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是全球化时代的一项复杂任务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年会落下帷幕 - 修订和更新了两项植物检疫标准

       2013年4月12日,罗马 - 今天你吃的东西可能来自另一个半球。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每年国际农产品贸易额高达1.1万亿美元,其中食品占总数的82%。

      

       在水果或植物能够到达的地方,其它没有如此美味的物种亦会随行。橘皮中的果蝇卵深藏不露。甲虫钻入运输用木制托盘并逃避检测。真菌孢子藏身于金属集装箱接缝处,其旅途远远超过随风飘移的距离。

      

       如果在它们到达目的地时不能及时处理,其后果不堪设想:根据设在粮农组织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国际植保公约)秘书处提供的信息,每年因植物病虫害导致的全球农作物减产约为20%至40%。尽管缺乏准确的数字,但通过国际贸易引入的这些植物病虫害数量非常大。

     

       受威胁的不仅仅是粮食生产。全球的森林 - 16亿人以某种方式维持生计的来源 - 同样受到沉重打击。

      

       除了较为人知的"通常嫌犯" - 地中海果蝇、小麦锈病、非洲粘虫 - 一个真正的"犯罪团伙"正在损害农作物,破坏世界各地农民的生计:茄黄斑螟、木薯细菌性枯萎病、马铃薯包囊线虫、欧洲葡萄蛾、水稻福寿螺。这一名单很长且种类繁多。

     

       除了给作物产量和粮食安全造成直接影响之外,它们还会招致其他后果。

     

       政府、农民和消费者每年要掏出数十亿美元来对付有害生物的输入和疫情。害虫一旦定殖,往往不可能根除,致使防治措施占去粮食生产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这也就是创建《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目的所在。

      

检疫标准是重要工具

       随着农产品贸易不断升温,国际社会于1952年商定建立一种机制,使各国可以通过共同努力,防止植物病虫害过农产品贸易活动进行传播。

      

       国际植保公约发挥网络作用,帮助国家之间交流相关信息,如有害生物疫情、积极的防控措施、植物检疫法规和最佳规范 - 支持各国在保护植物资源和贸易安全方面的努力。国际植保公约的其他核心活动包括通过能力建设和解决贸易争端来促进标准的执行。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主要活动是制定以科学为基础的国际公认标准;它们详细规定了贸易过程中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处理方式,即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

      

       迄今已经编制了五十项标准,涉及范围从植物产品或木质包装材料出口前处理方式到建议农产品检查员采用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开展风险分析的程序和植物检疫证书的格式。目前正在对另外90个主题进行审议。

      

       "我们当前生活在全球化和高度互联的世界中,植物病虫害在国家之间传播的机会非常多。与事后采取根除或治理措施相比,降低风险和防止或减少传播则是更具成本效益的办法,"国际植保公约秘书处协调专员克雷格·费德乔克说。

      

       "我们这样做可以帮助农民免遭经济劫难和病虫害的侵袭,节省业界和消费者为防治和根除措施支付的费用,防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 以及帮助维护生态系统的活力和良好运行,"费德乔克补充说。

      

更新两项标准 - 海运集装箱为重点

      

       作为国际植保公约的管理机构,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植检委)在本周举行其年度会议(2013年4月8-11日),期间批准了两项经修订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首先是更新了 现有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1号《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包括环境危险性和活体转基因分析》,新增内容包括针对主管部门提供的详细指导,涉及输入 的植物是否会成为栽培或野生植物的有害生物所开展风险分析的方式,是否应该对它们进行限制,以及如何确定采取哪些植检措施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此外,还修订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5号《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就获准的木质包装材料处理方法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

      

       植检委还同意继续编制一项旨在减少由海运集装箱引起的有害生物传播的国际植检措施新标准。(海运集装箱占世界全部货物运输的90%左右,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都有约500万个集装箱处于海运过程中)。

      

       植检委成员还讨论了有关改善对谷物国际运输的监测和有害生物防治的若干备选方案

Photo: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ttp://www.aphis.usda.gov/newsroom/hot_issues/trade/)
每年农产品的国际交易额大约为1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