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农民,共铸和平

粮农组织新框架加强对粮食安全和粮食体系的关注,有助维护和平

2018年8月7日,罗马-在过去十年间,内战和冲突显著增加,导致饥饿稳步减少的趋势在近期出现了反转。

这一情况在从事农业的乡村社区最为严重。叙利亚的小麦产量下跌了40%,而伊拉克的加工食品数量也出现了两位数百分比的下降。在上世纪90年代塞拉利昂内战期间,该国70%的牲畜遭到灭顶之灾,油棕和稻米的产量则下跌超过25%。在布隆迪,研究表明,经历暴力威胁后,人们种植咖啡的可能性下降了20%,即便停战四年后也不例外。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由于冲突而导致的农业损失数额,远远超过国际发展支援。更严重的是,冲突的多重影响(包括被迫流离失所的人群和营养不良的儿童)造成最需要发展的地区的发展受阻。世界上的发育迟缓的儿童中,约75%居住在受到冲突影响的国家,而处于极度贫困条件下的人群中,约87%也居住在环境脆弱易受灾害的国家。

尽管农业和粮食体系拥有强大的复原和抵御能力,但正如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向联合国安理会所报告的,"一旦失去这些体系,几乎不可能重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粮农组织制订了一个新的框架--《关于在2030年议程背景下支持实现可持续和平的全组织框架》,这使粮农组织在受冲突影响地区开展行动时,能够围绕支持可持续和平这一目标,采取有所侧重、具有战略意义和基于实证的方法。

总体来看,该框架能够指导粮农组织采取冲突敏感型干预措施,以避免冲突爆发、升级、延续以及再次发生,最后一点很重要。
粮农组织致力于应对冲突、深入冲突地区工作并善始善终。如该全组织框架所指出的,这一做法旨在采取措施来消减、避免及解决源于粮食、农业和自然资源的冲突;在冲突的漩涡中,拯救生命、保护粮食体系和生产资源,并建立起抵御力;在冲突的全周期内,秉承对冲突的警醒态度,始终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包括消除贫困和管理自然资源。

保护农田,远离纷争

当今因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而产生的冲突日益频发,人们必须注意到,按照全组织框架的说法,农业能成为"和平或冲突、危机或复苏、悲剧或治疗之本源"。

粮农组织支持农村社区应对冲突的努力。从安哥拉、科特迪瓦、莫桑比克一直到如今的哥伦比亚,粮农组织帮助这些国家在内战后推广参与性举措,以加强土地权属管理。作为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和菲律宾的裁军、遣散和重组计划组成部分,农业项目帮助先前的参战人员重觅新生。

粮农组织经常和联合国相关组织共同合作,在当今一些冲突热点地区为维护和平做出贡献,如阿富汗乍得湖盆地缅甸索马里、南苏丹、苏丹、叙利亚乌克兰也门等地。所做的工作包括:帮助设立乳品体系、提供种子和农用投入品、设计用于应对危机和基于风险信息的社会保障方案,甚至还包括支持当地的和平协议,以便延续其特色计划--牲畜接种计划。粮农组织曾经在东非武装冲突期间凭借此计划取得了包括消灭牛瘟在内的历史性成果。

支持有关国家即便在处境最恶劣的时候依旧维持其粮食生产,这是粮农组织常见的行动宗旨。粮农组织另一个拥有出众比较优势的领域是其预警系统,包括种子安全评估、牧场草料测算、市场和食物价格监测、综合粮食安全阶段分类(IPC)、抵御力指标测量和分析模型(RIMA)、食物链危机预警公告和"早警告,早行动"季度公告,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当地合作伙伴网络,如和政府间发展组织(IGAD)合作的干旱抵御计划,在非洲之角为牧民提供支持。

在支撑粮食安全的各个战略中,这些举措都承担着明确的责任,致力于提前制止潜在的冲突、减轻现有冲突的人道主义代价,以及减少达成和平协议后的战火重燃风险。

在当今受到冲突影响的绝大多数国家,农业是首要的经济产业,其重要性甚至超乎粮食安全的基本要素。农业能够成为稳定和复原的引擎,也能帮助改善社会的信任架构。

Photo: ©FAO/Louai Beshara
粮农组织帮助叙利亚国内流离失所的民众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