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卢尔乌特(Lulwuot)的一位养牛农民与他的牛群©粮农组织/Albert Gonzalez Farran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正在南苏丹开展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牲畜疫苗接种活动,以期于今年保护900多万头牲畜,对抗日益频繁的疫病爆发。
为什么以牲畜为重点?
超过65%的人口依靠牲畜生存。牛奶、肉类和血液是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重要来源。正如南苏丹农民所说的:在这里,牛可以赶走饥饿。
“牛对我太重要了。我靠它们在农场干活,给农场施肥。我的孩子们离不开牛奶。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牛,就可以卖掉一些来买其他必需品,”来自该国西北部阿维尔的30岁养牛户基尔·马文(Kiir Mawein)这样说。
无计可施,只得求助灌木草药
“但是我们这里疫病太多了。我有一头牲畜已经病了,疫病在这里传播很快,我担心其他牲畜也会染病。每次牲畜生病时,因为当地没有药品,我就用些灌木草药,但是不管用。这头牲畜瘦了,现在已经停止进食。恐怕它就快死了,”基尔补充道。
一位男孩正在挤牛奶。©粮农组织/Albert Gonzalez Farran 社区动物卫生工作者正在阿维尔为牛群接种疫苗©粮农组织/Lieke Visser
在农村地区,每当牲畜病倒,养牛户有两种选择:给它们喂灌木草药,或者进城寻找兽药。
进城一趟常常要花几天。而且兽药往往买不到或者太贵。于是,大多数养牛户只得求助于灌木草药。
我们这里家家户户养牛,少的几头,多的几千头,但是没有兽医服务。牲畜如果病了,就只能这样呆着。去年我损失了105头牛。我知道它们得的什么病,但就是没有药,”受过粮农组织培训的社区动物卫生工作者鲁瓦尔·邓·罗尔(Lual Deng Luol)回忆道。
疫苗接种进行中
基尔和其他养牛户集拢他们的牲畜,从村子里出发,步行去几公里外的防疫站。
在现场,鲁瓦尔和同事们已经准备就绪,备好了粮农组织提供的疫苗和接种用品。
主人牵着牛走进一条有围栏的通道,牲畜就在那里接种疫苗。
一位年轻的农民正准备带自己饲养的牛去阿维尔接种。©粮农组织/Lieke Visser
牛一头接一头地穿过。有些牛一看就没吃饱,体态虚弱;还其些牛因为已经染病,无法接种疫苗。一名训练有素的兽医对这些动物进行检查,并尽可能用现场备有的药物实施治疗。
“如果没有冷链,我们就没法做这个工作”
“我已经和粮农组织合作七年了。先是学会给牲畜注射疫苗,然后接受更多培训,以便能够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鲁瓦尔说。
在接种疫苗的日子里,鲁瓦尔和同事们从早上6点就开始迎接牛的主人,之后他们带着牲畜去吃草,而气温也会上升。这个国家一年四季都在与高温作战。虽然平均气温是30°C,但在最热的月份里,可以上升到45°C。
“大多数时候我们开车去,但有时只能步行。我们随身带着冷藏箱。今天我们带来了从朱巴空运来的疫苗。我们带着疫苗从阿维尔开车过来,并把它们存放在这个地区唯一的冷库里。如果没有冷链,我们就没法做这个工作,”鲁瓦尔解释道。
粮农组织已经培训了超过1000名社区动物卫生工作者,从事常规检查和疫苗接种。冷链储存了七种以上最常见疫病的疫苗。
这显著改善了动物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以及预防性和应急性接种。
粮农组织还正在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全面恢复牲畜诊断实验室。这将改善疫病的实验室诊断,使得应对更为及时有效。
下一步该做什么?
粮农组织急需1310万美元以全面开展其疫苗接种活动,并应对新近爆发的裂谷热。到目前为止,粮农组织只筹集到疫苗接种活动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且还未收到应对裂谷热所需资金。
裂谷热可以由牲畜传染给人类,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筹措资源以遏制传播,并巩固预警和监测系统。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作为疫苗接种活动的一部分,粮农组织不仅将包揽疫苗接种和治疗费用,还将培训更多社区动物卫生工作者;帮助维护现有的冷链枢纽,并在偏远地区建立新的冷链枢纽。后者将有助于解决配送动物保健服务和药品过程中的重大障碍:距离、有限的冷链设施、雨季时无法通行的泥巴路,以及动物卫生服务的匮乏。
有了加拿大、丹麦、欧盟、日本、科威特、荷兰、挪威、南苏丹人道主义基金、瑞士、英国、美国和世界银行的支持,粮农组织在南苏丹的工作才有了可能。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