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罗马续会全面介绍

粮农组织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卡维·扎赫迪访谈录

20/02/2025

罗马 — 生物多样性谈判再次启动,重续未竟之志。继在哥伦比亚卡利取得突破性成果后,各国代表团将重聚罗马,围绕生物多样性行动未决关键议题再启会谈,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将成为引领全球行动成功的核心要素。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届会议(COP16)续会将于 2025 年 2 月 25 日至 27 日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罗马总部举行。

粮农组织将以本次大会为重要契机,着力强调推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不仅惠及各方,同时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不可或缺的力量。

为了深入理解这一重要信息以及此次续会谈判所涉及的其他关键问题,粮农组织新闻办公室采访了粮农组织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卡维·扎赫迪。

粮农组织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卡维·扎赫迪。© FAO/Giuseppe Carotenuto

生物多样性为何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是粮食安全和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重要基石。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思考:以可持续的方式生产粮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确保满足每个人的粮食需求,这一切都离不开生物多样性的坚实基础。

无论是种植业、畜牧业、林业还是渔业,农业粮食各部门本质上都依赖生物多样性。首先,生物多样性孕育了丰富的物种,直接为我们提供食物、燃料和纤维来源。 换句话说,从我们种植的各种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再到制作木材的树木和捕捞的鱼类,这一切都源自地球生命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呈现丰富多彩,除了我们直接收获的物种外,无数其他物种也在粮食体系运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往往默默无闻。 事实上,它们是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以传粉媒介为例,许多作物的繁殖都离不开蜜蜂、蝴蝶和其他传粉昆虫,它们对于直接提高作物产量功不可没。 而害虫的天敌不仅有助于调节种群,也可减少我们对有害农药的依赖。健康的土壤则有赖于遍布其间的各类微生物,为促进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立下马汗马功劳。 就连我们呼吸的氧气和农业使用的清洁水源,最终都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 对于渔业而言,生物多样性为捕捞鱼类种群提供了食物和生境。

再者,物种内部的遗传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保障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基因变异使农作物和家畜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抵御疾病,并且通过进化满足人类的需求。保持遗传多样性对于建设有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至关重要,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发病虫害等未来挑战的关键一环。

归根结底,所有这些要素并非独立运作。多样化和健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红树林、牧场、海草床、稀树草原和海洋,可提供生境,调节气候和水源,净化空气,支持无数物种的繁衍生息,构成农业、林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提供食物和营养的基础。

从本质上讲,生物多样性是建设高效、有韧性、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的基础,是实现长期粮食安全的必要保障。

罗马会议攸关何在?粮农组织将发挥什么作用?

本次会议的核心是全球社会面向未来,同时聚焦国家和本地层面行动,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确定方向。

此次会议旨在为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夯实资金基础。真正转变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轨迹要求到2030年每年至少筹集2000亿美元,并与逐步淘汰每年至少5000亿美元的有害补贴双管齐下。简而言之,资源筹措规模要与保护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相匹配。

此次重聚罗马,各国必须就关键要素做出最终决定,包括筹资战略;运作融资机制,以引导资金应急应需;以及《昆蒙框架》的监测框架,即确立指南针,引导我们取得进展并确保问责落到实处。

讨论的焦点之一是全球环境基金的融资机制及作用。全球环境基金设立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已成为帮助各国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工具,我们将密切关注讨论情况,确保充分发挥粮农组织与全球环境基金的合作优势。粮农组织高度重视这一议题,因为相关会议成果将对我们帮助各国筹措生物多样性行动亟需的资金产生直接影响。

此次续会就悬而未决的议题重启谈判,涉及哪些与农业粮食体系相关的重要问题?

各国将围绕有效实施 《昆蒙框架》,努力最终确定衡量其 23 项行动目标进展情况的工具,这将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所有缔约方迈出的关键一步。作为负责监测超过25项指标的监管机构,粮农组织对这些谈判投入了大量精力,并在支持这一重要的监测框架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监测框架仍有待磋商,其中包含众多要素。粮农组织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关于土地权属和土地覆盖的拟议新标题指标 22.1。该指标旨在有效衡量进展情况,反映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的土地权保障与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的重要联系。粮农组织预期将担任该指标的监管机构。

粮农组织也将积极参与《昆蒙框架》行动目标7的相关讨论,关注衡量减少农药风险方面取得的进展。 关于如何跟踪农药风险是否出现实质性下降,各国提出了不同方案。其一是测量 “农药环境浓度”,即自然界中的最终农药含量。其二则是通过 “总施用毒性”(ATAT)衡量农药使用的总体危害。就这一跟踪方法达成一致,将决定粮农组织如何帮助各国降低农药风险,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除参与技术讨论外,粮农组织还致力于促进与其他公约和国际机构开展重要合作。为什么这很重要?因为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确保将将生物多样性贯穿于所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之中。

在罗马进行的其他重要讨论包括可能提请为《粮食和营养生物多样性国际倡议》起草行动计划。另一项重要提案则要求《危险化学品和废物公约》的理事机构、粮农组织和其他机构与里约三公约及未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文书进行合作,以实现《昆蒙框架》行动目标 7(将污染减少到对生物多样性无害的水平)。

生物多样性孕育了丰富的物种,直接为我们提供食物、燃料和纤维来源。©FAO/Felipe Rodriguez

尽管COP16留下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许多人认为卡利会议获得了成功。是这样吗?

从提升土著人民和社区的作用到就数字序列信息达成一致,COP16 已经取得了成功。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对土著人民的权利和有效参与做出了历史性的承诺,包括按照《公约》第 8(j)条设立土著和地方社区问题专门附属机构,以及认可非洲人后裔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并做出决定。粮农组织还宣布承诺支持土著人民牵头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包括在哥斯达黎加和秘鲁启动以生物为中心的恢复计划。

COP16还通过了一项关于数字序列信息的决定。简单来说,数字序列信息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可以理解成用计算机代码的形式展示生命的蓝图。卡利协议围绕数字遗传信息的使用,着力实施多边惠益分享机制。与其密切相关的则是卡利基金,旨在筹措资源以支持保存生物多样性,给予生物多样性守护者公平回报。

在卡利举行的COP16会议是一个历史性节点,为各国政府评估其在制定国家生物多样性目标方面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一点可能没有获得充分关注。卡利会议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其他全球挑战密不可分,与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和营养以及建设强有力且有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一脉相连。

卡利会议强调,我们需要跨越各项国际协议,联合形成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增加财政和技术支持,确保其在各国的国家计划中有一席之地。这就要求施良策、用良计,运用新理念、新技术,真正从农业粮食体系出发,大规模推广有效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确保以公平和包容的方式惠及小农和小生产者。

粮农组织积极参与COP 16会议,有哪些亮点呢?

我们在卡利的着力点之一是展现粮农组织持续向各国提供技术援助,协助制定并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是确保将生物多样性要素纳入其政策和行动的主要方式,粮食和农业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干系重大。鉴于《昆蒙框架》的雄心和规模,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远不止于保护范畴,而是要真正反映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机会和潜力。

这正是粮农组织在整个会议期间超过 75 多场活动中所传达的核心信息。我们组织和参与的主要活动包括粮食日,以及在全球部长齐聚高级别讨论会之际,粮农组织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共同发起“农业粮食体系–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支持倡议”。倡议旨在帮助各国加快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农业粮食体系,以实现《昆蒙框架》各项目标。具体而言,倡议为各国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帮助确定和实施农业粮食体系行动,助力履行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所明确的生物多样性承诺。

我们在实际谈判期间向国家代表团积极提供技术咨询,在各论坛中贡献粮农组织智慧方案,并与国家代表和伙伴组织举行多场双边会晤。

总体而言,我们始终强调,农业粮食体系是《昆蒙框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与其所有 23 个行动目标相关。因此,《昆蒙框架》成功与否,农业粮食体系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生产者、小农户、消费者、青年和其他众多群体都将贡献重要力量。

下一步该如何走?

就《昆蒙框架》 而言,关键在于将远大抱负转化为具体行动。随着监测框架逐步成形,各国也已基本确立了国家目标,脚踏实地采取行动就是下一阶段的攻坚方向。粮农组织则将全力支持各国以《昆蒙框架》的宏伟目标为指引,全面实施其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在帮助各国获取可用资源方面,我们已取得积极进展,例如,粮农组织近期为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的 23 个项目提案提供了支持。

如前所述,农业粮食体系是《昆蒙框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其所有 23 个行动目标直接或间接相关。粮农组织的一个关键优先重点是确保将应对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农业粮食体系解决方案真正纳入各国的战略、行动计划和国家目标。不是将雄心壮志停留在案文表面,而是要确保将其转化为真策实政,促进生物多样性友好型农业在实地开花结果。正如我所提到的,为了帮助各国解决所有这些难题,我们发起了“农业粮食体系–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支持倡议”

纵观全局,现在真正的挑战是缩小雄心抱负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青云之志已然树立,下大力气、真功夫,保护地球上令人赞叹不已的生命多样性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境,这才是我们要完成的艰巨任务。

先后在中国昆明和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 COP 15会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各国一致商定了23项2030年行动目标和4项2050年长期目标。各国领导人深刻认识到,在农业等领域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可发挥核心作用。卡利的目标是将郑重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而在罗马,我们需要全神贯注,以竟厥功,推动全球齐力前进。

联系方式

Laura Quinones Communications Officer [email protected]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