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亿美元新计划启动,聚焦农业和粮食体系助力气候与环境行动

全球环境基金为新倡议供资,重点在32个国家推动建设可持续和有韧性的作物、商品、畜牧和水产养殖系统

FAO

农民在菲律宾易受洪水影响的省份之一 — 邦板牙省种植水稻。

©FAO/Veejay Villafranca

06/12/2024

利雅得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今天启动一项全新计划,旨在加大力度改革全球农业粮食体系,加强从农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实现可持续、环境友好、有韧性、包容和无污染的目标。

此项粮食体系综合计划由全球环境基金(全环基金)供资,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办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届会议期间于“农业粮食体系日”启动。

该计划将通过全环基金提供的2.82亿美元资金,以及预计18亿美元的共同供资,推动全球在生物多样性、土地和气候变化方面实现环境效益,并通过改善粮食安全、营养和生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

该计划覆盖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可可、棕榈油、大豆)、畜牧和水产养殖四个方面,涉及32个国家,包括安哥拉、阿根廷、贝宁、不丹、布基纳法索、乍得、智利、中国、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斯威士兰、埃塞俄比亚、加纳、格林纳达、印度、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马来西亚、墨西哥、纳米比亚、瑙鲁、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秘鲁、菲律宾、所罗门群岛、南非、斯里兰卡、坦桑尼亚、土耳其和乌干达。

通过该计划,各国和各地区将制定并增强关键农业粮食部门的政策、价值链、实践和投资计划。计划目标包括减少畜牧生产和稻米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排放,以及畜牧和棕榈油部门的毁林现象。计划还将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新的蛋白质来源和收入渠道,并推动开展综合景观管理,为小麦和玉米生产开辟可持续土地利用路径。此外,计划还将支持关键商品的可持续实践,确保长期环境与经济效益。

该计划推出之际,正值联合国三大环境公约缔约方大会召开,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体系发挥关键作用,包括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届会议上提出“农业 — 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倡议”以及在《联合国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九届会议上提出“农民与气候和谐倡议”。三大公约的缔约方大会均重点讨论融资问题,农业粮食体系在全球气候融资总额中占比不到 5%(2019/2020年),而在气候相关发展融资总额中占比23%(2022年),相比过去十年的37%有所下降。

粮食体系综合计划的制定以全环基金过去近十年的全球粮食体系投资计划为基础,包括“良好增长伙伴关系”“韧性粮食体系”“粮食体系、土地利用和恢复影响计划”。该计划在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之后获得批准和制定,将支持各国履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和“土地退化零增长”的承诺。

未来12个月内,全球协调项目将支持制定和启动32个国家项目。有关政策与治理、私营部门与投资、景观层面(农田、农林复合经营场所和其他非保护区)、创新与知识管理的全球协调中心将在整个计划期间建立实践社区并加强协调,让各个国家项目形成合力,发挥更大影响。  

相关评论: 

粮农组织 - “人类和地球面临错综复杂的严峻挑战,农业粮食体系可提供解决之道。如不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就无法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巴黎协定》和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粮食体系综合计划提供了重要契机,有利于将农业粮食体系解决方案付诸实践,并能吸引各方投资,实现可推广的成果。粮农组织致力于与各成员国、农民、生产者、消费者、合作伙伴(包括私营部门)同心协力,跨部门开展合作,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朝着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以实现‘四个更好’: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

农发基金 -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阿尔瓦罗·拉里奥:“粮食体系综合计划是一项变革性倡议,旨在提高粮食体系的可持续性和韧性,确保即使在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小农依然能够继续生产全球三分之一的粮食。”

全环基金 - 全球环境基金首席执行官兼主席卡洛斯·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全球农业粮食体系对健康、粮食安全、营养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造成了毁林、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和温室气体排放。我们面临的挑战相互交织,必须采取综合解决方案。通过粮食体系综合计划及其他倡议,全环基金在建设可持续粮食体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确保了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可持续性,不以毁林为代价生产农产品,恢复土壤和退化景观,并减少负面外部效应。”

联系方式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