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比利柯在工作现场,这是菲律宾邦板牙省的一个无人机培训和绘图项目现场,该省为菲律宾的“粮仓”之一。©粮农组织/Veejay Villafranca
洛厄尔•瑞比利柯在菲律宾的一个家庭农场上长大。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就梦想着不仅要帮助自己的家庭,还要帮助我的邻居,他们也是农民,”瑞比利柯说道。“我要帮他们提高农场的生产力,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收入,能更好地获取健康、教育、市场等必要的基本服务,还能有点闲暇时间。”
作为农业部的一名雇员,他利用无人机等创新工具和自己在数据管理和项目评估方面的技术专长来帮助广大农民改善现状。这包括向农民建议更好的种植技术,生成关于植被覆盖和作物健康方面的报告,以及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评估洪水、地震、火山爆发和虫害对作物和牲畜的影响。
瑞比利柯还参加了粮农组织与菲律宾农业部的一个联合项目,该项目利用最新无人机技术生成作物规模和健康报告,以及加快确定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
左:来自无人机的信息将被用于生成有关植被覆盖和健康的报告,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则被用于生成损失报告。 右:瑞比利柯(右)和粮农组织应急协调员Abet Aduna正在讨论有关近期季风雨季的洪水灾害数据。
“菲律宾每年有近20次台风,因此会对我们的农民造成损失。无人机项目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因为它减少了核实总损失所需的时间。”
固定翼无人机可以在短短30分钟内侦查200公顷的土地,而一个人每天可以调查大约7公顷的土地。无人机获取的图片可用于应对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洪灾影响和虫害感染,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收割速度来减少此类灾害的影响。另外,无人机获取的信息还可被用于设计灌溉渠。
“现在我在农业部工作,因此有机会帮助我国的农民,”农业学家洛厄尔•瑞比利柯表示。©粮农组织/Veejay Villafranca
尽管瑞比利柯现在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来帮助广大农民,并提高自己的农业技能,但他指出,当地农民分享的知识和经验常常可以加强政府的工作。
“我们大部分农民的平均年龄为57岁,因此,他们参加农耕的时间平均在30年上下。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有经验。”他说,他想要自己的孩子继续这一传统。
通过与政府合作,向农民分享技术和知识,粮农组织正在赋予农民采取行动的能力,以成为推动实现全球“零饥饿”目标的一份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