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article is not available in Portuguese.

Click this message to close.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压力下,粮农组织坚持在东非和也门抗击沙漠蝗虫

自2020年1月以来,共帮助受灾国家处理24万多公顷土地、培训740名专业人员

2020年4月9日,罗马-尽管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对人员和设备的移动造成了限制,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仍在努力遏制东非地区沙漠蝗虫灾害进一步恶化。

沙漠蝗虫灾害依然十分严峻,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的粮食安全和生计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处境尤为艰难。在受灾最严重或面临蝗灾风险的六个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已经有约2000万人陷入严重粮食不安全境地。此外,也门也遭遇了蝗虫侵袭,该国有1500万人面临相同处境。  

预计3月份的大范围降雨将导致东非地区的蝗虫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激增,新的蝗群预计将从肯尼亚进入南苏丹和乌干达。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也门也将出现新的蝗群,情况堪忧。

新冠疫情限制了人员和设备的移动,给应对蝗灾带来了挑战,但粮农组织仍坚持与各国政府、农民和农业生产者一同设法遏制灾情。

"工作进度没有明显放缓,因为与粮农组织合作的受灾国家都将应对沙漠蝗虫视为国家优先重点,"粮农组织东非抵御力小组负责人Cyril Ferrand表示。

"虽然各国正在陆续实施封锁,但仍允许抗击蝗灾的工作人员开展监视行动并实施空中与地面喷洒作业。"

粮农组织正在加强各国的应对能力,不仅为各国提供监测支持,还正在10个遭受蝗灾的国家开展空中和地面喷洒作业。

截至目前,已在24万多公顷面积的土地上施用了化学或生物农药,并有740人接受了蝗虫地面防治培训。但新冠疫情对机械化喷药装置和农药的供应造成了影响。

"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农药的供应,由于全球货运航班大幅减少,农药的运输出现了延误",Ferrand说。

"我们的绝对优先重点是防止各国的农药库存出现断档。这对农村人口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生计和粮食安全取决于我们的控制行动能否取得成功。

"由于新冠疫情限制了人员在实地的行动,粮农组织正在加强远程数据收集工作。合作伙伴、民间社会、推广人员和基层组织网络对于获取偏远地区,特别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和南苏丹的信息,发挥了关键作用。

粮农组织正在鼓励所有国家使用eLocust3。这款应用程序装载于坚固耐用的手持式平板电脑中,可以记录实地数据,并通过卫星实时传输至国家蝗灾中心和设于粮农组织罗马总部的沙漠蝗虫信息服务处。  

自2015年以来,粮农组织已向北非、近东和西南亚地区的工作组分发了450多台eLocust3手持式设备,可以在沙漠中将实时数据直接传输到国家蝗灾办公室和粮农组织总部。最近,粮农组织又开发了一款可以在手机和全球定位系统设备上使用的eLocust3版本,以扩大使用范围和覆盖面。

"我们需要依靠实地合作伙伴网络收集重要信息,因为新冠疫情暴发后,我们的行动受到了限制",Ferrand说。

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一个面积为一平方公里的蝗群中有多达8000万只蝗虫。据粮农组织估计,如果防治措施得不到加强,随着雨季的来临,蝗虫的数量有可能再增长20倍。

目前的局势对粮食安全和生计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有可能导致受灾、流离失所和潜在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最近,粮农组织将应对沙漠蝗虫灾情的募款目标增至1.532亿美元,迄今各方已认捐或捐款1.111亿美元。

捐款来自比利时、加拿大、中国、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沙特阿拉伯、瑞典和瑞士,以及阿布扎比农业和食品安全局、非洲开发银行、非洲团结信托基金、欧洲公民保护和人道主义援助行动总司、欧盟、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万事达卡基金会、英国国际发展部、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和美国国际发展署。

沙漠蝗虫的监测、预报和控制是粮农组织的一项核心使命。粮农组织沙漠蝗虫信息服务处已经运行了近50年。粮农组织凭借其完善的实地网络,整合各国主管部门的能力,以及在沙漠蝗虫管理方面积累的丰厚专业知识,为抗击东非等地爆发的蝗灾发挥了关键作用。

编者注:关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压力下,粮农组织坚持在东非和也门抗击沙漠蝗虫"的视频新闻已经发布,可登陆粮农组织媒体库观看:http://tv.fao.org/。  

Photo: ©FAO/Sven Torfinn
肯尼亚伊西奥洛县的沙漠蝗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