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支持粮食系统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和可持续管理野生动物有助于减少饥饿和贫困。
野生动物、牲畜、人类和环境之间息息相关。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和家畜以及人类,务必清楚地了解疾病如何在物种之间蔓延、传播和扩散。 由此将加强我们共同的生态系统,并最终保障人类健康、生计和粮食安全(另见粮农组织的《可持续野生动物管理方案》)。
粮农组织在动物卫生领域采用“同一个健康”方针,支持深入理解某些疫病以及在与野生动物交界处采取干预措施,包括防止疾病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畜和人类。 请参见下面的循证行动。
一个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世界
人类、牲畜和野生动物之间的互动正变得日益频繁,
这为病原体感染新的宿主物种提供了机会。 包括蝙蝠、灵长类动物和啮齿类动物在内的野生动物物种是各种微生物的来源,也是新出现的传染病病原体的重要宿主。
砍伐森林、开发自然资源、将城市地区扩展到农村或在与野生动物共享的土地上放牧,都会增加人类、牲畜和野生动物之间的接触。 粮食不安全可能导致人和家畜穿越野生动物较多的地区,或者增加猎杀野生动物的数量。
人类侵占野生栖息地,野生动物生活在人类主导的环境中,或者野生动物由于栖息地丧失、极端天气事件或火灾而被迫迁移到城市地区,均加强了这种交汇。 气候变化还导致野生物种的地理范围缩小、扩大或转移到新的地区——在那里,它们可能与人类和牲畜接触,并首次引入病原体。 气候变暖还会导致蚊子等害虫和疾病传播媒介的扩散。
这种互动的增加导致新的传染病从野生动物“溢出”并在牲畜之间传播的风险加大。 这可能对弱势人群的粮食安全、营养和生计产生巨大影响,如果病原体是人畜共患的(能够感染人类和动物),则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 在后院散养式的牲畜生产中,疾病传播的风险加剧,因为很难保持高水平的生物安全,而且人、牲畜和野生动物经常密切接触。
当人类和牲畜的疾病传播给野生动物时,保护工作也会受到严重威胁。
循证行动
粮农组织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继续努力将野生动物问题进一步纳入应对疾病的出现、溢出和扩散到人类和家畜的工作中,重点是:
- 采取“同一个健康” 方针,了解人类、牲畜和野生动物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摸清 野生动物-牲畜-环境交叉领域的传染病全球趋势
- 通过预测 来确定疾病溢出和传播的风险热点
- 对家畜和野生动物交叉领域的病原体进行监测
- 在野生动物监测和疾病生态学方面开展能力建设
一些具体的例子如下:
相关新闻
本节提供的材料只提供英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