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坚持以透明、优质为准绳,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目标 2(零饥饿)提供支持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声明

粮农组织出版物:《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FAO

06/02/2025

罗马 — 放眼当今世界,各地冲突不断升级,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日益频发、重发,严峻的经济冲击导致人们陷入窘境,迫使其背井离乡,颠沛流离。

在此背景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重申其《章程》所载之职责使命,坚定致力于收集、分析、阐明和传播关于营养、粮食安全和农业的信息。

粮农组织秉承中立、可靠和严谨的原则履行这一职能,相关工作成果受到各国政府和众多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高度认可。

粮农组织于 1946 年启动首次世界粮食调查,为这项工作拉开序幕。世界粮食调查一直持续至 1996 年, 192 个国家在当年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一致同意将粮农组织饥饿统计数据定为全球基准。

1999年,消除饥饿被确立为首个千年发展目标,粮农组织的食物不足发生率 (PoU) 指标在 1999 年到 2015 年期间成为跟踪其落实进展情况的全球标准。同样在 1999 年,粮农组织受成员国委托,开始发布《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 》(SOFI)年度报告。

2015年,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粮农组织作为中立论坛,声誉良好,备受信赖,再获全球认可,受托负责监测粮食安全等议程关键支柱的进展情况。为此,粮农组织携手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四家联合国机构,将原SOFI报告扩充为《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继续一年一度提供及时、可靠及相关数据。

粮农组织采用严格的统计方法,在全球领先专家的广泛审查、同行评审和评估基础上,生成各项粮食安全数据。以食物不足发生率指标为例,其统计方法于 2017 年 3 月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获得会员国正式批准,随后于2017 年 6 月获得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经社理事会) 核可,并最终于 2017 年 7 月获得联合国大会通过,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框架。

相关估算所使用的数据,尤其是有关粮食供应的数据,均由粮农组织向各成员国提出请求,再由各国向粮农组织报送。如无法获取国家数据,粮农组织则采用严格、透明的统计流程,基于最佳可用来源得出估算值。

粮农组织确保其数据来源和方法全面记录在案,并可供公众查阅。此外,粮农组织与国家主管部门密切合作,以高度透明的方式阐明统计流程和方法。同时,粮农组织开展广泛的能力建设计划,以加强成员国的机构和技术能力,鼓励在国家层面计算相关指标以及有关农业和粮食安全的统计数据。

粮农组织遵守《国际统计活动指导原则》,在数据收集、分析和传播方面遵循最高专业标准。粮农组织遵循成员国根据《援助实效问题巴黎宣言》、《阿克拉行动议程》、《达喀尔宣言》和《釜山宣言》制定的战略和优先重点。此外,粮农组织还推动采用与国家统计部门密切协商制定的国际统计标准。

粮农组织始终秉持透明、问责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与国家主管部门开展合作,成就斐然,历历可数。粮农组织欢迎就其工作与成员国进行公开、透明和记录在案的对话,确保始终沿用最高标准,展现技术专业性、透明度和中立性。

联系方式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