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田间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农民是学校的专家。其目的是通过实地学习,提高农民的技能。©粮农组织/Riccardo Gangale
克里斯蒂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她住在乌干达东北部半干旱地区卡拉莫贾。她丈夫不久前去世,现在她独自照顾六个孩子。克里斯蒂艰难养家,勉力满足孩子们的基本需求。她形容道:“我一直在伸手请求别人帮助。”
她微薄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农业不好做。”她解释道:“有时候下雨了,我却没有种子。人们也不愿意支援我,因为我很难还得上钱。”
克里斯蒂2011年加入了农民田间学校小组。“在农民田间学校,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手头的农活,也明白了播种的正确时机、如何用更少的种子获得同等产量、以及如何确定营销策略。”她说。
农民田间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以实地学习为核心理念,目标是培养农民技能、提高他们批判性分析并解决本地农业难题的能力。在农民田间学校,农民就是专家。正是农民自己决定哪些内容和他们相关,决定他们希望田间学校课堂上教什么。这就保证了课堂上所得到的信息和他们息息相关,是为他们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的。农民田间学校推崇的理念是,学习对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想促进新东西的学习,必须考虑之前的经历。
“我们不仅有自己的菜园可以保证一大笔收入,同时还执行轮换制,就是一组人在其中一个人的田里一起耕作,然后再去耕另一个人的地。”克里斯蒂解释道。
田里、畜群或园林中都是学习场所,农民田间学校正是在这些地方组织活动。农民直接在观察、采集和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学习。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自行制作学习材料(比如图画)。
她掌握的知识和获得的成功使她成为村里其他人的表率。“他们常常来问我对各种事情的建议。现在他们对我说的话很重视,这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克里斯蒂现在种植高粱、落花生、豇豆、向日葵和蔬菜。她把一部分产粮食储存起来,其余的则用来出售。“现在我的头等大事就是为孩子们的教育投资。”
克里斯蒂的六个孩子都在附近地区就读寄宿学校。
“还是有人时不时问我为什么把女儿们也送去上学,为什么不让她们结婚。”克里斯蒂笑道,“教育太重要了。既然我的孩子们想学习,那就让他们学习。有了良好的教育,就能找到工作了。”
左图:在约旦萨斐的农民田间学校学习了三年之后,阿斯玛(中间)成为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协调员。在阿斯玛的鼓励下,她的妹妹们也加入了农民田间学校。©粮农组织/Lucie Chocholata
右图:如今农民田间学校在90多个国家开展活动 ©FAO/Olivier Asselin
农民田间学校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农民的技术能力,也是为了促进包括性别平等和社会融合在内的社区发展。
阿斯玛和家人一起住在约旦萨斐,位于死海以南。
阿斯玛24岁时和哥哥一道受邀参加农民田间学校的番茄种植小组。当时她是所在小组仅有的两名女性之一。
她的技能提升得很快,并且发现自己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够更加开放地与其他组员(大部分为男性)沟通。加入农民田间学校三年后,阿斯玛成为一名农民田间学校的协调员。在她的帮助下,又有七名女性开始从事农业活动。她成了这些女性的榜样。她的两个妹妹札娜布和维索尔也加入了农民田间学校妇女小组。
农民田间学校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还能够促进社区内部的性别平等和社会包容性©粮农组织/Olivier Asselin
通过树立女性和男性的信心,农民田间学校的学习能够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的赋权与融合。年轻农民田间学校项目向年轻一代培训可持续农业种植方式,改善他们的未来生计,提升食品安全。这些学校向脆弱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可供他们利用的社区,帮助他们获得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而这些技能对他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每所农民田间学校都开展至少三类活动:农业生态系统分析、“小组动态活动”和“今日话题”。小组动态活动主要是团队建设和组织技能培养,而“今日话题”通常包括技术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与农业相关,但也可能涵盖小组成员关心的其他任何话题。
阿伦拉和他的家人住在塞内加尔东南部的坦巴昆达区,当地三分之二的人口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全国平均贫困率则不到50%。
阿伦拉和他的妻子2015年加入当地的农民田间学校。他说,在农民田间学校的帮助下,他明白了去了解别人、沟通和寻找共识的重要性。“农民田间学校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大家一起做决定。”阿伦拉这样说。构建更加强大的、能够一起共事的社区这一准则是农民田间学校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清楚地看到我自己一个人能做的事和我们小组一起合作能做成的事不一样。”——阿伦拉,塞内加尔农民、农民田间学校学员
他解释说,过去他和他妻子都是在各自的田里自顾自耕作。“我也不去帮我妻子,我妻子也不来帮我。现在我们改变了做法,彼此帮助,这样就容易些了。”
他和他妻子种植棉花、小米、高粱、玉米、落花生、黄秋葵、大豆和其他蔬菜。“我们种的粮食差不多能自给自足了。”在农民田间学校的帮助下,人们更加独立,阿伦拉还更加注重自我反思。“没有受过教育就像盲人一样。”他总结道,“如果你连自己都不了解,那就根本没法理解别人。”
2017年,粮农组织与15个外部伙伴合作设立了全球农民田间学校平台,将日益发展壮大的参加农民田间学校的从业者和组织网络连接起来。这一平台的目的是通过促进使用者之间知识、技术和创新的交流来提升农民田间学校的质量。这一平台包括一个拥有300多份农民田间学校资源的图书馆、农民田间学校专家在线简历和由来自100个国家的900多名从业者组成的全球电子邮件讨论组。
如今农民田间学校在90多个国家开展活动,提升了全世界四百多万农牧渔民的技能,他们是参与建立#零饥饿世界的英雄。如果不为这些粮食生产者提供支持,我们就无法建立一个没有饥饿的世界。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