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业是东部及南部非洲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计来源。在东部非洲,90%以上的肉类消费以及50%以上的乳类产量来自牧业牲畜。苏丹、肯尼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也是向海湾国家出口牲畜的重要国家,出口创汇并促进经济增长。
在该区域,牧民占据各种草地、灌木丛和林地牧场,在共管或公共土地上有序开展移牧活动,包括跨境移牧。例如,他们可以在肯尼亚与坦桑尼亚、肯尼亚与乌干达之间进行移牧。牧民饲养骆驼、牛、绵羊和山羊,包括安科勒牛和茨瓦纳牛等知名品种。
区域内牧民正面临着大规模工业化、大规模土地掠夺(尤其是在坦桑尼亚)、南部非洲和非洲之角反复发生旱灾、不安全状况、公共土地私有化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等,由此引发的资源损失情况日益加剧。因此,牧民的移牧活动受到限制,对反复无常的气候条件的抵御能力减弱。近年来,区域内各地都发生了某种形式的冲突,尤其是边境地区。
该区域牧民的优先重点和需求涉及多个方面,且相互之间有一定关联。主要目标包括加强治理机制,改善土地和水资源获取渠道,提升青年从牧业价值链中获得效益的能力和技能,包括推动牧民在决策平台上发声,并面向牧民社区改善社会服务,特别是在边缘化地区。该区域还旨在建立包容性的多利益相关方平台,以进行社区牧场治理,并与非洲联盟加强密切合作,以形成非洲联盟牧民中心。
五个政府间发展管理局国家已签署政府间发展管理局转场放牧议定书:苏丹共和国、南苏丹共和国、吉布提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协议旨在推动政府间发展管理局地区实现牧群和牧民的自由、安全和有序的跨境移牧。
牧民知识中心为“东部及南部非洲牧民网络”的成立提供重要支持。虽然该区域牧业重要性极高,且牧民人数众多,但牧民民间社会组织区域网络尚未形成。“东部及南部非洲牧民网络”参与多个论坛,例如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欧洲发展日、牧民知识中心的合作伙伴会议,以及区域论坛,例如关于政府间发展管理局转场放牧议定书的对话,以及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牧民周。
中心提供以下支持:
- 社区对话和区域会议,推动网络发展。第一次会议于2016年1月在肯尼亚卢肯雅举行,随后于2017年5月在坦桑尼亚阿鲁沙举行。
- 在粮农组织土地权属部门支持下,2017年11月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了东部及南部非洲牧民牧场土地权属知识分享研讨会。作为研讨会成果,出版了将《权属治理自愿准则》应用于肯尼亚图尔卡纳石油勘探的案例研究,以及关于《权属治理自愿准则》的斯瓦希里语信息手册。
此外,在2024年7月,粮农组织和欧盟签署了一项价值4700万欧元的计划,旨在增强东部非洲牧民的韧性。“东部非洲牧业和畜牧业适应气候变化计划”将推动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克服环境、经济和社会层面挑战,推动牧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气候韧性型牧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