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帮助菲律宾改善鱼蛋白的供应、获取和价格

©FAO

粮农组织加强罗非鱼养殖户的气候抵御力,以确保生产力

关键事实

菲律宾人重度依赖水产养殖以满足蛋白质需求,尤其是罗非鱼养殖。约12%的动物性蛋白摄入量来自养殖的罗非鱼。与此同时,在菲律宾人食用的渔业和海产品中,高达30%是当地养殖的。 菲律宾是最易遭受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相关灾难影响的国家之一。近十多年来,菲律宾的气象和环境压力造成罗非鱼产量年年大幅下降,其主要罗非鱼养殖省份经常受恶劣天气系统和相关灾害影响,例如洪水和长久的干旱。菲律宾淡水鱼塘养殖占罗非鱼水产养殖总产量的50%到55%。然而,这种类型的养殖特别容易面临气候相关的威胁,并且由于严重天气事件重复发生,通常恢复更为缓慢。 无法获得罗非鱼会对当地人口的营养和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尤其是对人均年消费4.7公斤罗非鱼的低收入人口来说。 为了保证罗非鱼的供应、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能够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得罗非鱼,粮农组织支持菲律宾政府重点加强从事淡水鱼塘作业的罗非鱼养殖户的气候抵御能力。

罗非鱼在菲律宾人的粮食安全和营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猪肉、鸡肉和其他水产品相比,罗非鱼的价格为不到2.5美元一公斤,是价格上更易承受的动物蛋白来源。罗非鱼是菲律宾消费量最大的鱼类。罗非鱼至少占所有菲律宾人动物蛋白摄入的12%。但在过去十年间,罗非鱼平均生产量每年下降0.7%。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和环境压力造成的影响。极端温度和大雨会造成重要水文参数,例如水温、pH值和氧含量突然发生变化,影响罗非鱼的生长,繁殖成功率甚至可能造成鱼群大量死亡。

农业部渔业和水产资源局的罗伊·奥尔特加解释说,“虽然我们无法控制气候和天气,但我们能够提高养殖户对外部事件负面影响的适应能力,确保罗非鱼池塘养殖业维持盈利并最终确保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罗非鱼。”

加强水产养殖业的气候抵御力

粮农组织携手农业部渔业和水产资源局与从事淡水池塘作业的罗非鱼养殖户进行合作。罗非鱼淡水池塘养殖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养殖系统之一。

项目展示了如何有效利用关键农业投入物,例如用于试点渔场的便携式水质检测器。粮农组织还与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合作安装自动气象站,与卡拉迦州立大学合作搭建可以向罗非鱼养殖户发送警告短信的网络平台。自动气象站是一个配置了不同传感器的监测站,可以实时测量天气参数。这些气象站在偏远地区也能安装,能够提供与水产养殖作业相关的雷暴、大雨和极端温度的预警报告。

通过项目资助的培训,罗非鱼养殖户、生产者团体和当地政府技术员学习了如何使用网络平台发布天气和气象事件预警信息。

培训和知识分享

项目提供的培训有助于农业部渔业和水产资源局以及当地政府技术员评估池塘生产系统和适应能力。培训学员还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自动气象站并通过专项“社区水象气象”培训课程学习观察天气。

项目提高了政府在试点试验区内及周边监测和预测当地天气状况的能力,以及协助向罗非鱼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预警信息可以指导罗非鱼养殖户如何最有效利用投入物,并可以提供与天气事件相关的建议。例如,在暴风雨即将到来时,建议推迟喂食时间或在发生热带气旋时,建议确保渔场工人和设备安全。

为了将科技知识与养殖户的实际经验相结合,还举行了一系列养殖户:专家会议。简而言之,会议确定了一个知识分享和会议记录流程,使养殖户和专家能够将农业气象学(例如天气系统)中的关键概念与水产养殖管理加以联系。会议产生了九项知识产品,用于指导从业者和渔业养殖户管理天气系统的影响。这些源于罗非鱼生产的做法已被用于其他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

在2015年至2016年厄尔尼诺现象期间,项目还为罗非鱼养殖户提供养殖咨询服务,通俗易懂地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对淡水鱼养殖系统的影响,包括各项指标、减缓战略和适应措施。

推进

从国家层面到渔场层面,政府机构和水产养殖者正在加快使用由项目引入的、基于实证的气候抵御方法。得益于知识的增长,以及信息、通讯技术和高质量信息的获取,上述团体能够将适应和减缓战略纳入规划和实际生产过程。

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办事处水产养殖官员苗为民(音译)表示,“项目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将水产养殖与大气和气象科学结合在一起。这一成就帮助罗非鱼养殖户在与气候变化的赛跑中胜出,同时也为消除贫困和粮食不安全作出了贡献。这一融合带来的学问、技术应用、政策和知识产品具备被运用到菲律宾及亚太地区其他水产养殖企业的巨大潜力。”

深入了解

分享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