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与土壤 – 通过轮作促进共生

将豆类作物纳入复种系统,如间作或简单的轮作,对土壤养分的可持续管理和土壤结构的改善极为重要,而且通常是改进可持续农业规范的重要一步。应当考虑在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豆类具有固氮和溶磷能力,以自然的方式促进土壤养分并增加作物产量,从而减少了对合成肥料的需求,而这又反过来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并降低了土壤和水源污染的风险。在耕作系统中将豆类作为轮作的一部分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土壤总体稳定性、土壤通气性和土壤持水能力)以及维持土壤生物多样性(例如根系促进微生物活性),从而降低水土流失风险。此外,将豆类作为绿肥或间作植物(在同一块田中同时种植两种或更多作物)可有助于抑制病虫害。

恢复作物间作制

虽然在轮作中采用豆类的做法足以改善土壤健康,但间作方式可以取得更大的益处。对可持续农业做法的日益关注已成为促进间作这种已知的农业实践新动力。单一作物种植相比,间作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提高作物总体生产力。

成功开展间作生产的关键要素包括:

  • 避免系统中作物养分需求峰期重叠。
  • 尽量减少系统中作物之间对光的竞争。
  • 种植补充作物。
  • 确保不同作物的成熟期至少相差30天。

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生根模式(如浅根与深根)的两种或更多作物品种的组合能够更有效地从土壤中摄取水分和养分。

豆类与间作

根系更深和更发达的豆类作物可以利用更多土壤深层储存的水,并且比浅根作物具有更强的耐旱能力。豆类作物(如木豆)的深根根系使它们更适合与通常为雨养的浅根作物(如粗谷物和油籽)进行间作。

例如,在印度,雨季(4月至10月)和春季(11月中旬至4月/5月)均可种植玉米。采用豆类与玉米间作的生产方式可以获得明显高于玉米单作的产量。

豆类可以成为维护和增强土壤健康及恢复退化土壤的战略盟友。它们能够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改善粮食安全和营养,促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以及提高抗灾力。

欲了解更多有关豆类与土壤健康之间关系的信息,请参阅粮农组织出版物《土壤与豆类:共生关系》

09/0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