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filtered by: global price shock

 - 由于去年该区域收成高于常年,因此供应量增加,近几个月萨赫勒和沿海地区多数国家粗粮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或继续回落。在萨赫勒地区,1月份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和马里的粗粮价格保持稳定或继续回落。总体上看,当地产高粱和小米的价格明显低于一年前水平。同样,12月份沿海地区粗粮价格也保持了稳定或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特别是在该区域最大生产国尼日利亚。 在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国家,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12月份当地产稻米价格进一步回落;而进口稻米价格则保持不变或有所下跌。当地产稻米价格下行的趋势主要是近期完成的2014年收成增加了供应量所致。
 - 尽管国内供应充足,但12月份面粉的零售价格继续保持上扬趋势,且比去年同期上涨30%以上。小麦的收获工作已于近期完成,据预计,其2019年的小麦收成将接近上一年的创纪录水平。价格的上涨部分是由于出口需求旺盛导致小麦报价上涨所致。然而,面粉以及大多数食品的价格走势大体反映了该国整体通货膨胀率加剧的趋势,12月,该国的通胀率同比上涨近54%。通胀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该国货币的大幅贬值,1月份,该国货币比去年同期贬值60%。尽管自去年8月起实施的有关对基本食品商品免征增值税(VAT)的举措已于2019年12月31日终止,但为遏制价格上涨,政府修改了“价格关怀”(Precios Cuidados)计划(一项针对食品等各类商品的价格冻结计划)。修订后的计划将于1月7日生效,有效期一年。最近实施的其他措施包括停止上调公用事业收费和给予最脆弱群体退税优待。
 - 稻米是该国主粮,经过过去几个月的持续上涨之后,3月份稻米价格处于创纪录水平,原因是1月份以来收购价格上调,加上政府“稻米为穷人”(Raskin)计划项下的稻米发放工作出现延迟。但随着2014/15年度主季作物的新收成上市(估计获得好收成),3月份第二周价格开始回落。在经过前几个月的延迟之后,2月25日开始以每公斤7 400印尼盾(约合0.57美元)的补贴价格发放300 000吨稻米的工作也对价格形成了压力。
 - 2月份黄玉米价格延续了前几个月的上涨态势,处于或接近创纪录高点。将于4月份开始收获的2017年主季(冬季)收成之前的季节性趋势因2016年大幅减产导致的供应紧张而加剧。真菌和病毒性病害造成播种面积下降和单产下滑,这是估计今年减产20%的主要因素。2017年玉米作物的早期前景看好,原因是降雨充沛、病虫害不多且政府提供了投入品等扶持措施。为平抑价格和防止价格进一步上涨,政府于近几个月大幅增加了黄玉米进口,特别是用于饲料用途。
 - 继于5月和6月分别创下历史高位后,8月,首都朱巴的玉米和高粱价格继续缓慢回落,原因是南部双峰雨型地区收成上市,加之从该国的主要谷物来源国乌干达进口了谷物,市场供应得到改善。为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采取的出行限制措施放宽,也促成了价格的回落。其他主粮、花生以及进口小麦的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而木薯价格下降。8月,食品价格处于异常高位,其中,粗粮价格较之已处于高位的1年前水平增长约60%,比2015年7月(货币暴跌前)的价格高出30倍。导致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外汇储备不足以及该国货币持续贬值,导致宏观经济形势艰难。就近些年而言,2020年上半年,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导致备受长期冲突困扰的地方市场和贸易遭受冲击,此外,乌干达的政府实施了边境筛查,造成进口量减少,为价格提供了进一步支撑。
 - 4月,首都朱巴的玉米和高粱价格下跌约5%,原因是新收割的2022年作物增加了市场供应,抵消了国家货币进一步贬值为价格带来的上行压力。4月,当地饮食中的其他重要主粮——木薯、花生和进口小麦的价格也下跌,跌幅为2-7%。4月,食品名义价格仍处于异常高位,其中,玉米和高粱价格为已处于高位的一年前价格的两倍左右,且为2015年7月(货币暴跌前)价格的100多倍。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供应不足,加之由于外汇储备不足以及国家货币疲软,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艰难。
 - 9月份粗粮和其他主粮,包括白木薯全粉(木薯加工的主粮)和稻米的价格出现回落或保持相对稳定。正在进行的主季作物收获工作以及宏观经济形势逐渐改善(包括汇率出现一定程度趋稳),对粮食价格施加了下行压力。进口和国产稻米的价格低于一年前水平,因为货币的相对稳定有助于增加进口,而2016年好收成带来的结转供应量,加之2017年收成前景看好,则对国产稻米价格形成了下行压力。同样,部分市场粗粮(特别是玉米)的价格则低于去年9月或与之基本持平。但2016年9月的粮食价格本已处于高位,因此尽管价格低于一年前水平,但总体上看目前价格仍处于高位,特别是在该国东北部,当地的市场紊乱和不断的冲突继续施加着上行压力。价格的高水平在年化粮食通胀率上得到体现:虽然与8月份的通胀水平保持不变,但仍居于20.3%的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