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干事 屈冬玉

屈总干事强调,必须推进农业粮食体系韧性建设,加大前瞻行动力度,促进扭转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恶化趋势

03/05/2023

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出席第七版《全球粮食危机报告》高级别线上发布活动并指出,2022年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持续恶化,为扭转这一形势,必须增加投资,加大前瞻行动力度,促进改善危机地区民众农业生计。

该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在5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2.58亿人陷入危机以上级别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即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协调框架(IPC/CH)第三至第四阶段,而2021年在53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93亿人面临类似状况。不过,相关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

屈总干事指出,冲突、不安全、气候危机和经济破坏是造成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他强调,各项因素盘根错节,相互作用,加之局部地区面临的冲击和困境,危机日益严峻,许多地区的粮食危机旷日持久。

屈总干事强调:“应对粮食危机,不宜采用一次性的短期对策”,应根据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后续行动,加大投资力度,解决长期危机的根源,加强农业粮食体系的韧性,还应重点关注当地的优先重点和行动方,包括加强妇女的作用和重视饥饿问题的性别因素。

屈总干事还强调,围绕人道主义、发展与和平的联系,加强各国际机构合作以及跨部门人道主义行动仍是关键,须大力开展相关工作,重点加强农业生计。屈总干事指出,粮食危机专项资金目前仅有4%用于加强农业生计。

屈总干事表示:“2022年,索马里几近暴发饥荒,包括大量儿童在内的数十万人死亡。”通过早期预警采取大规模行动和扩大前瞻行动投资,能够防止这样的灾难再次发生。

屈总干事最后指出:“事关民众生命安全,我们须立即付诸行动。”

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执行主任辛迪·麦凯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执行主任凯瑟琳·拉塞尔,欧盟国际伙伴关系专员尤塔·乌尔皮莱宁,欧盟危机管理专员雅奈兹·莱纳尔切奇,世界银行业务部总经理Axel van Trotsenburg,美国国际开发署人道主义援助局局长助理Sarah Charles,萨赫勒地带国家间抗旱常设委员会执行秘书Abdoulaye Mohamadou和政府间发展管理局气候预测和应用中心主任Guleid Artan出席活动。联合国秘书长任命的联合国饥荒预防与应对协调员莉娜·盖拉尼(Reena Ghelani)主持活动。

全球抗击粮食危机网络于今天发布《粮食危机全球报告》,该年度报告由粮食安全信息网络编写。全球抗击粮食危机网络是由联合国、欧洲联盟、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组成的国际联盟,致力于共同应对粮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