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保护性农业赋能印度尼西亚农民改造边缘地区的贫瘠土地


改进农业技术有助于抵御水土流失和洪水,促进提高产量和收入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X Share on Linkedin

接受粮农组织的保护性农业技术培训后,Seferinus We'e现在将山羊圈养在畜舍里,以便收集粪便,用作有机肥料。©联合国雅加达新闻中心/Miklos Gaspar

03/04/2023

上大学与粪肥利用有何关联?Seferinus We'e和Krensensiana Nasa认为,保护性农业的推广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这对夫妇务农为生,生活在印度尼西亚东部风景如画的弗洛雷斯岛。通过参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及其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共同支持的一个项目,他们已经成功将产量和收入提高了3.5倍。

他们的土地位于南加罗罗一段可以俯瞰印度洋的陡峭山坡上,修筑梯田和间作的方法帮助他们成功阻止了水土流失。在保护性农业生产中使用家畜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后,他们的玉米产量已经从每公顷2吨增加到7吨。他们通过出售剩余的玉米赚得收入,支持最年长的两个孩子去雅加达上大学。

孩子们的父亲Seferinus说:“我们本来负担不起学费。”过去,他只能自给自足,如今却能和妻子一起种植红薯、豆类、玉米和叶菜,比如小白菜,以供出售。

“一家人全年的食物都有了保障,此外还有一笔稳定收入,”Krensensiana补充道。在陡峭的山坡上修筑梯田虽然辛苦,但是劳有所得。

这些技术都是保护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性农业这一耕作体系,可防止耕地损失,并恢复退化的土地。它有助于保持永久性土壤覆盖、尽可能防止土壤机械扰动以及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保护性农业加强了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物过程,有助于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增加并维持作物产量。

Krensensiana Nasa和儿子在梯田上劳作,由于采用了保护性农业技术,他们的收入增加了3.5倍。©联合国雅加达新闻中心/Miklos Gaspar

推广保护性农业

当地农业主管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截至2023年,粮农组织已通过在当地的实施伙伴“独立农民伙伴关系基金会”在几个村庄推广了保护性农业。地区农业办公室现已向该地区所有耕种边缘土地的农民提供了这一技术。

农业部纳格克地区办公室主任Oliva Monika说道:“这些成果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已决定通过推广人员在全区推广这一方法。”

纳格克地区约有21000名农民,其中约10%在贫瘠的土地上耕作。他们的土地要么像南加罗罗那样过于陡峭,雨水沿天然坡面冲刷而下时,会导致最高处的肥沃土壤流失;要么地势完全平坦,雨水无处可去,从而将本可带来丰富物产的种植区域变成一片泽国。

来自沃洛瓦的小农Amandus Buiu就面临第二种情况,由于自己的一英亩土地经常被淹,他只能种植水稻而非价格更高的玉米或园艺产品。

Amandus的平地现在有了小型排水渠,可将土壤无法吸收的过量雨水引入附近的溪流。得益于这些技术,Amandus已经能够种植多种作物。他还将玉米与豆类进行间作,这意味着土壤可以提供足够的遮阴、水分和落叶分解后形成的天然肥料,使两种作物都能茁壮成长。此外,他还在田地尽头最靠近溪流的地方保留了一块稻田。他说:“我还在试验,想看看哪些作物搭配种植效果最好。”

通过玉米和豆类间作以及修建小型排水渠,Amandus Buiu将从前洪水泛滥的土地变成了一个高产的农场。©联合国雅加达新闻中心/Miklos Gaspar

支持农民,保护环境

作为印度尼西亚最不发达的五个地区之一,东努沙登加拉省的纳格克地区亟需这种支持。粮农组织驻印度尼西亚项目负责人Wayan Tambun表示,这些省份大多依赖农业生产,政府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帮助农民超越自给自足的农业,实现收入增长。他说:“我们和当地合作伙伴帮助农民实施的方法既保护了土地和资源,也提高了产量和收入。”

在另一个海拔较高、降雨量较低的边缘地区伦杜布威,“世界邻居”组织以及“和平之岛”组织驻印度尼西亚国家办事处作为粮农组织的伙伴,不仅向农民介绍了通过修筑梯田和使用篱笆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想法,还介绍了通过植树最大程度地减少雨季地表径流的做法,并可缓解旱季的水资源短缺。农民们已经从刀耕火种和轮垦种植转为长期耕作。由于采用了新的做法,许多地区的土地现在恢复了森林覆盖,能够有效应对自然侵蚀和洪水冲击,保障了碳汇,同时还孕育了新的水源。

农民Antontius Pati说道:“以前,我们的土地非常贫瘠,每年只能耕作五到七个月。”  二十五年后,他不仅在农场内修筑了梯田,还开辟了区域种植桃花心木和石梓树,这些树木的种子和木材都可以用来销售。

他说,“以前,我不得不频繁开垦新的土地,因为收获三次后,土壤肥力就会严重匮乏”,“但修筑梯田和使用豆科作物作为绿肥后,我的收成越来越好了。”他口中的这片“家庭森林”,确保了当地溪流不会干涸,让土壤全年都保持水分充足。

Seferinus说,继承边缘土地不再是件倒霉事了。现在他甚至可以考虑出省旅行,他补充说道:“我们家最大的两个孩子都在雅加达,我们希望能去看看他们。” 

保护性农业技术使小农户能够采取更有效的做法,从而减少作物损失并获得更高回报。粮农组织正在与印度尼西亚政府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这一技术。

与印度尼西亚联合国雅加达新闻中心Miklos Gaspar合作编写。

相关链接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