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干事  屈冬玉

新闻

粮农组织农业委员会聚焦畜牧业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0/09/28
2020年9月28日,罗马-粮农组织农业委员会(农委)第二十七届会议今天开幕。总干事屈冬玉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农业各部门,尤其是畜牧业必须面向可持续发展进行转型,为粮食安全、营养和健康膳食做出贡献,实现更好的重建、克服2019冠状病毒疫情及其它挑战。 2020年9月28日,罗马-粮农组织农业委员会(农委)第二十七届会议今天开幕。总干事屈冬玉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农业各部门,尤其是畜牧业必须面向可持续发展进行转型,为粮食安全、营养和健康膳食做出贡献,实现更好的重建、克服2019冠状病毒疫情及其它挑战。
总干事向粮农组织高级管理层介绍总部恢复现场办公第四阶段计划
2020/09/26
2020年9月25日,罗马—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主持线上会议,召集司长(主任)及以上级别的高级管理层,介绍并讨论了总部恢复现场办公的第四阶段,并将从10月1日起实施。 2020年9月25日,罗马—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主持线上会议,召集司长(主任)及以上级别的高级管理层,介绍并讨论了总部恢复现场办公的第四阶段,并将从10月1日起实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主持线上会议,召集司长(主任)及以上级别的高级管理层,介绍并讨论了总部恢复现场办公的第四阶段,并将从10月1日起实施。 屈总干事在讲话中再次向粮农组织管理层表示祝贺,称赞粮农组织自2019冠状病毒疫情3月暴发以来的出色表现。对外,粮农组织发挥领导作用、提供分析报告和简报、开展技术援助及应急响应、支持各国政府工作。对内,自粮农组织理事会批准《工作计划和预算》进一步调整方案以来,机构重组的大部分措施都已经得到了落实。 “回望2020年,这不仅仅是提升效率的一年,也是深刻转型变革的一年,这一势头仍在持续,”总干事如是说。  总干事还强调,守护全球超过13000名职工的健康与安全仍将是粮农组织的头等大事。疫情暴发至今,粮农组织共计报告86例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 谈及粮农组织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良好进展,屈总干事指出,疫情期间几乎全体职工都是远程办公,而粮农组织依然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他补充说,鉴于目前意大利疫情防控颇具成效,逐步增加总部现场办公的职工人数,已经时机成熟。 “各位同事在家里远程办公了几个月,远离团队成员、远离总部办公室,断联的风险我们一样放在心上,”总干事说道,“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创新,有些事情必须现场完成。这是人性使然:团队协作、与外部伙伴会面,这都会强化人们的信心和相互信任。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在这一背景下,粮农组织恢复现场办公第四阶段计划将从适度增加总部现场办公人数着手,始终把职工的健康福祉放在第一位。 总干事说:“总部必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这一条至关重要。但是根据目前形势不断变化,我们可以慢慢来,谨慎行动,逐步召开更多的现场会议,恢复现场办公。” 总干事以身作则,于近日(9月21日)召开了新成立的核心领导层首次现场会议,向总部恢复现场办公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会议在伊拉克厅举行,会议室根据最新卫生要求进行了重新布置,减少了与会人数,以保持人际距离。 在结束讲话前,总干事寄语高级管理层要适应新常态,再接再厉,让粮农组织的现代化和数字化都更上一层楼,多奔着目标去,少带着官僚作风来。“适应就是进化,”他这样说,“拿出领导风范!疫情催生了新的工作环境,这一新阶段成功与否,就看你们的了。”屈总干事补充道。 复工计划第四阶段 粮农组织危机管理小组由副总干事洛朗·托马牵头负责,他介绍了总部下一阶段恢复现场办公的要点。 预计约600名职工将以自愿方式陆续轮流返回总部办公,占总部职工总数的20%。这一数字将根据罗马的疫情防控状态酌情增减。 职工可以组织召开小型工作会议,与会人数限定在10人以内,且必须在指定的会议室里召开,并采取防护措施。 高级管理层被要求以身作则,大部分时间在现场办公。此前离开工作地点进行远程办公的职工则被要求返回其工作地点。 卫生防护措施包括:主入口是总部大楼的唯一入口,进入大厅前必须测量体温;保持2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大楼内必须佩戴医用口罩,大楼外如无法保持人际距离也须佩戴;如出现流感症状,避免进入办公场所;外部人员(承包商)如非必要,不得进入大楼。 
加强与私营部门合作,挖掘乳业部门潜力
2020/09/24
2020年9月24日,罗马——数据表明,2012年至2050年,世界奶类产量将增长35%至45%,这将为促进粮食安全和改善人类营养创造巨大机会,也“为数百万农村妇女和青年提供就业机会”,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今天召开的全球乳业论坛组织第14届年度会议开幕致辞中表示。 2020年9月24日,罗马——数据表明,2012年至2050年,世界奶类产量将增长35%至45%,这将为促进粮食安全和改善人类营养创造巨大机会,也“为数百万农村妇女和青年提供就业机会”,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今天召开的全球乳业论坛组织第14届年度会议开幕致辞中表示。 屈总干事指出,为了深入挖掘乳业部门的潜力,推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小型乳制品生产商的生产率和收入。我们需要提升生产的可持续性与韧性,推广小规模加工业,并推动食品市场的正常运转。” 总干事强调,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与私营部门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这已成为粮农组织的优先重点。 他表示:“这不是要求私营部门为粮农组织提供资金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国家层面的互利合作,加强、深化与私营部门的联系,更好地支持我们的成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干事在讲话中指出,建立牢固的合作将使粮农组织成员和私营部门互利共赢。一方面,成员国可以吸收私营部门的专业知识、技术专长和创新方法;另一方面,私营部门则可以从粮农组织获得动物卫生和环境政策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科学依据,并能得益于粮农组织对广泛成员的号召力。 目前,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库可以追踪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乳业生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近期,粮农组织和全球乳业论坛组织还开展合作,共同分析2005年以来的趋势走向。 屈总干事还向全球乳业论坛组织的与会者提到,粮农组织正在完成一项新的《私营部门战略》,“带动更多地域、主题领域的私营部门参与合作,尤其侧重于合作创新以及引导更多的投资进入发展中国家。 在此背景下,他表示,“手拉手”行动计划与最新发布的“手拉手”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为合作带来了新的业务模式,而平台提供的最新信息也将推动分析与决策实现跨越式发展。 粮农组织与乳业部门 粮农组织引领多个领域工作,通过多学科的重点工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其中就包括乳业。粮农组织的关注点包括口蹄疫等跨境疫病、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等新发传染病、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农场交货价格波动、运输、冷却和加工问题以及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等。 本次全球乳业论坛组织年会首次邀请到粮农组织总干事致辞。在主旨演讲中,屈总干事提到,在担任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期间,他曾经领导当地乳业取得长足发展。在此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自然资源的限制,又要注重战略的整体性,寻求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例如,将牲畜粪便等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提供给菜农。 作为联合国21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指定监管机构和另外5项指标的促进机构,粮农组织与国际乳品联合会和全球乳业论坛组织合作,确定乳业部门将重点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指标,并形成相应的进展监测与报告流程。 全球乳业论坛组织在35个国家拥有90家成员,其中很多是农民合作社。它的成员组织占全球奶类产量的约30%,其理事会成员中有9位是全球领先的乳业企业首席执行官。今年的年度会议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由执行理事唐纳德·摩尔主持(Donald Moore)。 全球乳业论坛组织是​​《全球可持续畜牧业议程》中代表私营部门的活跃成员之一。作为粮农组织支持的重要论坛,《可持续畜牧业全球议程》旨在促进多方利益相关者采取行动,改善畜牧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确保对粮食安全和生计的贡献。 全球乳业论坛组织高度关注在各区域因地制宜推进乳业的低碳化经营。目前,已经在坦桑尼亚启动了试点项目,以改善当地农民和加工者的营养和生计。全球乳业论坛组织与粮农组织和《可持续畜牧业全球议程》合作,最近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例如:《乳业发展对减贫的影响》,《乳业对减少全球饥饿的影响》及《气候变化与全球乳牛产业》等报告。
粮农组织总干事称赞食品法典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与贸易标准
2020/09/24
2020年9月24日,罗马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称赞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典委)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有力保障了国际食品安全与贸易标准。 2020年9月24日,罗马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称赞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典委)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有力保障了国际食品安全与贸易标准。
粮农组织欢迎中国宣布再次捐资5000万美元支持南南合作
2020/09/22
2020年9月22日,罗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今天宣布,中国将再次捐资5000万美元用于支持粮农组织开展南南合作。粮农组织对此举表示热烈欢迎。 2020年9月22日,罗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今天宣布,中国将再次捐资5000万美元用于支持粮农组织开展南南合作。粮农组织对此举表示热烈欢迎。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 “我们衷心感谢习主席宣布5000万美元新一期捐资。这将大力推动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 “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旨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分享知识、交流专长和技术,促进提高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减少农村地区贫困、提升农村妇女和青年参与、构建抵御力、培养当地能力,最终助力实现《2030议程》。”屈总干事介绍说。 习主席在联大一般性辩论视频讲话中宣布了这一决定。他还表示,中国将向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再提供5000万美元支持。 去年是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创立10周年。十年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的12个发展中国家逾7万人从计划中受益。自2009年粮农组织与中国携手创立南南合作计划以来,中国专家与亚非地区的农民分享知识与技术,在谷物生产、畜牧业、园艺、渔业、水产养殖业以及水土管理与保护等多个领域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2009年,粮农组织-中国信托基金成立,首期资金为3000万美元,致力于资助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交流知识与经验。2015年,中国再度为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捐资5000万美元作为第二期经费。今天宣布的捐资将用于支持第三期工作。 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三期 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三期涵盖以下六大主题领域:提高农业产量、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构建可持续粮食体系,包括价值链、供应链管理和国际农业贸易;热带与旱作农业;打造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抵御力;应急响应;全球治理与传统农业领域。 三期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扶贫、应急、抵御力建设以及构建可持续粮食体系等工作,力争到2030年实现人人享有粮食安全和营养的目标。 粮农组织在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中的作用 粮农组织是推动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的先驱,三方合作吸收了发达国家参与其中。过去二十年来,共计3.7亿美元资金投入相关项目与活动。 通过南南合作,许多国家成功引入了新技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粮食作物多样化、开展小型家畜饲养和渔业生产以及农村地区增收等途径,改善了粮食安全水平。
Send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