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13年小麦产量增加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稳定

2013年3月7日,罗马 – 根据粮农组织季刊《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对2013年小麦收成的首次预报显示,产量将增至6.9亿吨,比2012年提高4.3%,仅次于历史最好水平。

预计产量的增加主要出现在欧洲,特别是俄罗斯联邦,原因是高价格促使播种面积扩大,以及一些国家单产回升。

美国的产量前景曾因早期干旱而不甚乐观,但过去几个星期以来,情况已有所改善。

然而,最近小麦价格下滑和玉米价格疲软导致了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也于今天发表)自2月份以来连续第二个月保持未变,仍为210点。该指数比2012年2月低2.5%,或5个点。

自2012年11月以来,该指数在210 - 212点的小范围波动,这是由于奶制品和油/油脂价格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被谷物和糖的价格下降所抵消。

预测全球谷物产量还为时

鉴于大部分粗粮和稻米作物目前尚待播种,因此在现阶段对2013年全球谷物进行即便是初步预测也还为时过早。

但2013年南半球粗粮作物的前景总体看好。赤道以南一些国家稻米长势喜人。

《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报告的重点是一些影响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形势的新情况。该报告在粮食不安全热点问题一节,突出强调了若干国家,其中包括:

叙利亚:随着严重的内部冲突不断持续,估计有400万人急需粮食和生计援助。此外,叙利亚的难民已给本地区其他国家造成压力。目前正在提供部分国际粮食援助。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012年5月至6月出现的旱情,以及7月至8月局部暴发的洪水导致该国作物减产,农业基础设施受损。该国长期遭受粮食不安全,2012-2013年度有280万极弱势人口需要粮食援助。

冲突升级

刚果民主共和国:不断升级的冲突导致国内流离失所的总人数达到约270万。农业生产活动受阻,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同时粮价继续高涨。据估计,全国共有640万人陷入粮食和生计危机。

马里:北部地区的不安全状况扰乱了粮食商品的流通,并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这加剧了因2011年干旱影响而岌岌可危的粮食形势。

苏丹:约35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他们主要集中在受冲突影响的地区。

就国际粮食价格而言,粮农组织2月份的谷物价格指数平均为245点,比1月份的水平只降了不到1%,但仍然比2012年2月高8%。粮农组织2月份油/油脂平均价格指数为206点,比1月份高0.4%。这一增长由棕榈油带动,主要反映出预期的季节性生产放缓,库存从目前的高水平上有所减少。

粮农组织2月份奶制品价格指数平均为203点,在1月的水平上提高了2.4%,或5个点,成为自2012年9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其主要原因是大洋洲的高温天气导致产量下降。

粮农组织2月份肉类价格指数平均为178点,与1月持平。禽类价格小幅下挫,猪肉价格略有上扬,而其它肉类的价格基本未变。自2012年10月以来,肉类价格指数大致保持稳定。

粮农组织2月份食糖价格指数平均为259点,比1月份低了3%,或8.6点。对全球产能相对大量过剩以及2012-2013年度出口供应量增加的预期导致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Photo: ©FAO/Giulio Napolitano
2013 年小麦收成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