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分享运用社交媒体促进发展的洞见
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诺贝尔奖得主 Esther Duflo发表演讲,分享创新研究发现,改善面向贫困人群的传播成效
2021年5月31日,罗马-今日,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主办的研讨会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Esther Duflo表示,运用社交媒体进行大众传播是促进发展的关键手段。
Duflo在本次研讨会上分享了一项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有关的研究成果: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让"面向贫困人群的信息传播"更为有效。"在发展中国家的很多潜在战略中,这都是关键所在,"她说。
Duflo运用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研究,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在随机对照试验中,随机选择的试验主体将经历不同的试验过程,随后再评估他们的反应,从而发现偏差的潜在来源,并设法减少偏差。她的众多重要研究中,其中一项是通过高效、基于证据的评估来探究项目的设计影响能否实现-对此,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这一点与他本人一贯的坚持十分一致,"不能仅停留在报告成果和结果,要对产生的影响和产出进行分析"。
哪些工作产生了成效?"我们需要看到证据",才能大力推动世界真正需要的行动以消除饥饿和极度贫困,屈总干事说。他又补充道,随机对照试验"对我们的日常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且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帮助改进了直接援助和公共政策的制定。
粮农组织的"手拉手"行动计划"欢迎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屈总干事说,"当然,‘手拉手'行动计划还将致力于将最佳解决方案进行大规模推广。"
Duflo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2019年,Duflo和同为随机对照试验领军人物的Abhijit Banerjee以及Michael Kremer共同获得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Kremer近日也受粮农组织之邀发表过演讲。
Duflo在今天的演讲中分享了最新的工作成果,她带领研究团队分析各种各样的人群对于信息会有怎样的反应,以探寻如何有效地优化人们在新冠疫情这一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中的实际行为,因为在这一紧急时刻,公众往往会遭遇信息过载。
简明性与专业性
2020年,Duflo和她的团队开始设计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实验方法,以测试哪一种传播技巧在传递重要信息时更有效。这一实验分别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以及美国的非洲裔与西班牙裔社群中进行,传递的重要信息是号召人们保持社交距离。
研究聚焦于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发出直接的信息,测试不同的内容与方式的传播效果。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这种弱传播活动是否能有效果。
在西孟加拉邦,以名人形象出场传播提示性的信息可有效提升人们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自身症状的频率,但对于使用口罩、减少出行、勤洗手等行为产生的影响则很轻微。知识鸿沟确实变窄了-当然信息水平本身已经很高了,但是,总体而言"对人们的行为还是产生了推动,"Duflo解释道。
在美国,实验的目的是判断少数族裔是否更愿意接收来自同一族裔的医生的建议。而实验结果是否定的。Duflo的团队之后又与Facebook合作,扩大了美国实验的规模,探寻公众对医疗从业人员"整体"给出的公共健康信息有怎样的反应。这一次的实验中运用了Facebook平台上大量的内容和行动数据样本。
Duflo发现,总体而言,由专家直接以简明的表述与公众沟通效果最佳。此外,名人以专家的身份发声比官员更有效;从社区自然成长为领袖人物的人士,发声的影响尤其显著。
她强调,像"营养"这样的复杂话题,想要拆解出真正能影响行为的要素就更加错综复杂。例如,更贫困的人群更愿意戴口罩,原因可能是他们在封城期间也不得不工作。
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需要大量的资源,而最后的结果却往往微乎其微,并不会有什么革命性的发现。但恰恰是这细微的差别,最后会带来真正的改变。"如果我们能学会如何规模化开展随机对照试验,一定能收获重大的成果。而且还能根据不同的试验场景造成的变化分析出更多信息,"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Maximo Torero在主持本次研讨会时总结道。Duflo表示,目前她正在使用贝叶斯算法和机器学习来对不同地点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解读,这对于粮农组织而言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