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扩充农业粮食体系就业数据指标

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拓宽数据指标,揭示农业粮食体系就业状况

在肯尼亚,粮农组织受训青年正在工作。

©FAO/Luis Tato

01/11/2024

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对FAOSTAT(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门户网站上的现有数据进行了全面修订,发布了五项与农业粮食体系就业相关的全新指标。FAOSTAT门户网站一直是查询农业粮食信息与了解农村生计的首选渠道。现在,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公众又有了新的资源来衡量农业粮食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就业机会的规模与其重要性。

修订后的数据域包含共23项指标的信息,细分至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包括农业粮食体系的就业规模、就业状况、农业分工和农业、林业、渔业以及农村地区就业者的工作时间(按性别与年龄组划分)。关键指标是指农业粮食体系中的农业和非农业就业,并按年龄组、性别和农业部门(包括林业和木材生产、渔业和水产养殖以及狩猎、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分列数据。

粮农组织统计司首席统计师兼司长何塞·罗塞罗·蒙卡约说:“面对改善就业数据可用性的迫切需求,FAOTAT及时响应,拓宽覆盖范围,为农业粮食体系的转型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新的指标可以更清晰的反映出世界各地农业粮食体系提供的就业机会及其在养活全球人口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农业粮食部门雇用了近13亿人,占全球劳动力的39.2%。最新的FAOSTAT统计数据为了解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部门提供了宝贵洞见,也为未来在地方一级更详细地监测趋势奠定了基础。

部分结论

农业粮食体系在全球就业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52.2%降至2021年的39.2%,表明过去二十年来劳动力大量流向其他部门。在非洲,农业粮食体系占总就业的64.5%,为全球最高,突出了该地区对农业粮食体系的高度依赖。亚洲紧随其后,占比为41.5%,反映出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现状。美洲的这一占比为22.4%,大洋洲为18.7%,欧洲14.7%,表明这些地区的经济更加多元化,对农业粮食体系的依赖程度较低。

就人数而言,亚洲农业粮食体系的就业人数达到8.3亿人,居全球之首,其中中国和印度占60%。非洲农业粮食体系就业人口约为3亿,位居第二。亚非两个大洲加起来占全球农业粮食体系就业人数的88%。

在全球范围内,农业部门占农业粮食体系就业的67.5%,但不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在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大部分农业粮食体系就业集中在非农环节,如食品加工、服务、贸易、运输和非食品农业制造业。相比之下,非洲和亚洲主要依靠农业提供这方面的就业。非洲农业部门占农业粮食体系就业的74.4%,为全球最高,欧洲这一数字最低,为34.8%。

在过去二十年中,农业粮食体系的非农环节就业在全球总就业中的占比一直稳定在13%左右,非洲是该部门唯一出现增长的区域。2021年,非洲农业粮食体系非农就业占总就业的16.5%,美洲为12.8%,亚洲为12.4%,大洋洲为11.9%,欧洲的比例最低,为9.6%。

联系方式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

Christopher Emsden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291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