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警惕禽流感:四大原因不容忽视


了解相关风险及粮农组织如何助力防控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X Share on Linkedin

禽流感不仅是动物健康问题,还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粮农组织/Stuart Tibaweswa

18/06/2025

若你认为这只是鸟类的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

人类与动物始终休戚相关。动物不仅为我们提供食物、衣物、交通工具和生计等基本资源,给予我们陪伴,更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健康。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全球畜牧生产扩大,人与动物共处的空间远超以往。

正因如此,动物健康至关重要,动物福祉直接影响着人类福祉。

监测动物健康状况和疫病暴发有助于拯救生命、避免经济损失并遏制疫情扩散 — 无论是在特定地理区域内传播的区域性流行病,还是在全世界范围传播的大流行病。禽流感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关于禽流感以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如何守护动物与人类健康,您需要了解以下四点:

1.禽流感具有跨境传播和人畜共患的特性,可影响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及人类健康。

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顾名思义,该疾病主要影响野生鸟类和家禽。

当前在全球蔓延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导致家禽大规模死亡。该病毒已在奶牛、狐狸、海豹、美洲狮甚至家养宠物中检出,其跨物种传播特性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引发高度关注。

此次始于2020年末的疫情,不仅造成家禽大量死亡,更导致珍稀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减少,对全球粮食安全及粮食供应链造成冲击,导致鸡蛋短缺等问题。

牛感染禽流感会导致产奶量下降,此外,还有少量乳业工人感染病例报告。

粮农组织持续监测禽流感风险,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联合评估每月疫情动态更新,确保向所有国家提供基于科学的指导,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疫情风险。

自疫情暴发以来,各国已实施隔离检疫、禽类流动限制、强化监测以及扑杀感染禽群等防控措施,以遏制疫情扩散并降低其影响。左上: © 粮农组织/Giulio Napolitano. 右下: © 粮农组织/A.K. Kimoto.

2.病毒持续变异。

禽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快速突变和进化的特性。新毒株不断出现,增加了病毒对哺乳动物的适应性。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数据,去年哺乳动物中暴发的禽流感疫情较2023年增长逾一倍,进一步增加了病毒传播及人畜共患风险。

历史上,部分变异毒株曾传播至人类并引发致命后果。例如,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即源于禽源H1N1毒株,造成全球5亿人感染。

3.全球传播。

自1996年H5N1禽流感在亚洲首次出现以来,全球已发生多起禽流感疫情。野生鸟类远距离迁徙极大加速了病毒的跨境传播,而粗放的家禽养殖方式仍是病毒传入和扩散的关键风险因素。

当前,H5N1禽流感疫情已波及非洲、美洲、亚洲及欧洲,甚至蔓延至南极洲,对当地野生动物造成影响。自2022年10月以来,全球累计报告疫情逾3400起。由此引发的隔离检疫、禽类流动限制、强化监测及感染禽群扑杀等措施,导致多国家禽产业遭受冲击,进一步推高食品价格并影响动物蛋白供应。

粮农组织通过其全球动物疫病信息系统(EMRES-i),对禽流感及其他动物疫病开展监测、信息收集与发布工作。该系统支持各国政府及决策者对全球范围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进行监测与分析。此外,粮农组织持续发布全球范围内具有人畜共患风险的禽流感病毒最新情况,以提升国际疫病情报水平,通过整合来自各国的信息,为各国提供支持。

粮农组织正积极与其他机构及各国开展合作,通过为现场兽医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提升动物疫病的预防、早期检测与应急处置能力。©粮农组织/Giulio Napolitano

4.全球协调,共同应对。

动物、人类、植物和环境健康休戚相关、彼此依存。

因此,粮农组织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各国和地区主管部门合作,共同预防、监测和应对动物疾病疫情。相关措施包括培训现场兽医和实验室技术人员,以快速识别和诊断疫病。

在疫情暴发地及时阻击,有助于防止疫病传播至周边农场、其他动物和人类,甚至跨境传播,从而避免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经济损失、粮食不安全及连带价格上涨。

鉴于该病毒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当务之急是加大投入,提高监测、早发现与快速响应能力,以避免造成更大损失,防止其对经济发展、民众生计和社会福祉造成进一步影响。

相关链接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