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HS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 中国

2023年认定为GIAHS

简介

详细信息

合作伙伴

附录

全球重要性

仙居是世界人工栽培杨梅起源地之一, 具有超过1600 年的杨梅栽培史,是当前中国杨梅主产区有文字记载人工栽培杨梅历史最久远的地区之一。遗产地经过千百年的世代选育与引种工作,积累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品种丰富的古杨梅种质资源。

系统作为复合型农业能为遗产地乡民带来多元的生计来源,它至少包括杨梅、茶叶、鸡、鸡蛋、蜂蜜等。生计来源的多元性无疑会大大提升农户抵抗风险的能力,这样就保证了农户收入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

基于多样的农林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丰富农林产品,不仅为当地乡民提供了重要的食物与原料来源,而且保存的大量地方农作物品种,可使人们在面对旱灾、涝灾等自然灾害时拥有更多的选择与更好的保障。

遗产地山多地少,利用特有的山地环境栽培杨梅,并与栽茶、养鸡、养蜂等产业有机融合是当地大多数农户的首选。遗产地有36万农民,其中有10.3万农民从事杨梅栽培复合种养互动及相关产业,系统所产的杨梅、茶叶、仙居鸡及蛋产、蜂蜜等农产品是他们最主要的生计来源。

农业旅游也正在逐渐成为遗产地的另一项重要生计来源。

农业生物多样性

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据《仙居县志》(2010 年)记载与多次田野调查发现,系统以种类繁多的林果最具特色,共计24 种;林果中以杨梅为大宗,猕猴桃次之。唯有仙居杨梅,拥有本地古种11 种、外来古种2 种、外来现代种10 种,被喻为世界最全的“杨梅种质资源库”之一,是仙居最为珍贵的农业物种。

得益于突出的生物多样性特征,遗产地收获了植物“基因库”与动物“博物馆”的美誉。2015 年5 月,遗产地发布中国首个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仙居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15-2030 年)》。

传统知识体系

系统拥有中国杨梅产区发展历史最悠长的知识与技术体系,不仅完善周密,而且极富地域特色,具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典型特征。简单来说,即将杨梅栽培与茶树间作混栽、林下养鸡、林中养蜂等技术有机融合,在充分考虑天时、地利、物性与人性的基础上,将农事活动尽量平均安排在每个月份之中。

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组织

遗产地系统与当地乡民有千年的感情维系。系统已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饮食、习俗、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石屋建筑、服装节俗等,都是独具仙居特色的人文资源,是中国南方山区的文化典范。

遗产地所产杨梅除鲜食以外,最常见的利用方式就是制成杨梅酒,所以当地酒文化十分盛行浓厚。

遗产地各村的农民管理组织名曰“堂”,堂员由各家族族长担任,族长们再共同推选出一名堂长。村里生产、祭祀、节庆活动等重大事项,皆由堂来管理。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遗产地核心区横溪镇与湫山乡共同成立了杨梅生产互助会。互助会代表核心区果农的整体利益,统筹域内杨梅生产活动与技术指导。

地理景观

森林是遗产地最具优势性的景观要素,是中国东南地区亚热带森林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系统核心景观要素(杨梅树、茶树、仙居鸡、土蜂)的环境依托。遗产地拥有森林面积2387183亩,森林覆盖率79.56%。

每年的6 月,是属于仙居的,更是属于仙居杨梅的,因为此时仙居杨梅开始成熟。群山翠岭之间,杨梅成排、绿荫翳翳。踏入杨梅林中,只见丹实累累、闪红烁紫,条条青枝坠红果,颗颗红果缀青枝,恰如一幅以绿为底、以红为笔绘成的自然画卷,红绿相间,令人不禁沉醉。难怪诗人有曰:“杨梅与金橘,不让满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