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同样,小规模水产养殖对可持续农村发展的贡献也包括众多内容,例如获取粮食,有效地利用水、农业原料和其他资源,创造财富,促进生计多样化,创造农村就业和收入,利用家庭劳力,促进社会和谐和妇女赋权。水产养殖对水生蛋白质供应的贡献,预计将因人口不断增加产生需求、消费格局发生变化以及捕捞渔业产量停滞而保持增长。
小规模生产者的具体特性因地而异;实际上,小规模渔业往往与地方社区有着重大联系,常常反映了与附近渔业资源、传统和价值的历史性纽带,为社会融合提供支撑。除了全职或兼职的渔民、养鱼者和渔业工人之外,季节性或偶尔从事这些部门的活动也为许许多多人的生计提供重要补充。这些活动可能是经常性副业活动,或在困难时期尤为重要的活动。许多小规模渔民、养鱼者和渔业工人为自我经营者,直接为其家庭和社区提供食物,但同时也进行商业捕捞、加工和销售。
小规模捕捞和水产养殖社区存在的贫困具有多面性,不仅仅是低收入造成的,还包括妨碍人们充分享受人权,包括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种种因素。这些社区往往地处偏远,其市场机遇受限或处境不利,缺少获得保健、教育和其他社会服务的机会。其他特征包括正规教育程度低,健康状况差(往往包括捕鱼社区艾滋病毒/艾滋病发病率高于一般水平),组织结构不当等等。
小规模捕捞社区由于缺少替代性谋生手段,面临青年失业、工作条件不利健康和不安全、强迫劳动和使用童工等问题,其能够获得的机遇有限。污染、环境退化、气候变化影响、自然及人为灾害等等,又给小规模捕捞和水产养殖社区带来了更多威胁。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小规模生产者更难发出声音,捍卫其人权和权属权利,实现其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