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干事  屈冬玉

新闻

粮农组织总干事:亟需协力推动粮食体系转型,防止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非洲引发粮食危机
2020/09/09
基加利/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向多位领导人以及国际机构代表呼吁,亟需协力推动粮食体系转型,为民众提供营养食物,防止2019冠状病毒病危机在非洲引发粮食危机。 2020年9月9日,基加利/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向多位领导人以及国际机构代表呼吁,亟需协力推动粮食体系转型,为民众提供营养食物,防止2019冠状病毒病危机在非洲引发粮食危机。 总干事出席了“非洲绿色革命”论坛(AGRF)线上政策研讨会,并在会议第二天发表主旨讲话。今年的研讨会由卢旺达政府共同主办,主题是“保障城市粮食供应、促进非洲大陆增长:发展城市粮食市场,助力非洲打造可持续粮食体系”,会期为9月8-11日。 政策研讨会周三的议程重点关注营养和健康问题,与会人员提及《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表示仍在持续的疫情进一步加剧了非洲粮食安全形势面临的困境。 屈总干事指出非洲区域粮食安全状况面临巨大挑战,呼吁立即开展合作,推动粮食体系转型,帮助民众获取安全和有营养的食物。 总干事在发言中表示,非洲大陆的食物不足发生率高于其他地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同时饥饿人口增速也是全世界最快的。 总干事指出:“粮食供应链面临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以及草地贪夜蛾和沙漠蝗等因素造成的压力,导致非洲大陆的粮食安全、营养和经济前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总干事强调,需要创造就业机会、改进创收渠道和社会保护,同时呼吁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利用技术和数字农业。 总干事还强调,需要通过粮食体系转型实现“重建更美好未来”目标,重点关注更好的生产和更好的营养,推动果蔬研发工作,发掘非洲传统绿叶蔬菜和土著食物的潜力。 粮农组织制定了《2019冠状病毒病应对和恢复计划》,为各国提供支持,并协助防止因疫情引发粮食紧急状况。总干事还提及作为粮农组织代表性创新举措的“手拉手”行动计划,旨在促进成员和捐助伙伴开展结对帮扶,帮助世界上最弱势的群体,加快农业转型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干事表示:“为克服巨大挑战,我们必须采用新举措,推进合作。” 粮农组织是今年“非洲绿色革命”政策研讨会的伙伴机构,其余22个伙伴机构包括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联盟、拜耳、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宜家基金会、托尼·布莱尔研究所、英国国际发展署、美国国际发展署。 卢旺达农业及畜牧资源部长Gerardine Mukeshimana在会上指出,在利用科技生产足够低成本的粮食方面,非洲“落后于”其他地区。 盖茨基金会全球增长和机遇部门总裁Rodger Voorhies强调,需要构建抵御力,突出小农在推动变革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在面临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沙漠蝗和草地贪夜蛾等有害生物侵蚀时,小农的受损程度往往最为严重。 世界银行非洲可持续发展事务区域董事Simeon Ehui重点谈及生产和消费的成本问题,并指出营养领域的投资能带来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在非洲,多数营养食物的成本高不可攀。 非洲开发银行农业和农业企业事务负责人Martin Fregene补充说,需要降低粮食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呼吁各国政府“发挥牵头和关键作用”,与投资方开展合作,实现粮食体系转型,加强抵御力。
粮农组织重申对非洲“绿色长城”倡议的承诺
2020/09/07
总干事积极推动这一非洲森林恢复项目发挥引领作用,支持生计和应对气候问题。 2020年9月7日,罗马 —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表示,加快实施“绿色长城”倡议是解决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是“让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关键。该倡议的目标是推进整个非洲的荒漠化防治工作。 这一雄心勃勃的项目旨在到2030年恢复萨赫勒沙漠地带周边1亿公顷土地。总干事在部长级高级别会议上指出:“每一块土地都很重要,也必须得到重视。”本次会议旨在评估进展情况和重申对该项目的承诺。 屈总干事表示,“绿色长城倡议发挥着指引作用,引领我们应对非洲面临的多重、复杂和相互交织的环境及社会经济挑战。”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 Andersen)对此予以积极响应,她敦促将“绿色长城”视为一条“增长走廊”,帮助那些在当地恶劣条件下艰难谋生的人群。她说:“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愿景——它关乎和平……关乎不断增长的希望。” 联合国副秘书长阿米纳·穆罕默德(Amina Mohammed)宣布会议开幕并承诺,联合国将支持11个国家结成伙伴关系,她指出这一“必须和能够落实的倡议”,将“改变千百万人的生活。” 由《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荒漠化公约》)组织的“绿色长城”线上部长级会议发布了《“绿色长城”倡议实施现状和通往2030年之路》报告。到目前为止,通过该倡议已经恢复了大约1800万公顷的土地,估计有1100万人由此获益,2007-2018年期间创造了35万多个就业机会,带来了大约9000万美元的收入。预计到2030年,恢复后的地区将吸收超过3亿吨二氧化碳,这大约相当于“绿色长城”倡议预期目标的30%。 该倡议还有助于减少农村贫困,并在与农业相关的活动中创造了近12万个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产品的附加值。超过22万人接受了农牧产品和非木材产品可持续生产的培训,有助于向更加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转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Ibrahim Thiaw)召集并主持了今天的会议,他说,迄今取得的成果,特别是考虑到该地区土壤贫瘠的情况,表明土地恢复能够以成本高效的方式增加各地农村生计收入机会。  然而,该项目一直受困于协调不佳的问题,新的实施报告特别提及“供资不足、不可预测和不安全”的困扰。 到2030年实现这一目标将需要加快土地恢复的速度(每年820万公顷),以及每年大约43亿美元的资金。包括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和西非开发银行在内的众多国际金融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许多非洲国家的部长和非洲联盟农村经济和农业委员约瑟法·萨科(Josefa Sacko)以及法国和欧洲联盟等主要捐助方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绿色长城”倡议预期建成一条8000公里长的生态恢复走廊,横跨11个国家,这些国家都是泛非“绿色长城”机构的成员:布基纳法索、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苏丹和乍得。 粮农组织总干事指出了一些关键领域,粮农组织在这些领域拥有对该倡议的成功至关重要的资产,包括现代地理空间技术和评估水资源生产力水平的WaPOR遥感平台。他指出:“以创新和尖端数据收集和监测为基础的大规模恢复工作,促进了环境恢复,改善了生计,增强了区域合作。” 他还强调,基于粮农组织在与绿色气候基金(其执行主任扬尼克·格雷马克(Yannick Glemarec)也在今天的会议上发了言)及全球环境基金等机构密切合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筹集资源。总干事说,成功将依赖于扩大融资,这需要彰显土地恢复投资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效益,从而“减少投资焦虑”。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呼吁: 携手保障粮食市场运行稳定
2020/09/07
9月7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期间举行的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论坛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呼吁,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各方应携手合作,确保粮食市场运行稳定,保障农产品的跨国流通。 9月7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期间举行的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论坛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呼吁,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各方应携手合作,确保粮食市场运行稳定,保障农产品的跨国流通。 屈冬玉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为各方开展建设性对话和共建更具韧性的粮食体系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尤其在当前疫情之下,我们应更加关注粮食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他为此提出了五点建议:“我们应立即采取联合行动,扩大并改进紧急粮食援助和社会保护方案;支持小农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开展生产和营销;突破物流“瓶颈”,保持食品价值链活力;出台贸易和税收政策,助力全球贸易开放;同时还要对宏观经济影响加以管理。”  面对疫情,粮农组织迅速行动,开启“2019冠状病毒病应对和恢复计划”,并确定出七大主要领域。其中两个领域与粮食体系相关,一是贸易与食品安全标准,二是粮食体系的全产业链转型。“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屈冬玉表示,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政府一直积极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合作,打造强有力的粮食体系。  中国是最早且一直强力支持粮农组织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国家之一。中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成立已超过十年,通过这一项目,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派遣了数百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他们在基层一线手把手向受援国农民传授农业知识和技术,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也依旧坚守在受援国完成使命。 致辞结束时,屈冬玉呼吁:我们要共同行动起来,确保粮食市场运行稳定,保障农产品的跨国流通。
粮农组织亚太区域会议强调创新和伙伴关系对于健康饮食的重要意义
2020/09/04
2020年9月4日,罗马/廷布—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指出,粮食体系转型、创新和数字化以及伙伴关系是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状况的关键所在。 2020年9月4日,罗马/廷布—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指出,粮食体系转型、创新和数字化以及伙伴关系是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状况的关键所在。  屈总干事在本届粮农组织亚太区域会议的最后一天出席了由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粮安委)举办的特别活动并发表讲话。本次活动由总干事本人发起,旨在强调全球政策协调的重要性,尤其是“推动粮食体系转型,实现可持续健康饮食”。 总干事表示:“疫情暴露了全球粮食体系的严重弱点,我们应加倍努力,打造更为健康、更具可持续性的粮食体系。粮农组织将继续支持各方努力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总干事还说:“我鼓励诸位部长、区域领导人和有关各方善用粮安委及其产品。我们需要采取创新方式,进一步宣传各项政策文书。” 作为一项政府间平台,粮安委推动所有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共同保障所有人的粮食安全与营养。粮安委向粮农组织大会报告,并通过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向联合国大会报告。 总干事鼓励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积极参与粮安委工作,在2021年2月前完成《粮食体系和营养自愿准则》,“该准则事关每个人,将指引粮食的生产、销售和消费”。 总干事指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暴发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到2030年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一切形式营养不良)变得更具挑战,因此呼吁进一步利用技术和创新,加强政府、伙伴和农民的协作,从而克服疫情影响:“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携手同心。” 对此,总干事强调需要依赖创新和数字化推动转型,并提及粮农组织“手拉手”行动计划,该计划依靠“尖端技术”提供支持,包括“手拉手”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以及粮农组织数据实验室。 总干事强调,粮农组织致力于同粮食体系内的各利益相关方加强伙伴关系,并提及新制定的《私营部门伙伴关系战略》将提交粮农组织理事会审议和批准。 努力实现健康饮食 粮安委主席、泰国常驻罗马机构代表Thanawat Tiensin先生强调,粮安委可为政府和农民提供支持,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发挥实效。他还提及粮安委的产品指引多个国家制定了各领域的国家战略,“我们需要重视并确保工作能产生实效。” 出席活动的其他发言人包括日本农林水产省负责国际合作的副大臣Makoto Osawa,他强调需要健康的营养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并表示日本以本地产品为主的饮食习惯能促进减少浪费。 萨摩亚农业及渔业部长Afioga Lopaoo Natanielu Mua未能亲自参会,但是他通过准备好的发言介绍了太平洋岛国在提供健康营养方面遭遇的挑战。这一区域由于严重依赖进口和加工食品,导致肥胖和糖尿病高发。部长表示,萨摩亚迫切需要做出改变,重视本地食物生产和营养,降低肥胖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 民间社会机制代表Shalmali Guttal指出,粮安委应继续推动小规模生产者、土著人民、女性和青年的参与,确保以“整体视角”看待粮食体系,并认可各方贡献。 出席活动的私营部门代表包括通过推动协作,助力国家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多利益相关方平台“亚洲增长”(Grow Asia),以及专注创新的农业科技公司爱勒康(Alesca Life)创始人Stuart Oda。 为期四天的粮农组织亚太区域会议由不丹政府主办,于星期五闭幕,是粮农组织历史上首个采用线上会议方式召开的区域会议。
粮农组织亚太区域会议呼吁采取进一步行动,克服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2020/09/03
2020年9月3日,曼谷/廷布 - 粮农组织亚太区域会议今天进入第三天,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各国政府部长以及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代表对于千百万民众的粮食安全和生计受到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响表达了关切,敦促采取进一步行动,克服该区域面临的粮食和农业挑战。 2020年9月3日,曼谷/廷布 - 粮农组织亚太区域会议今天进入第三天,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各国政府部长以及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代表对于千百万民众的粮食安全和生计受到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响表达了关切,敦促采取进一步行动,克服该区域面临的粮食和农业挑战。
Send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