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阿拉伯地区挑战升级将饥饿问题推至新高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东及北非区域办公室供稿

加沙: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受损。由于冲突不断,再加上该地区许多地方持续干旱,预计阿拉伯地区粮食安全和营养指标将进一步恶化。

©FAO/Yousef Alrozzi

18/12/2024

开罗 — 根据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和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西亚经社会)今天联合发布《2024年近东及北非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概况》指出,2023年阿拉伯地区的饥饿状况随着危机加剧不断恶化,仍无法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粮食安全和营养目标

2023年,阿拉伯地区共有6610万人面临饥饿,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4%。报告强调,仍有数百万人难以获得充足食物。约有1.865亿人(占该地区人口的39.4%)身处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更令人震惊的是,约有7270万人经历了严重的粮食不安全。

报告分析表明,冲突是导致该地区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挑战、严重的收入不平等和极端气候也影响深远。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则更是加剧了这场危机。2023年,受冲突影响国家的食物不足率飙升至26.4%,是非冲突地区(6.6%)的四倍。

不幸的是,由于冲突不断,再加上该地区许多地方持续干旱,预计粮食安全和营养指标将进一步恶化。

饥饿之外的其他重要发现

如何获取经济实惠的健康膳食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影响着阿拉伯地区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2022年,新的食品价格数据和评估方法显示,1.513亿人负担不起健康膳食。这部分群体在受冲突影响国家中占比最高,其中41.2%的人口难以负担健康膳食。

报告强调,阿拉伯地区继续遭受着营养不良三重负担的折磨:儿童和成人肥胖、消瘦以及妇女贫血等营养缺乏症呈上升趋势。

尽管发育迟缓率从2000年的28.0%降低到了2022年的19.9%,但要实现阿拉伯地区的营养目标仍然十分艰难。这里的儿童消瘦率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低收入国家的发生率最高,为14.6%。

2022年,该地区9.5%的五岁以下儿童超重,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自2000年以来增长了8%,其中利比亚、突尼斯和埃及的情况最为严重。

报告显示,2019年,15至49岁女性的贫血患病率为33.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最高,达43.9%。

此外,尽管阿拉伯国家的成人肥胖率在过去一段时期略有改善,但仍居高不下,2022年为32.1%,是全球肥胖率的两倍多。中高收入国家的成人肥胖率最高,达33.8%,其中埃及、卡塔尔和科威特最为突出。

以创新融资带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这份2024年度报告的主题是“为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提供资金,实现粮食安全和营养”,强调有必要制定一项全面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零饥饿。报告强调需要改革和加强农业粮食体系,解决不平等问题,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可负担的健康膳食。

《2024年近东及北非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概况》报告迫切呼吁增加更具成本效益的融资。报告建议采用创新的融资机制来弥补资金缺口,如资本担保、基于结果的融资、气候融资、债务互换、预先市场承诺和创新孵化器等。同时报告强调需要根据每个国家的财政能力调整这些方法,并确保各利益相关方的目标协调一致,以保护农业粮食体系。此外,报告呼吁建立有利的监管环境、改善政策,以吸引资本利用这些创新工具。

“当务之急是要优化现有公共资源的使用,同时还要努力锁定新的资金,以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创造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的积极影响。创新金融工具是阿拉伯国家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和缩小资金缺口的关键,”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近东及北非区域代表阿卜杜哈基姆·阿尔瓦伊尔、农发基金近东、北非及欧洲司区域主任Dina Saleh、儿童基金会中东和北非区域主任Edouard Beigbeder、世界粮食计划署中东、北非和东欧区域主任Corinne Fleischer、世卫组织东地中海区域主任Hanan Balkhy博士以及西亚经社会执行秘书Rola Dashti在报告的联合前言中写道。

这些联合国机构确信这份报告的发现将为阿拉伯地区的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带来新的动力,为人类和地球创造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

基于报告的结论,这些联合国机构在今天的发布活动上发表了《关于为近东及北非区域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融资的开罗宣言》,重申将致力于深化彼此之间以及与国际和地区开发银行、私营部门和各国政府的合作,从而努力开发、扩大和部署额外的融资资源,支持区域农业粮食体系的转型,实现粮食安全和营养。

此外,联合撰写本报告的联合国机构还共同建议启动合作融资平台。这些行动将与受益国政府和发展及融资伙伴合作推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

 

编者注:《近东及北非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概况》

粮农组织每年通过《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概况》报告发布近东和北非粮食安全和营养方面的主要统计数据。本报告不仅介绍了在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方面取得进展的数据,还深入分析了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内实现这些目标所面临的主要区域挑战。

粮农组织于2015年发布了首份《近东及北非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概况》,对该区域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及世界粮食峰会的饥饿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提供了洞察。自2019年以来,这份报告由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农发基金、儿童基金会、粮食计划署、世卫组织以及西亚经社会共同编写。

关键术语词汇表

  • 健康膳食:包括四个关键方面:多样性(食物组内和跨食物组)、适量性(与需求相比,所有必需营养素的充足性)、适当膳食(与不良健康结果有关的食物和营养素)和均衡性(能量和大量营养素的摄入)。食用的食物应该是安全的。
  • 饥饿:由于膳食中能量不足而引起的不舒服或痛苦的感觉。在本报告中,“饥饿”一词是长期食物不足的同义词,并以食物不足发生率(PoU)来衡量。
  • 营养不良:由于大量营养素和/或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不均衡或过量和/或患导致体重减轻的疾病而引起的一种异常生理状况。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儿童发育迟缓和消瘦)、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也称为微量营养素缺乏)以及超重和肥胖。
  • 中度粮食不安全:形容粮食不安全的严重程度。处于中度粮食不安全的人们面临获取粮食能力的不确定性,并且由于缺乏资金或其他资源,被迫在一年中有时需要减少粮食消费量和/或降低粮食消费质量。中度粮食不安全意味着缺乏持续的食物来源,这将损害膳食质量,扰乱正常的膳食模式。粮食不安全程度根据粮食不安全经验量表(FIES)衡量,有助于跟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1(指标2.1.2)的进展情况。
  • 重度粮食不安全:形容粮食不安全的严重程度。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意味着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已经处于食物耗尽的阶段,经历了饥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要忍受一天或更长时间没有食物。粮食不安全程度根据粮食不安全经验量表(FIES)衡量,有助于跟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1(指标2.1.2)的进展情况。
  • 食物不足:个人习惯性的食物消费不足以提供维持正常、积极和健康生活所需的膳食能量的状况。食物不足发生率用于衡量饥饿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1(指标2.1.1)的进展情况。
  • 联系方式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