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欧洲迅速蔓延的新型禽流感危及特别是资源匮乏国家的养禽业

粮农组织和世动卫组织敦促高危国家加强生物安保做好防范工作

2014年11月24日,罗马/巴黎 - 欧洲检测到的一种新型禽流感菌株与2014年报告在亚洲地区传播的毒株相类似,这给该区域,特别是黑海沿岸和东大西洋野生鸟类迁徙路线上资金匮乏国家的养禽业构成极大威胁,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动卫组织)今天发出警告。

德国、荷兰和英国亦确认多家禽类养殖场出现新的H5N8禽流感毒株,而德国主管部门也在一只野鸟体内发现该病毒。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日本和韩国均报告在家禽中出现H5N8禽流感疫情,并在候鸟和水禽中检测到该毒株。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欧洲三个国家相继发现该病毒,而且涉及野生鸟类和三种极为不同的家禽生产系统。这一事实表明,野生鸟类可能是病毒的传播者,粮农组织和世动卫组织的专家说。

迄今为止,尚无人类感染H5N8型禽流感病毒的案例。但是,该病毒对于家禽具有高致病性,对鸡和火鸡的致死率非常高。该病毒还会感染野生鸟类,但病状不明显。从其他流感病毒的研究中得知,野生鸟类能够远距离携带病毒。

对于兽医防范能力有限的国家而言,生物安保条件较差的养禽系统一旦受到感染,病毒可通过养殖场传播,给脆弱的生计及国家经济和贸易造成严重破坏。各国为防止出现这种影响所能采取的最佳办法是鼓励提高生物安保水平,并确保监控系统早期发现疫情,使兽医机构作出快速响应。

这一新毒株给全世界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警示,即禽流感病毒在继续演变,或将危及公共卫生、粮食安全和营养,危及脆弱的禽类养殖户的生计,危及贸易和国家经济。因此,敦促各国保持高度警惕,同时逐步加大对防治工作的支持和资助。

尤其在保护与禽类相关的生计和贸易方面,粮农组织和世动卫组织建议高危国家:

      •   加强对H5N8和其他流感病毒的早期检测工作;

      •   保持和提高兽医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

      •   强化生物安保措施,重点是尽量减少家禽与野生鸟类接触;

      •   帮助可能接触野生动物的猎人和其他人提高认识,以便尽早提供有关患病或死亡野生鸟类的信息。

新型禽流感毒株尚未感染人类。然而,它与2005-2006年从亚洲传播到欧洲和非洲的H5N1型病毒相关。曾经感染野生鸟类的H5N1疫情至今已经导致近400人和数亿禽类死亡。因此有必要在家畜一级采取谨慎和预防性措施。

Photo: ©Scott Nelson/WPN for FAO
疫情监控系统包括实验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