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让Kinley Wangmo失去了收入来源,她开始尝试水培农业。©粮农组织/Choki Wangmo
一场新冠疫情和随后的封锁让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失去了收入来源,来自不丹的Kinley Wangmo和她的家人也未能幸免。但与别人不同的是,这位母亲通过水培农业重新找到了谋生之道。水培农业在富含营养的特殊水体中种植作物,不需要使用土壤。
一开始,她只是好奇,但很快就乐此不疲。她参加了在线培训,意识到这种创新技术极具潜力,尤其适合不丹这个喜马拉雅山麓的内陆国家。不丹的耕地分布极为碎片化,粮食安全面临持续挑战。
与土培农业相比,水培农业耗水量更少,产量更高,而且可以全年进行。尽管初始投入可能比较高,安装也有一定难度,但水培法将农业简化到了极致,只需要植物、水、容器和光源即可进行。
进口水培系统过于昂贵,为了节省成本,她花了很多时间请教外国专家,希望为不丹农民开发出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
Kinley以前是一名包工头,承接各种水电改造项目,她现在还在经营一家五金店。她应用自学的水培知识,结合自己的专业水电技能,打造了一个使用深流技术的水培系统,通过管道实现供水和回水。这套系统成本低、效率高,并且制作材料都是现成的。
这套系统很容易维护,不丹崎岖山地的小农户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2020年,Kinley 在首都廷布市昌赞托克区修建了一个小型温室,开启了不丹的水培农业。
2024年初,她入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的城郊和城市农业项目。该项目由不丹农业和畜牧业部实施,共有30人获得资助。
利用项目提供的资金,加上自筹的资金,Kinle购置了土地、农业设备设施和种子。项目还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她安装温室、支架、灌溉系统和数字设备。
随着三个宽敞的温室陆续落成,她的设想也一步步变为现实。
她解释说:“水培的主要好处是,与传统的土壤耕作相比,植物和蔬菜生长得更快,而且占用的空间更少。在温室里,我们可以掌控一切,确保植物长势良好。”
Kinley逐步扩大温室,并增加水培生菜的品种,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粮农组织/Choki Wangmo
Kinley 急切地向身边的人传授水培农业的知识,推动不丹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疫情提醒我们,在粮食方面实现自给自足有多么重要。”
她积极在不丹推广水培法。她分享自己从事水培农业的经验,并以远低于进口设备的价格销售更符合不丹国情的水培系统。
约三分之一的不丹人口面临粮食不安全。农户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小且越来越碎片化,再加上大量青壮年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劳动密集型的农业部门陷入困境。
城市的粮食供应完全依赖国外进口或农村输入,这一点在疫情中更是暴露无遗。为此,不丹农业部一直在推进发展城市农业的战略。
Kinley希望城市地区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和食品安全,其中包括她生活的首都地区。
她说:“城市的食品安全是一个紧迫问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个人都能享有新鲜采摘的营养食品。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获取优质食品颇为不易。我们的目标是减少食物浪费,推广更健康的膳食习惯。”
Kinley对水培农业进行改良和创新,尽量利用不丹当地材料搭建水培系统。她正在改变这个喜马拉雅山麓内陆国家未来的粮食格局。©粮农组织/Choki Wangmo
农业、畜牧业和林业是不丹的经济支柱,供养着大约57%的人口。由于其他经济部门快速增长,农业部门的绝对产值虽有所增加,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在持续下降。
除此之外,不丹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受制于一系列不利因素,包括城市化和快速开发、野生动物侵扰作物、土地分散、病虫害、气温上升和农业投入品短缺。因此,不丹离粮食安全和自给自足的目标渐行渐远。
粮农组织的项目力争解决这些问题:让作物生产尽量贴近消费市场,以满足城市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示范新技术,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收入机会,特别是为妇女和青年赋权。
Kinley目前雇佣了9名员工,他们大部分是单身母亲和年轻人。当前的重点业务是种植生菜,她的团队在五个月内采收了三次生菜,供应给不丹的各家连锁酒店。现在种植的生菜有两个品种,随着业务不断扩大,她计划未来再增加三个生菜品种并招聘更多员工。
Kinley说:“尽管有不少困难,但我通过技术推广来激励青年和妇女从事农业,因为农业其实很简单。”她认为有技术加持的农业更具吸引力,因为这比传统农业更轻松,更清洁。
她今年年初扩大了业务范围,在首都及周边城镇销售生菜和沙拉。她说,她将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Kinley全身心致力于创新,助力未来粮食安全。她的事迹激励了很多人,不丹农业有望开创发展新模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