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打印
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 1798) [Penaeidae]
甲壳类动物
FAO Names:
EnGiant tiger prawn
FrCrevette géante tigrée
EsLangostino jumbo

FAO. 2009. Penaeus monodon. In Cultured aquatic species fact sheets. Text by Kongkeo, H. Edited and compiled by Valerio Crespi and Michael New. CD-ROM (multilingual).
特性
生物学特征
斑节对虾栖息在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和东非沿岸。

与其他所有对虾一样,吻板发育完全,背部和腹部锯齿状。壳不具纵向和横向缝合线。 通常具颈和眼眶触角以及触角隆突。肝和触角隆突显著。颊角圆。柄刺位于第1触角节。基刺位于第1和第2胸部附器,外肢通常在第1到第4 胸部附器上。尾节上无固定位于顶点下的刺。近缘沟和隆突短,到壳中线后半部。腹前无隆起。雌体具有封闭型体外纳精器。雄交接器对称,具细小中部圆型突出。鉴定该种类最明显的特征是:第5胸部附器无外肢;肝隆突线水平;腹轮廓隆突占据肝隆突和壳眼窝后部边缘之间的后半部。取决于附着基、饲料和水的混浊度,体色有绿、褐、红、灰、蓝不同颜色,腹部有横带色,壳的颜色在蓝或黑和黄之间交替。成虾体长可达到33厘米,雌体通常大于雄体。
主要情况
历史背景
在一些亚洲国家,为得到食物和沿海人民的生计养殖对虾已有一个多世纪,例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泰国和越南。斑节对虾最初与其他对虾种类一同被按传统方式诱捕并养殖在池塘中或作为粗养遮目鱼的重要副产品。1970-1975年,进行了繁育研究,并在中国台湾省东港海洋实验室以及部分在南太平洋塔希提 IFREMER(太平洋海洋中心)逐渐开发了小池塘单养技术。在泰国,1972年普吉渔业站首次成功繁殖斑节对虾后,分别于1972年和1974年建立了商业粗养和半精养养殖场。在1980 年和1987年之间,由于配合饲料的商业成功,中国台湾省小型精养场大量出现,主要生产对虾出口日本。但据信1987-1988年病毒病的爆发使中国台湾省的该产业崩溃。受供应短缺的日本市场价格极高的鼓励,泰国在1988年替代了中国台湾省作为世界养殖斑节对虾的最大生产者。后来,由于该类对虾可长到能卖高价的大规格(40-60克)以及国际市场需求,整个东南亚和南亚进行了该种类的养殖。适合当地情况的养殖技术使泰国养殖者克服了严重的病害、环境和贸易问题并保持着最大生产者的地位。

由于当地供应不足以及还没有在商业上开发出驯化技术,通常主要生产国引进或进口野生亲虾。但无病害的亲虾是很理想的,一些国家对进口种群要求卫生证书。
主要生产国

主要生产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数据,2006年)
生境和生物学
斑节对虾只在热带海洋生境成熟并繁育,在沿海河口、泻湖或红树林区域度过幼虫、幼体、生长期和接近成虾期。在野生情况下,斑节对虾显示明显夜间活动行为,白天停在底层,夜晚作为底层摄食者索食。在自然条件下,斑节对虾比其他对虾更是一种肉食动物,而不是杂食或食碎屑动物。在蜕皮后,新壳依然软,虾易受攻击并可能被敌害或同伴吃掉。成虾常见于沿海水域20-50米深的泥沙或沙底。野生雄体在体重约35克时产生精子,雌体在70克时产生卵。交尾发生在夜间,蜕皮不久的壳依然软,精囊中的精子插入雌体的封闭体外纳精器中。卵发育有5期:未发育、发育、接近成熟、成熟和产出。斑节对虾雌体非常多产,怀卵雌体产出50万到75万粒卵。产卵发生在夜间,为体外受精,在卵产到沿海水域中时,雌虾突然从体外纳精器中挤出精子。受精12-15个小时后孵化。幼体,术语为无节幼体为自由游动的类似小的水蜘蛛。幼体第1期发育不需要摄食,依靠卵黄囊生活,并快速经过6次蜕皮。后来的幼体期[分别为水蚤幼虫前期、糠虾期和早期后期幼体(PL)]依靠浮游生物一段时间,并被潮汐向岸边推动。水蚤幼虫前期具有羽状附肢和细长身体,蜕皮3次并变形为糠虾期。糠虾期具有成虾特征的体节、眼柄和尾部,在变形为与成虾特征相似的PL之前也经过3次蜕皮。PL随后改变食性,在PL6期后以底层碎屑、环节动物蠕虫和甲壳类为食。幼体和生长期可忍受的盐度条件为1-2 ‰。
生产
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
生产系统
苗种供应

由于较大个体能更好存活,南亚投放最少数量苗种的粗养池通常要使用捕捞的野生苗种。但由于过度捕捞和对虾育苗场爆发对虾白点病,已经减少使用野生苗。因此多数斑节对虾养殖场目前只依靠孵化场生产的苗种。

亲虾

野生捕捞的健康雌体(25-30厘米体长和200-320克重)和雄体(20-25厘米;100-170克)是用于催产成熟过程中最理想的亲虾。由于感染对虾病的程度更低,来自更深层水(60-80米)或20海里以外海域的亲虾最为理想,原因是感染沿海对虾养殖区的对虾病的程度更低。在对虾经过几天从运输的紧张中恢复过来后,将其投放到有盖子并放在黑屋的循环成熟池。雌雄投放密度(2-3/平方米)相同。随后调整水的盐度诱使对虾蜕皮。交尾后,易于从体外纳精器的精囊的出现和壳变硬来确定,雌虾的眼柄被内分泌刺激而部分吸收。用鱿鱼、贻贝或鸟蛤肉喂养亲虾,随后用环节动物或卤虫补充以提高繁殖力。

在吸收后一周内可首先观察到卵发育的早期。随后,在手电光下可以观察到不透明菱形卵巢怀有成熟卵的雌虾, 将其收集并转移到产卵池。取决于虾的健康情况和水池条件,产卵后,还可再用几次雌虾,而一直利用雄虾几个月。

直接来自海洋捕捞或催产成熟池的亲虾,一般在孵化场第1或第2个晚上产卵。但如果亲虾被密集放置在伸长身体的PVC管中长距离或连夜运输后,产卵可能推迟。怀卵雌虾应单独放在小型产卵池以避免混合产卵可能发生的病害传播。

产卵后,一般将卵放在同一水池受精直至孵出。然后收集并清洁无节幼体(用流动海水冲洗清除亲虾排出的脂肪和碎屑),转移到幼体培育池或运到其他远处的孵化场。在泰国内陆,有数千专门的小型或家庭孵化场 购买无节幼体并养到PL 12-15,原因是其不能进行昂贵的亲虾生产。位于沿岸的培养亲虾的设施需要大量干净、清洁海水,而一般封闭的幼虫培育系统需要海水的量要少一些。因此成本更低的内陆孵化场在经济上有能力购买来自海洋或盐场的海水或盐水,通过卡车运输。

孵化

现在使用的较小的室内混凝土水池(4-5吨)比原来使用的在养殖幼虫方面更有效也更容易管理,特别是在为预防疾病应用封闭系统期间。如果由于经济上的限制无法避免使用室外系统,应当用黑布或瓦覆盖水池以避免水温的日变化并减少光强度。通常投放无节幼体10万个/吨,养到糠虾后期或 PL早期,成活率大约为70-80%。然后转到新池,养到PL12-15;这一期间的成活率为70-80%。投喂单养的硅藻(角毛藻或骨条藻或四片藻),密度约为3万个细胞/毫升,从水蚤幼虫前期开始并持续到PL(4-5)早期。硅藻可被微胶囊饲料或在生产期间下雨时使用的干性配合饲料替代。从糠虾期到PL早期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平均每10万个幼体为50克的孢囊。也使用卤虫片作为卤虫无节幼体的补充,以减少成本。从PL4到PL15,通常使用人工饲料以减少使用新鲜饵料出现的水质恶化。从孵化到PL 15,需要约26天。
 
育苗 

由于底层习性,难以在单独的土池中捕捞培育的幼虾;培育孵化场生产的后期幼体是不切实际的。由于在高投放密度PL同类相食的习性,在混凝土池中培育的存活率也不高。由于精养池塘被很好处理以清除所有鱼类敌害,将PL15虾直接投放养成池是安全的。如果池塘没有及时处理好,或观察到有一些敌害,或PL虚弱,投放前在养成池中用网、网栏或小围栏围住PL 15不过一周以使其适应环境。

在半精养池塘,后期幼体不能完全摄食人工饲料以及还有一些敌害,通常在养成池中的土质间隔区内(5-10%的池塘面积)培育后期幼体几周。这可使饲料集中在小的培育区内,使幼体在被投放到养成池后更大也更能逃避鱼类敌害捕食。

养成技术

有3种养成方式:粗养、半精养和精养,分别代表着低、中和高投放密度。由于斑节对虾的底层摄食习性,商业养殖只在土池进行,盐度范围大,为2‰到30‰。

粗养

通常见于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和越南,对虾粗养在不需要抽水的潮间带进行。根据地形池塘为不规则形状,一般大于5公顷,容易用手工建设来减少成本。野生苗被潮汐通过闸门送入池塘或从采集人处购买,通常投放密度不超过 2尾/平方米。对虾在潮汐时定期进入池塘以及随后通过有机或化肥培育的天然饵料为食。如能得到,新鲜鱼或软体动物可作为辅助饲料。由于低投放密度,在6个月或更长时间内通常可捕捞到更大规格(>50克)的虾。在这些粗养系统中,最低的年单产为50-500公斤/公顷。由于土地成本增加和野生苗短缺,目前几乎没有建新的粗养场。在得到养虾的经验后,许多养殖者将其池塘升级为半精养系统来得到更好的收入。

半精养

半精养池塘(1-5公顷)通常投放孵化场生产的苗,比例为 5到20 PL/平方米。定期通过潮汐并附以水泵抽水进行水交换。虾以池塘施肥增加的天然饵料为食,并投喂人工饲料作补充。年产量范围为500到4000公斤/公顷。

精养

精养场一般位于非潮间带,在每次投放前将池塘水彻底排干并干燥。该养殖系统见于所有斑节对虾生产国,是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通常养殖方式。池塘通常为小型(0.1 到1.0公顷),正方型或长方型。投放密度为20到60 PL/平方米。需要由柴油机或电动机驱动的增氧设施来进行内部水循环并为动物和浮游植物提供氧气。每天投喂人工饲料 4-5次,并检查饲料盘。通常最终的 FCR 在1.2:1和2.0:1之间。由于爆发白点病,通常减少水交换和封闭系统,原因是可以降低通过进水引入病毒病。但需要小心监督和管理饲料以及浮游植物水花以避免由于废物使池底和水质恶化。斑节对虾有在池底缓慢轻咬饲料的习性,由于颗粒饲料的稳定性一般不超过2小时,这导致实质性的营养物丢失。由于在精养系统饲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50%以上,有效饲料管理是成功的主要关键。要定期测定水质参数,例如pH值、盐度、溶氧、碱度、透明度、H2S和为离子氨。如果采用封闭养殖系统,要尽量降低投放密度,否则必须早一些捕捞(3.5个月而不是 4-5个月),获得较小的对虾(20克,不是有水交换的半精养和精养系统获得的30-35克)。通常年产量为 4 000到15 000公斤/公顷。


由于有了对虾饲料技术,每个主要生产国建立了其自己的商业饲料厂,而不是依靠昂贵的进口饲料。海上运输造成的进口饲料存储时间长或由于需要每个定单进口经济上可行的大量饲料,使饲料有臭味而降低了饲料质量。
 
捕捞技术

竹竿诱捕是粗养中传统使用的捕捞大虾的部分捕捞方法。半精养池塘通常在潮汐排水时在排水闸门安装袋网捕捞。精养池塘一般捕捞方式与半精养池塘一样。如果不能利用潮汐捕捞,可封闭排水沟,泵出水使水位降低。在池塘水被排完后依然需要用手拾取留下的对虾。

在泰国,在不需要进行水交换而建立水闸的地方,在池塘中临时搭建人工水闸在多个封闭系统池塘进行捕捞。然后在抽出水期间将对虾引诱到人工水闸。为供应活虾市场,在池塘用撒网在清晨部分捕捞。由于其挖穴习性,拖网不适用,除非安装了电击网具刺激对虾跳起。
 
处理和加工 

如果直接销售到加工厂,通常有专门的捕捞和处理人员以保证原料的最好质量。在大致分级后,洗虾、称重并立即在0 °C的冰水中将虾杀死。最困难的工作是清洗捕捞后期用手从池底拾取的虾,原因是这些虾有许多泥、有机物质和碎屑。然后将虾放在隔热容器的冰上,由小型收货卡车短距离运输或大型隔热卡车长距离运输到加工厂或对虾市场。从养殖场直接运输活虾到餐馆的水族池中,将对虾放在有氧气的塑料容器中,密度为0.2-0.3公斤/升水。容器一般放在小型的有顶棚的收货卡车上。活虾出口从泰国到香港和中国,水温逐渐降低到16-17 °C直到虾不活动为止。然后将休眠中的对虾包装在冷冻的锯屑层或在隔热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盒中空运出口。干包装可减少运输成本,对虾可存活12-15小时。当地市场主要需要养殖场或对虾市场直接供应的冷鲜产品。

在加工厂,对虾被适当清洗并按出口标准规格分级。取决于市场要求,在快速冷冻到-10 °C之前对虾被加工为几个类别,并存储在-20 °C海运或空运出口。由于需求增加以及更高利润,许多加工厂增加了有附加值产量的生产线。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总是根据地点、季节、生产规模、水管理系统(例如水交换相对于封闭系统)而变化,受养殖问题、疾病爆发等影响。苗种生产的运行成本区域平均约为2.5美元/1000尾 PL。

成虾生产成本概要如下(美元/公斤):

  粗养 半精养 精养
苗种 0.53 0.58 0.59
饲料 1.41 2.02
劳力 0.85 0.20 0.19
电和燃料 0.21 0.36 0.33
化学品、原料和供应品 0.16 0.18 0.26
管理费 0.13 0.37
折旧 0.20 0.66 0.52
合计 1.95 3.52 4.28

 
病害和控制措施
下表包括了主要的病害。没有化学品或药物可以治疗所列的病毒传染病,但池塘、水、饲料的良好管理以及投放种群的卫生状况可减少其毒性。最严重病毒(WSD)的爆发总是发生在水参数,例如温度、大雨造成的盐度、溶氧、硬度急剧变化以及水质和池塘底层环境恶化造成对虾的紧张之后。适当清理底层的池塘准备或定期清除污损层是预防废物和毒气引起的对虾紧张的关键因素,也能清除病毒携带者,特别是甲壳类。为更加保险,白点病或其他病毒病的聚合酶连锁反应(PCR)测试被广泛用于产卵前筛选亲虾、培育前筛选无节幼体、投放池塘前筛选后期幼体并定期监督池塘中的对虾。

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和其它药物被用于治疗,但将它们列入本表并不意味着是粮农组织的建议。

疾病 致病因子 类型 综合病症 措施
白点病 (WSD) 或 WSBV、WSSV 白点病综合病症杆状病毒的一部分 病毒 被剧烈感染的虾显示急速减少摄食;无生气;高死亡率,病情发作3到10天累计死亡达100%; 被剧烈感染的虾常表皮松散,有0.5-2.0毫米直径的白点(表示表皮钙盐失常),大多出现在壳内表面;在许多情况下,由于表皮色素细胞膨胀和不多的白点,垂死的虾颜色从粉到红褐色。 在亲虾、无节幼体、PL和养成阶段进行筛选;避免快速改变水的条件;避免虾紧张;避免使用 鲜活饲料,特别是甲壳类;尽量减少水交换以预防病毒携带者进入池塘; 用 30 ppm氯处理被感染的池塘或孵化场杀死被感染的虾和携带者; 有关设备消毒
黄头 (YHD),也称黄头对虾病、黄头病毒 (YHV)、黄头杆状病毒 (YBV)、黄头病杆状病毒 (YHDBV) 尚无描述 病毒 出现病情3到5天累计死亡可高达100%的急性流行病; 水平传播; PL 15 有抵抗力但 PL 20-25 和从幼体到接近成体期间很容易得病;起初摄食增加,随后在病情后期摄食减少;体苍白;头胸部和肝胰腺发黄、肿胀;鳃发白、黄和褐色;根据池塘历史、发病情况、总体变化和组织病理诊断 孵化前筛选亲虾,投放前筛选PL; 避免快速改变水的pH值、碱度和溶氧;避免鲜活水生饲料;投放前适当清理池塘,与WSV (见上)一样,必须消毒被感染的池塘和孵化场
杆状病毒中肠腺坏死 (BMN),也称中肠腺发暗病、肝白浊病和白浊病 杆状病毒 病毒 一般感染幼虫和早期的后期幼体,死亡率高;上皮细管和可能的上皮粘膜坏死导致出现肝胰腺白浊;幼虫受影响但后期 (后期幼体的后期)显示抵抗性;传染源被认为是野生捕捞的亲雌虾;幼虫不活动地漂浮在水面,腹部有白的中肠线 通过薄纱用流动的海水冲洗受精卵以清除亲虾排泄物;如被感染,必须消毒养殖设施以避免再次引如病毒。
核多角体杆状病毒病,也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 (MBV) 杆状病毒 病毒 无生气, 厌食, 对虾深色;减少摄食和生长率; 体表和鳃常增加不同的体外污物和附生有机物;严重影响的幼虫和后期幼体腹部有白的中肠线; 急性MBV 导致肝胰腺管和中肠上皮细胞损失并使这些组织功能紊乱,常伴随继发细菌感染;在许多养殖设施中,后期幼体和幼虾高死亡率(>90 %);通常斑节对虾幼体和成体比幼虫期对虾对MBV的抵抗性更大; MBV比其他病源体更偏向感染对虾 降低放养密度以及使用化学品和环境引起的紧张;用福尔马林或碘载体处理海水预防受精卵被产卵虾的排泄物污染; 如被感染,必须消毒养殖设施,将虾移出并灭菌


供病理学专业知识的单位

没有提名具体的机构,但目前可以得到对虾病理学的专门知识。
统计
全球养殖产量
全球养殖产量
粮农组织渔业统计



市场和贸易
产品

冷冻带头、去头和去皮对虾曾经是出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主要市场的主要产品。后来,泰国主要加工有附加值的产品,例如可用微波炉的或即食天麸罗、寿司、烧麦、虾饺、肉串、一些加工品以及加面包、春卷和丸子正变得日益流行。原因是许多发达国家紧缩的经济条件限制了频繁在餐馆用餐,在家中做饭的时间也不多。一般在国内销售不能出口的冷鲜产品,份额不足所有市场的10%。活体产品主要在当地中餐馆消费,一些出口到香港和中国,比例不到2%。

价格和市场统计

在价值方面,斑节对虾是亚洲水产养殖产品最重要的贸易。日本主要从印度尼西亚、印度和越南的粗养和半精养场需求大型无头对虾(16/20规格),2001-2004年C&F价格为9-14美元/公斤。美国市场主要从泰国和印度的精养场购买小的无头对虾(21/25规格)(去皮和带壳两种),同期C&F价格为7-13美元/公斤。欧盟市场主要从东南亚的精养场需求小的带头对虾(31/40规格 ),2001-2004年的C&F 价格在4.7和 9.0美元/公斤之间。

市场规则

卫生标准、使用药物和化学品的标准以及共同的海产品食品安全规则(特别是虾)已在所有进口国确立。但欧盟市场对于化学品和抗生素的规则更为严格(零残留),还有贸易特别待遇或对于进口关税的优先的一般系统(GSP)和HACCP。美国市场执行更严格的卫生标准,例如HACCP或感官评价。美国就进口对虾反倾销方面有额外的规章,以及出口国捕捞野生对虾船队使用海龟逃生装置。
状况和趋势
研究

以下是需要研究的紧迫问题:
  • 驯化技术,也导致与凡纳对虾一样的无病害亲体的有效开发,是许多机构(包括全世界的私人组织)正在进行和未来研究的主要课题。
  • 疫苗和有效治疗对虾病毒病。
  • 在虾饲料中替代对环境不利的和昂贵的鱼粉和卤虫。
  • 封闭系统的有效水处理系统。
开发

斑节对虾水产养殖产量的增加没有原来预期的大,有许多原因,包括病毒病爆发的主要问题、亲虾短缺、市场竞争和贸易壁垒。此外,许多原来养殖斑节对虾的养殖者改养养殖和驯化技术更为容易的凡纳对虾。凡纳对虾的病害问题严重程度低,特别是可以在内陆淡水池塘养殖。由于其价格更低,可以在国内市场增加销售这一新种类,保证了养殖者的稳定收入,而不是只依靠不稳定的出口价格。如果养殖者在目前养殖种类出现问题时可以转为养殖其他种类,对虾养殖将更为可持续。下降的斑节对虾产量也可在将来改善野生亲体的状况,原因是捕捞量减少以及从养成池塘传输到海中的病害减少。由于有了这一替代种类,在最近的将来斑节对虾产量增长预计将放缓。此后,如果进行了上述提到的需要的研究,并改善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减少运行成本,产量可能再次增加。

市场

总体上,斑节对虾是国际贸易中最显著的养殖甲壳类产品,促使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产养殖明显扩大。由于没有竞争和日本市场的强烈需求,在发展初期市场价格很好。但全球产量达到 60万吨/年,国际市场几乎饱和。斑节对虾价格开始下降,特别是从2001-2004年亚洲凡纳对虾产量急速增加期间。但其价格依然高于凡纳对虾。预计将来斑节对虾市场要比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要差一些,原因主要是出口市场饱和、世界经济增长降低、对虾贸易非贸易壁垒的出现(例如反倾销规则)、化学品残留、食品安全、一些进口国的证书和生态标签。由于鱼产品中更低的胆固醇和更高的欧米加-3,消费喜好正日益从对虾改为海洋鱼类。

建议

为继续使对虾养殖长期平稳增长,应促进国内消费以避免有问题的出口市场。但应通过使用先进、有效的可持续养殖系统降低国内价格以鼓励当地消费。这相当于减少了生产成本并保证生存的先进的养鸡或鲑鱼养殖系统。亚洲对虾养殖者应根据可预见的市场以及例如竞争、气候和病害爆发季节等运行问题选择投放斑节对虾或凡纳对虾。
主要问题
最近几年,对虾养殖的发展引起了对环境影响的公众争论,例如:
  • 利用红树林生态系统建设池塘。
  • 地下水和农田盐化。
  • 池塘污水造成的沿岸水域污染。
  • 收集野生苗种和亲体引发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 与其他资源利用者的社会冲突。
  • 养殖场的排放,导致养虾区自身污染以及病毒病爆发。
事实上,亚洲的政府和对虾业已部分解决并继续改进上述的消极影响。新开发的精养池塘不需要任何潮间带红树林,在废弃的养虾场重新栽种红树林已经有许多计划。通过使用非常低量的盐水(只有2-3‰)以及预防淡水资源盐化的封闭系统,改进了内陆水域养殖技术。在疾病爆发方面,正日益增加应用封闭系统和良好管理操作,避免沿海水域被池塘污水污染。

由于预防疾病的措施以及转向可以驯化的替代种类,对野生苗种和亲虾的过度捕捞已经缓和。亚洲的对虾养殖没有像拉丁美洲普遍是大型养殖场那样而产生与当地社区的社会冲突,原因是大多运行小型养殖场的养殖者来自沿海社区并拥有不足5公顷的土地。对虾产业还雇佣了无数农村人口进行养殖场的运行、供给产业、对虾加工以及销售。来自养虾场污水的富营养物被证明提高了水生动物和红树林的生长。

负责任水产养殖实践
由于对虾养殖活动引起的环境消极影响以及对其自身生产的快速扩大和日益增长的意识,亚洲的许多对虾生产国,特别是泰国已经按照粮农组织行为守则第9条的负责任水产养殖的概念进行工作。泰国政府在与利益相关者有共识的情况下,与CODEX、ISO 14001/(EMS)一道使用这一概念。为进行可持续对虾养殖,在守则(COC)和良好养殖操作(GAP)之下确立了对虾养殖场证明计划。已经建立了概念准则、良好操作和标准以及培训和审核系统。所有有养虾场的省正在运行该计划,自愿的成员正在增加。该计划是其他对虾生产国进一步确立COC的模式之一。但证书和生态标签系统是沉重的任务,原因是通过该区域主要生产者是小型养殖场和孵化场来进行产品质量追踪似乎是困难的。
参考文献
书目
Chaitiamvong, S. & Supongpan, M. 1992. A Guide to Penaeoid Shrimps Found in Thai Waters.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Townsville, Australia. 77 pp.
Chanratchakool, P. 1993. Health Management in Shrimp Ponds. Aquatic Anim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Bangkok, Thailand. 111 pp.
FAO. 2007. Improving Penaeus monodon hatchery practices. Manual based on experience in India. FAO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s T446. Rome, FAO. 
Kongkeo, H. 1997. Comparison of intensive shrimp farming systems in Indonesia, Philippines, Taiwan and Thailand. Aquaculture Research, 28:789-796.
Kongkeo, H.2001.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quaculture in Asia Region. pp. 267-293 In R.P. Subasinghe, P. Bueno, M.J. Phillips, S.E. McGladdery & J.R. Arthur (eds), Aquaculture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Technical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Aquaculture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Bangkok, Thailand, 20-25 February 2000. NACA, Bangkok, Thailand and FAO, Rome, Italy.
Kungvankij, P. 1986. Shrimp hatchery desig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NACA Training Manual Series No.1. NACA, Bangkok, Thailand. 88 pp.
Limsuwan, C. & Chanratchakool, P. 2004. Shrimp farming industry in Thailan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ailand, Bangkok, Thailand. 206 pp.
NACA/FAO. 2001. Asia diagnostic guide to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FAO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 402/2. FAO, Rome, Italy. 237 pp.
Rosenberry, B. 1996. World Shrimp Farming 1996. Shrimp News International, San Diego, USA. 164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