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数据门户网站

指标 2.5.1 a - 在中期或长期设施中保存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数量

在中期或长期设施中的保存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在基因库中非原生境保存)是全世界保存遗传资源最可靠的方法。该指标可衡量具体目标2.5的进展状况。

具体目标 2.5

到 2020 年,通过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管理得当、多 样化的种子和植物库,保持种子、种植作物、养殖和驯养的动物及 与之相关的野生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根据国际商定原则获取及公 正、公平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产生的惠益。

INDICATOR 2.5.1a: PROGRESS ASSESSMENT
影响

监测非原生境保存的遗传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资源状况评估,进而管理维护和/或增加总遗传资源多样性以便供以后使用,还能保护其免受任何可能发生在农场和自然栖息地的遗传多样性永久丧失的影响。

此项资源是支持未来世界人口有足够、多样、营养丰富的饮食生活的关键。

关键信息

全球需要加快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威胁,充分保护作物和作物相关的多样性。

在中长期条件下,2021年的异地保存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品种数量同比增长1.1%。这相当于过去26年种质资源平均年增长率的三分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1年后,基因库运营(包括新种质的采集和获取)逐渐恢复正常。全球种质资源保有量在2020年出现停滞之后,又恢复了持续增长的趋势。异地收集的新材料主要是地方品种和农民品种(34%)、研究材料(16%)和野生样本(14%)。

截至2021年12月,全球321个基因库保存了超过1815个物种的86250个样本,这些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全球主要关注类别。其中包括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作物和作物野生近缘种,它们对全球和地方的粮食安全和生计特别重要,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等边缘环境中。这些物种包括陆地棉、咖啡、李子和鸟头叶豇豆,以及玉米、小麦、燕麦、豇豆、羽扇豆、杏和苹果的野生近缘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