the past 70 years to end hunger in the world? Test your knowledge with this short quiz!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story of FAO? We prepared some materials that will take you on a journey through the main events, our leading figures and their endeavors over the past 70 years.
Click here to know more

 

 

1965 - 75

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在绿色革命的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人们对机械化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196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土地改革大会强调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发展农业。1968年,粮农组织《粮食及农业状况》年度报告指出,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力以释放原本用以生产粮食的耕地。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世界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总产量增幅超过50%。然而,在此期间,政治僵局和油价飙升等经济冲击给粮农组织带来挑战。粮农组织必须应对随之而来的饥荒威胁,同时继续与各国就长期粮食安全和生产进行战略研究、开展相关行动。

发展畜牧业

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粮农组织开始特别关注牲畜疾病及其防治问题。

1947年,粮农组织首个重大项目启动,即在中国开展的牛瘟防治运动。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资助下,项目初见成效并推广到其他亚洲国家。至20世纪50年代末,这种在牛、水牛和其他偶蹄动物中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已在多数亚洲国家绝迹。

在此期间,粮农组织也针对其他牲畜疾病采取措施,如口蹄疫的发病率至今依然控制在较低水平,在几个欧洲国家甚至已消失数年。同时,粮农组织还率先采取行动抗击非洲猪瘟并持续至今。这种疾病在20世纪60年代肆虐西班牙和葡萄牙,并在70年代蔓延至整个西半球。1975年,粮农组织在非洲启动一项长期计划以消除锥虫病。

减轻贫困,保护自然资源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北美一直拥有大量粮食储备,人们对此已习以为常。但在1972年,世界粮食产量近二十年来首次出现下跌。进口需求上升,余粮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同时,土地、水和空气污染以及世界植物遗传资源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粮食形势雪上加霜,世界陷入危机之中。

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审视了当时的世界形势,要求粮农组织采取行动保护地球的农业、林业、渔业和其他自然资源,并加强当时正在开展的工作。会议讨论了诸多议题,包括承认减轻贫困有助于保护环境。时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Ÿ甘地在会议发言中指出了这一联系:

“我们确实不希望环境再遭到破坏,但同时我们一刻也不能忘记,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正处于贫困之中。最大的污染源难道不正是贫困和生存需要吗?”

斯德哥尔摩会议后,粮农组织立即着手为自然资源和人类环境计划制定框架。框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自然资源状况评估,第二是自然资源管理。

应对粮食危机
1974年11月,意大利罗马 — 世界粮食大会在罗马会议中心召开。

1973年,世界陷入粮食危机。更为糟糕的是,政治禁运和油价飙升遏制了工农业生产,原本已濒临失控的全球通货膨胀也急剧恶化。为此,美国召集世界粮食大会(1974年)以应对两大根本需求:处理粮食紧急事件;确保充足供应,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

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发言中主张世界各国增加投资并确认了美国的承诺,推动实现“十年后,没有孩子再饿着肚子睡觉”。

1973年8月,乍得 — 粮农组织协调开展粮食紧急援助工作,为乍得等受萨赫勒危机影响的国家空运粮食。

各国政府研究了全球粮食生产和消费问题,建议通过《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庄严宣告:

“免于饥饿和营养不良以便身体和智力得到发育,是每个男人、妇女和儿童均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世界粮食大会的成果之一是建立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审议并落实世界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营养和粮食获取相关政策的论坛。

与此同时,鉴于世界形势恶化,粮农组织提出了“五点行动计划”。粮农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负责建立粮食生产多边援助计划,以加强粮食安全援助,确保根据特定标准单方面通过国家储备政策。这些措施对亟需援助的国家来说恰逢其时,比如受萨赫勒危机影响的国家。

然而尽管有援助支持,受萨赫勒危机影响的国家历经数年也仅实现了部分恢复。因此在1980年,马里总统穆萨Ÿ特拉奥雷紧急呼吁国际社会对该地区施以援助时,并未让人感到意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三十年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粮农组织的协调、推动下,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捐助机构在粮食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应对饥饿威胁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这一点愈加明确。

开展农业研究

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指出,疾病、环境污染和耕作方法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至关重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精心设计开展研究将带来巨大利益。

1965年,一个专家小组成立,着手研究如何保护濒危植物遗传资源。当时,粮农组织参与了超过615个项目,协助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研究,包括高粱和小米培育、灌溉以及牛蜱传疾病等。

欧洲另有四个研究中心与粮农组织开展合作,分享研究成果。1971年,为整合上述研究中心、发挥其优势,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以下简称“磋商组织”)成立。磋商组织由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资助,是44个捐助国家和机构组成的非正式联盟,支持开展超出单个国家能力范围、稳定的长期研究计划。磋商组织秘书处由世界银行提供,其技术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则由粮农组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