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提振驼奶产量,满足牧民需求


蒙古国采用创新骆驼养殖技术,改善牧民生计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X Share on Linkedin

在蒙古国,双峰驼不仅为戈壁沙漠的牧民提供驼毛和驼奶,也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粮农组织

10/07/2024

蒙古国牧民Nergui Ochirbat生活在戈壁沙漠深处,他养了30头双峰驼。他30多年前就开始养骆驼了,而且还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批骆驼。

他说:“骆驼是一种坚强的动物,而且性格温顺,几乎不需要看守。骆驼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相比其他需要人持续照顾的牲畜,当地更适合养骆驼。”

双峰驼全年产毛和产奶,是牧民家庭的主要生计来源。在戈壁沙漠,夏季干旱少雨,沙尘暴肆虐,冬季狂风呼啸,天寒地冻。双峰驼适应性极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生存,是为数不多可以抵御当地恶劣自然条件的动物之一。

在南部戈壁,日益恶化的旱情导致牧草减少,影响了骆驼的产奶量,以驼奶作为主要收入和营养来源的牧民因此陷入困境。©粮农组织

南部戈壁连续多年遭遇极端干旱,降雨极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Nergui放牧骆驼的丘陵曾经绿草如茵,现在却是一片枯黄,几乎没有任何植被。骆驼失去了草场,产奶量降低了一半,而驼奶是当地牧民家庭主要的营养和收入来源。

气候条件不断变化,草场越来越稀疏,很多牧民被迫迁移到邻近地区,希望找到合适的牧场和水源,Nergui 是其中之一。然而,他一生与双峰驼打交道,深知这种动物的习性:“骆驼是恋旧的动物,不愿意离开故乡,所以经常会往回走,寻找以前的家园。”

他担心地说:“由于骆驼的产奶量大不如前,牧民开始以卖骆驼肉为生。一些家庭拥有的骆驼数量本来就不多,现在干脆完全放弃养骆驼了。”

尽管困难重重,Nergui却没想过放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提高驼奶产量和品质的新方法。

为此,Nergui 加入了一个新建立的驼奶场,这是“着眼可持续发展目标编制预算,推动蒙古国就业转型”项目下的一项举措。该项目由欧盟出资,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实施,旨在通过建设驼奶价值链,在干旱地区创造就业机会。

这个驼奶场在蒙古国堪称一项创举。牧民领着自己的骆驼来到驼奶场,在这里工作一年,期间他们可以利用现成的设施和各种节省体力的设备,包括固定挤奶室、便携式挤奶器、储藏室和饲料搅拌机。一年后,牧民将完全掌握经营驼奶场所需的知识。他们届时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在驼奶场工作,或者回去创办自己的驼奶场,把出产的驼奶直接卖给加工企业。

长期以来,蒙古国的牧民只是让骆驼自己吃草,没有意识到可以用饲料给骆驼加餐,而且产奶期局限于每年9月至来年2月,期间他们只能用手挤奶,费时费力。Nergui和其他牧民对驼奶场这种新模式也一度表示怀疑。参加项目后,他们亲眼目睹了饲喂补充饲料对提高骆驼产奶量的效果,掌握了相关知识,也获得了各种资源。

项目提供的挤奶设备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挤奶做法,不仅节省了体力,也提高了驼奶的品质。

粮农组织利用欧盟提供的资金,在蒙古国建设驼奶场,向牧民提供各种设施和节省体力的设备,以提高驼奶产量。©粮农组织

当地人的生计高度依赖各种骆驼产品,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驼奶产量和牧民的收入。Nergui迫不及待地想与其他牧民分享他学到的知识。他希望其他人和他一样,主动采用新技术,并从中受益。

Nergui认为:“降雨不断减少,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养骆驼的牧民应该勇于探索,尝试新方法和新技术。”这正是他希望得到大力宣传的信息。

即使气候变化席卷戈壁沙漠,Nergui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只要坚持创新,骆驼养殖就可以做到长盛不衰。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