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土壤与水资源论坛开幕讲话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博士
09/12/2024
尊敬的泰国农业和合作社部部长阁下,
尊敬的联合国秘书长水资源问题特使阁下,
各位阁下,
女士们,先生们,
各位同事,
欢迎各位来到曼谷出席首届国际土壤与水资源论坛,见证这一伟大创举的诞生。
首先,我谨向本次论坛的东道国泰国致意,感谢贵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精诚合作,孜孜不辍,推动全球高度重视土壤和水资源问题。
当前,全球超过7.3人处于食不果腹的饥饿状态,平均每11个人中就有1人忍饥挨饿。于此同时,全球有28亿人生活在水资源紧张的国家,粮食和生计不安全状况雪上加霜。
全球范围内,土壤、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正在急剧枯竭,现状触目惊心。气候引发的自然灾害不仅愈发频繁,更有加剧扩大之虞。
农业是首当其冲受其影响的部门之一,脆弱状况暴露无遗。
农业生产消耗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总消耗量的70%,土地及土壤退化严重,侵蚀农业粮食体系发展根基,全球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形势岌岌可危。
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壤面临退化,而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中农业用地占比超六成。
土地、土壤和淡水系统不堪重负,生产能力难以进一步提升。同时,水资源危机愈演愈烈,缺水、干旱、洪涝和污染事件频发,构成当前全球水资源形势面临的四大严峻挑战。
今天上午论坛开幕之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届缔约方会议(COP16会议)也在沙特利雅得同期举行,核心议题涵盖土壤健康与建设应对水资源短缺韧性,结合当地水资源的现实状况,此次大会对于促进全球合作,制定科学攻坚方案,确保有效管理水循环具有重大意义。
COP16会议还将围绕里约三公约共同关注的一系列关键议题展开讨论,包括干旱、土地恢复和其他农业粮食体系解决方案,环环联动相扣,确保将土地、土壤、水资源和农业粮食体系置于议程的核心位置,全球协同发力,寻找解决方案。
里约三公约诞生于1992 年的地球峰会,距今已有两代人的时间,我们绝不能止步于高谈阔论,必须大刀阔斧,果断行动!
女士们,先生们,
目前,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度滞后,距离按时达标最后期限只剩五年时间,重回正轨、加速行动,时不我待,加大力度实现土地、土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迫在眉睫。
为此,粮农组织《2022-31年战略框架》着力推进转型,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和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努力实现“四个更好”: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
昨天,我前往曼谷郊外,实地考察了泰国约30个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之一的班萨拉丁,见证当地民众践行“四个更好”的核心理念。我鼓励各位与会代表前往参观,亲身感受“四个更好”示范村所取得的瞩目成就。
该示范村是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科技部和教育部立足实地、密切合作的杰出典范,对此,我深表谢意与敬意。
国际土壤与水资源论坛旨在搭建独特平台,围绕四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一、洞察叠加共振的多重危机;
二、汇聚全球智慧,交流分享成功经验;
三、加强科学、创新和国际合作,形成合力;
四、促进出台行动对策,实现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管理。
女士们,先生们,
建设公平、有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是确保地球繁荣未来的基础保障,是全球粮食安全攻坚的首要力量,今年9月联合国未来峰会上通过的《未来契约》对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所发挥的引领作用同样确认无疑。
全球领导人齐聚峰会,一致通过历史性的《未来契约》,庄严承诺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矢志不摇。
此外,就在上个月二十国集团巴西峰会期间,81位国家元首、31家联合国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和33个非国家组织正式加入了轮值主席国巴西发起的“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
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所获支持力度最大的单项倡议。国际社会高度团结一致,所展现的政治意愿和行动力在我45年职业生涯中前所未见,粮农组织也将全力以赴运作“全球联盟”支持保障机制,为成员国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们必须抓住契机,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开创新天地。
明年我们将迎来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80年来,粮农组织为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不懈奋斗;80年来,粮农组织为促进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蹈厉奋发;80年来,粮农组织为保护和改善小农生计笃行不怠;以实干开拓的精神,践行二战后粮农组织创立之初的梦想。
如今,全球饥饿人口比例已从二战后的90%下降到10%。坚定综合施策、组合出拳、科技引领、创新挂帅,彻底消除饥饿的初心使命必将实现。
除生物多样性之外,我们还应将目光投向食物多样性。亚洲的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东南亚尤为其中翘楚。通过与世界其他地区分享你们的成功经验,就可以为共同建设更好生活做出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放眼80年后,我们必须书写无愧于子孙后代、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答卷。80年对于西方而言或许太过遥远,于东方却是时代使命。
淬炼思想,奋发行动,务求实效,我们只争朝夕。
唯有效率为先、成效突出、协同一致,才能以实干、实效践行光荣使命。
举全球之力,聚八方智慧,为所有人建设更美好、更安全的未来便指日可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