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冬玉总干事在泰国考察“四个更好”示范村水资源管理项目,并赴泰国水文信息研究所调研
![屈冬玉总干事在泰国考察“四个更好”示范村水资源管理项目,并赴泰国水文信息研究所调研](https://www.fao.org/images/dglibraries/articles/54191756050_889f942875_k.jpg?sfvrsn=1a60f3b9_1)
©FAO/Luke Duggleby
曼谷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率团抵达泰国首都曼谷,出席粮农组织与泰国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土壤与水资源论坛,并利用会议间隙,来到位于曼谷西北部的班萨拉丁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见证当地民众坚定不移秉持“四个更好”核心理念,积极践行政府引导、村民主导、林田路湖统筹规划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可持续多种农业实践,全面促进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
班萨拉丁村位于曼谷西北部佛统府,由粮农组织与泰国水文信息研究所以及当地灌溉部门紧密合作规划建设,深挖传统民间知识底蕴,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利用生物多样性,结合卫星影像、全球定位系统、水情监测图和气候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成功建立了治水用水亲水的循环农业体系,水体生境与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改善,乡村休闲旅游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屈总干事表示,此行“实地走访‘四个更好’示范村,亲眼见证村民携手合作、锐意创新,革新水资源管理理念,改善村民生计状况。当地秉持‘更好生产’理念,积极探索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生产实践,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开辟出一条韧性发展之路,不让任何人掉队。”
该村在泰国已故九世王普密蓬提出的“适足经济理念”引领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重视构建“公共–私营–民众伙伴关系”,积极向泰国内1847个社区推广优秀实践。
该村农民曾长期沿袭水稻单作模式,而因疏于水资源治理,一度面临洪涝、干旱、废水污染和咸水倒灌等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但近年来,通过对15公里河道与管路进行疏浚清淤,排水系统得到较大升级改善。村民自创低成本油脂捕集器,并安装太阳能涡轮机进行水体充氧,有效改善河道健康状况,水体生境与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改善,乡村休闲旅游业也随之蓬勃发展。水葫芦变废为宝,被巧妙制成绿肥,同时荷花养殖取代水稻种植,带来更高经济回报,罗勒、香蕉等农作物种植以及鱼类养殖活动也为改善村民生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走访班萨拉丁村前,屈总干事一行先行赴泰国水文信息研究所考察调研,受到所长等相关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屈总干事听取了自动遥测站、技术与数字化高性能计算、水资源管理技术等各类前沿技术的研发应用情况,以及该所主持的国家水文信息数据中心的工作介绍,指出水文信息是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支撑,勉励研究人员把握机遇、努力创新,不断加强水文科研工作并拓宽社会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