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农民、土著人民、地方社区与科学家,推动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建设韧性农业粮食体系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强调,加强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助于建设人人享有更可持续、更有韧性、粮食安全更有保障的未来。
©Crop Trust
罗马 — 遗传多样性对于增强农业粮食体系韧性至关重要,有助于应对气候模式变化等因素带来的挑战。由于人类80%的食物来自植物,保存各种遗传材料可帮助农民种植更适应当地环境的作物和品种,改善粮食安全与生计。
当前,全球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问题蔓延,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冲突等因素叠加共振,迫切需要遏制遗传资源流失,保护农业粮食体系发展潜力。
本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粮食和农业遗传资源委员会发布《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第三份报告》和《世界森林遗传资源状况第二份报告》并指出,全球植物和森林多样性方面的变化趋势令人担忧。被调查的类群中,超过40%的物种已在曾经种植或自然分布的区域消失,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树种面临威胁。
这两份报告于遗传委第二十届例会上发布,各国政府和有关各方将在会议期间共同审议全球形势,协调制定有利于保护和促进农业粮食体系遗传多样性的政策与做法。
《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
“植物遗传资源”是指对粮食和农业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任何植物遗传材料,包括来自驯化和野生物种的材料。这些资源可用于生产粮食、动物饲料和非粮食产品(如药品、燃料、纤维、服装或装饰品)。
支持农业遗传多样性不仅在于保护物种和品种,还涉及保护全球各地的传统做法和文化,包括土著人民、小规模农业生产者和地方社区的传统做法和文化。这些群体是世界上大部分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
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第三份报告》对全球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估。
该报告主要以128个国家和几个国际研究中心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强调植物多样性正在丧失,数据缺口令人担忧。
但报告也指出一些积极进展。例如,自2009年以来,“种质收集品”中种子或其他植物材料的保存量增加了8%,有助于确保为未来育种计划保留所需遗传资源。全球种子市场价值从2007年的360亿美元扩大至2020年的500多亿美元,已有40个国家(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发展中国家)报告其种子系统得到改进,促进了农民采用适宜作物品种。
尽管全球相关领域的人员和机构能力有所提升,例如在利用和保护植物遗传资源方面加强生物技术应用,提供工作成效,但进展并不均衡。加强能力建设对于全面实施《第二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全球行动计划》以及落实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其他全球承诺至关重要。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报告前言中写道:“加强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仅是农业领域的重点工作,也有助于建设人人享有更可持续、更有韧性、粮食安全更有保障的未来”。
《世界森林遗传资源状况》
《世界森林遗传资源状况第二份报告》评估了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状况。报告指出,森林遗传资源信息的可得性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足,制约了管理工作的改进。
过去十年开展的分类和威胁评估工作提升了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物种相关信息的可得性,但多数物种仍研究不足。
全球现有约58000个树种,约1600个木质竹类物种,以及近500个藤类物种。濒危树种约占总数的30%,分布于世界各地,但大多数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报告指出,近三分之二的国家建立了国家森林遗传资源清单,汇集来自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全球共报告2800余种树木和木本植物,其中近1800种已经过基因鉴定,约有1400种和1100种分别被纳入原生境和非原生境保护计划。
在全球范围内,毁林、森林退化、气候变化、火灾、病虫害和入侵物种正在威胁着许多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物种,侵蚀遗传多样性。报告指出,常见和分布广泛的树种保留了大部分遗传多样性,而稀有和濒危树种则丧失了大量遗传多样性。
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制定了国家林木种子计划,但许多国家都面临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短缺的问题。这对开展植树造林、实现到2030年全球森林面积增长3%的目标造成了挑战。
尽管各国报告了许多森林遗传资源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例,但国际社会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仍然较低。要弥补认识差距,就必须加强落实《森林遗传资源养护、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全球行动计划》。
粮农组织总干事在报告前言中写道:“投资开展森林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将有助于提升全球森林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同时提高生产力、开发新产品,保护森林健康与人类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