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活动
亚太地区食品
安全问题大环境(亚太地区情况)
亚洲地区具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烹调方法中大量的直接或间接使用米饭,面条和当地特有的香料。当地饮食消费习惯以街头食品为主, 同时随着各国之间食品贸易的增长,对高价值的畜牧和渔业产品的需求大幅提高。太平洋岛屿的食品消费以水产、渔业,以及多样化的蔬菜、水果和坚果为主。由于有限的农业用地面积,这些岛屿国家长期大量依赖从周边区域国家进口食品。
为确保在2050年为预计的50亿居民提供安全和有营养的食物,亚太地区成员国积极发展他们的食品安全体系现代化。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办公室为该地区国家提供支持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活动
国家项目
孟加拉国国家食品安全机构的能力提升
不丹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与风险交流方面的技术能力提升
柬埔寨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的建立、实施和认证
印度尼西亚国家食品控制体系未来发展能力评估
巴基斯坦国家街头食品安全试点项目
越南粮食生产立法能力建设与贸易中卫生与检疫(SPS)能力提升
泰国加强畜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和通报
区域项目
10个东南亚组织成员国家在有效参与国际食品法典活动与标准制定方面的能力建设
培训班:区域(2017),菲律宾(2017),越南(2017),老挝(2016,2018),缅甸(2016)
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基于风险的进口食品控制指南,大健康框架(One health)下提高缅甸、尼泊尔、菲律宾和斯里兰卡对进口食品的控制
尼泊尔:基础理论培训(2017年),菲律宾:风险分类培训(2018年)
2017年在缅甸召开多方会议,2018年菲律宾通讯报道,2017年斯里兰卡?
尼泊尔食品安全政策和法规技术报告(2017年)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食品安全指标的地区讨论会
食品安全指标的区域磋商会议
不丹、库克群岛、菲律宾与韩国计划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指标试点项目
尼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越南加强“大健康”计划和举证策略,通过价值链,促进食品安全和相关动植物健康领域的风险协同管理。
热门话题
加强该地区的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网络建设(International Food Safety Authorities Network ;INFOSAN)
城市食品系统和食品安全(參考城市食品计划)
街头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管理政策建议
全基因组测序应用于食品安全管理的区域活动
区域地理标志认证(GI)策略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抗菌素耐药性(AMR)和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