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干事 屈冬玉

屈冬玉总干事考察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中心(粮食及农业核技术)实验室

©FAO

27/11/2024

维也纳 — 值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子能机构)携手合作60周年之际,屈冬玉总干事今天率团前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南40公里的塞伯斯多夫,考察调研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中心(粮食及农业核技术)实验室。

屈总干事在考察中表示,时隔2年再次访问联合中心,看到处处呈现着新变化、新气象,很是欣慰、很有感慨。他强调,联合国各机构要“齐思考、共努力、同奉献”,为全球粮食及农业事业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屈总干事首先来到植物育种和遗传学实验室考察。该实验室致力于培育抗病虫害、耐旱及能够抵御其他恶劣条件的高产作物品种,促进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验室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开展植物育种,丰富作物多样性资源,推动种植业实现多元化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屈总干事对实验室工作寄予厚望,勉励科研人员深入钻研,不仅要着眼于“最强抗性”或“最高产量”等关键科学指标,还要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出既科学又实用的标准,实现研发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他以卷心菜为例,表示卷心菜可“拌色拉”生食,可“下锅烹饪”成美味,也可“作饲料投喂牲畜”。 

屈总干事一行随后来到有害生物防治实验室。实验室致力于研发应用昆虫不育技术,对目标害虫种群采用绝育方法,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实验室大力开展应用研究,不断发展改进虫害防治方法,协助成员国根据本国需要,灵活应用昆虫不育技术,并与其他生物学方法有机结合,尽可能扩大防治成效。近期,实验室积极协助多米尼加共和国开展虫害防治工作,成果显著。多米尼加曾于2017年灭除了地中海实蝇,但该虫害于2023年12月再次暴发。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中心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该国农业部全面开展大规模防治计划。截至2024年9月,确认成功再次灭除地中海实蝇,境内已无野生种群残存。这项成就正是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国际动植物卫生区域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精心统筹、高效协调、密切配合取得的重大成果。

屈总干事一行随后走访原子能机构全新温室施工现场,实地察看项目建设进展,并听取畜牧生产和动物卫生实验室、水土管理和作物营养实验室、食品安全和控制实验室等三个核技术应用实验室的工作介绍。

畜牧生产和动物卫生实验室致力于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增强跨境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治能力,从而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改善民众生计。水土管理和作物营养实验室致力于优化土壤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奠定基础,同时评估和跟踪土壤、作物和农业用水资源中放射性核素流向。食品安全和控制实验室致力于建立有效体系,确保食品鉴别、溯源和污染物控制工作有效展开,从而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国际农产品贸易。

屈总干事一行最后来到暂名为“移动模块式实验室”项目二期新大楼建设工地考察,了解到此前在实验室大楼翻新工程阶段尚未完成现代化改造的实验室将迁入新大楼。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中心及其生物技术实验室每年协调和支持400多个国际及国家研究机构和实验站合作开展超过25个应用性研究项目。此外,每年还协助成员国开展超过200个技术转让项目。联合中心下设实验室积极开展应用性及适应性研发工作,为各方制定标准、规程、准则以及开展培训、专业服务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