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是推动实现全球目标的有力途径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在罗马林琴科学院发表讲话,呼吁采用全面、系统性的思维方式
2021年2月25日,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林琴国家科学院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全面重新设计全球农业粮食体系将对实现在2030年之前消除饥饿等全球目标做出巨大贡献。
"从就业、生计和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农业粮食体系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系统,"屈总干事表示。他说,粮食体系直接或间接地为40亿人提供就业,但同样也面临着贫困和饥饿的问题。
"要加快改变、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新冠疫情之后建设更美好家园,推动粮食体系转型是最有力的途径之一,"屈总干事说道。
发表主旨演讲之后,屈总干事参加了一场关于科学外交的圆桌讨论会,同场嘉宾还有梵蒂冈科学院院长、德国发展研究中心(ZEF)主任Joachim Von Braun教授,他同时还担任2021年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科学小组主席;林琴科学院院长、理论物理学家Giorgio Parisi教授,他在统计学、复杂性"无序系统",以及罗马声势浩大的椋鸟群动态趋势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屈总干事的演讲中呼吁各领域更多地进行"系统性思考",包括政策制定、业务模型设计,甚至是文化因素。
他强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战略转化为行动,而当前的农业粮食体系无法"满足需求",因为至今全世界仍有6.9亿人长期食物不足,预计新冠疫情还会让这个数字再增加1亿;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发育迟缓;高达三十亿人负担不起健康膳食;每十人中就有一人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总干事还指出,全球粮食损失和浪费的问题极其严重,而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中,有80%生活在农村地区,以农业为生。
上述问题表明,世界需要真正的改变,包括推动所有国家将本国食物不足和患有肥胖症的人数控制在人口的5%以内,切实减缓不平等问题,并在一系列环境及气候相关的目标上取得进展。
屈总干事的主旨演讲属于林琴科学院组织的系列高级别演讲。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伽利略也曾是科学院成员。本次系列高级别演讲重点关注需要多边解决方案的全球挑战。其他演讲嘉宾包括:梵蒂冈圣座国务院与各国关系部门秘书长加拉格尔总主教、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
四个更好
屈总干事详细介绍了由"四个更好"框架指引的战略方针。
"更好的生产"需要确保高效、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在地方、区域和全球层面建立具有包容性的粮食和农业供应链。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发展数字农业、关注小农、促进绿色创新。
"更好的营养"意味着消除饥饿,推广营养食品,让更多人获取健康膳食。为此,需要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保障市场和贸易的开放与可及。
"更好的环境"需要我们保护、恢复和促进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为农业系统打造更好的环境,并通过减量、再利用、回收和残留管理等方式应对气候变化。在这一目标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及膳食多样性是亟需采取行动的领域。
"更好的生活"需要我们进一步消除不平等-包括城乡、贫富与不同性别之间的不平等,推动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
屈总干事还提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志性的"手拉手"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增加适当投资,加速农业转型,打造城市粮食体系和更具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目前,已有34个国家加入这一计划,其运转机制在于协助构建良好伙伴关系,重点扶持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和群体。
意大利政府和学术机构的高级别代表出席了今天的活动。意大利国家电视台RAI对活动进行了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