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就根除小反刍兽疫全球运动提出初步行动计划

绵羊和山羊疫病的防治措施将在2011年根除牛瘟的基础上以高风险国家为优先重点

2016年10月28日,巴黎/罗马 – 根除全球小反刍兽疫(PPR,亦称为羊瘟)这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大规模国际行动现已启动。小反刍兽疫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动物疾病,在世界数百万最贫困人口居住的地区造成重大损失。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动卫组织)今天启动了这项9.964亿美元的计划,它将是在2030年之前根除小反刍兽疫15年行动的第一期工作。

“消灭小反刍兽疫将给所有发展中国家牧民社区的生计带来重大和积极的影响,并对实现到2030年消除贫困和饥饿的全球努力提供直接支持,”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济阿诺·达席尔瓦在介绍该计划时指出。“谈到病毒性动物疾病,人们通常关注的是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然而,它们在经济增长、人类生计、营养质量和粮食安全方面产生的影响同样具有破坏性。因此,这项运动需要得到广泛的支持,”他补充说。

“我们掌握小反刍兽疫监测和诊断的国际标准、全球疫情通报系统,以及确保疫苗适用且高效的标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埃利奥特指出。“我们还制定了其它相关国际标准,其内容包括防止疫病通过贸易的传播,以及对本组织成员所实施的防治方案及其成功后成员的无疫区地位的正式承认,”她补充说。“因此说,所有可得的工具已为我们所掌握并被纳入了该计划。它的成功实施现在取决于国家一级的兽医服务部门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承诺将继续给予他们支持。”

主要损失

小反刍兽疫于1942年首次在科特迪瓦被发现,目前已蔓延至非洲、中东和亚洲的约70个国家—  2016年9月,蒙古国报告发生首例小反刍兽疫病例。这些区域的绵羊及山羊数量超过全球总数的80%,那里的许多家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羊奶、羊肉和羊毛等产品来获得营养和生计。据粮农组织估计,小反刍动物为全世界约3亿小农提供食物和收入。

以印度为例,仅最近一次疫情已造成1.8亿美元的损失,而在肯尼亚,2006年至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疫情导致120万小反刍动物死亡,造成的损失超过2350万美元,奶产量减少210万升。

每年因小反刍兽疫而导致的损失总计在14亿到21亿美元之间。

尽管该疫病对于小反刍动物具有极强的致命性 — 受感染动物的死亡率高达90% — 但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费用很低的疫苗使动物获得终生保护。

此外,该病毒的感染期相对较短,而且在寄主体外无法长期存活,从而给协调一致的防治措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项计划的第一个五年期工作已蓄势待发,其中包含一项以九个区域路线图为支撑的全球战略。

运作方式

这项根除运动第一阶段的重点是那些已知存在小反刍兽疫或其疫情状况从未经过评估的国家。拟开展的活动将涉及提高农民认识,加强他们对疾病的防控能力,增强国家兽医卫生服务及小反刍兽疫和其他疾病的防治体系,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疫苗接种活动。

实际上,该计划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消灭疾病,它还将致力于改进国家生产模式,帮助牧民利用其动物资源来建设最强大和最具抗灾力的生计。

各机构力争通过这种方法充分发掘畜牧业潜力,将其作为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途径和获得营养的宝贵来源。

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通过设在罗马的小反刍兽疫全球联合秘书处,负责各国政府、区域组织、研究机构、融资伙伴和畜牧养殖业主间的协调工作。

复制牛瘟运动的成功战略

这并非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首次合作在全球范围根除严重瘟疫。该小反刍兽疫计划将以根除牛瘟的成功做法为样板。于2011年宣布根除的牛瘟是一种类似的动物疫病,主要侵染黄牛、水牛和野生动物。

各机构在抗击牛瘟方面的工作不仅表明彻底消灭重大动物疫病是可行且具有成本效益,而且能够提高全球对如何以同样方式复制这一成功的关注,以便应对其他重大疾病。

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7亿,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因此小反刍动物的生产也将随之扩大。这种增长正在给生产者、加工商和销售商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各国政府和产业界更加重视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动物移动的安全性。

为确保第一个五年计划获得资金支持,明年年初将召开一次认捐会议。

Photo: ©FAO/Marco Longari
小反刍兽疫已蔓延到非洲、中东和亚洲的约70个国家,造成每年大约14至21亿美元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