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农民Eusébia Bezerra通过可持续农林业生产方式,将干旱贫瘠的土地转变为多样化的果园。©粮农组织/ Samuel Salcedo
从安第斯山脉最高的云雾林到智利河流中体型最小的鱼类,生物多样性是维系生态系统运转的无形纽带,也是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石。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堪称首屈一指。全球约50%的原始森林分布在该区域,这些原始森林因其固碳等关键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肺”。然而,由于人类不可持续的活动和气候变化,全球生物多样性正持续减少。
与此同时,农业粮食体系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及其提供的服务,包括土壤健康、病虫害控制、授粉、淡水调节和遗传资源。
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农业粮食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与全球环境基金(GEF)及其他合作伙伴正携手加强拉丁美洲全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以下是三个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粮农组织项目,致力于保护和恢复巴西、智利及委内瑞拉的生态系统:
1. 巴西卡廷加生物群落重现生机
在巴西东北部干旱的卡廷加地区,农民Eusébia Bezerra在粮农组织牵头实施、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可持续农林业实践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支持下,将干旱贫瘠的土地转化为多样化果园。
Eusébia说:“过去,我们连一半的土地都没利用起来,而项目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巨大帮助。如今,我们能在果园的每个角落种植果树、蔬菜、花卉和药用植物。”
回忆过去,当她于2019年刚回乡时,这里没有果园,蔬菜需从城里购买。最初开垦菜园时,干旱是最大难题。但通过粮农组织项目,全家学会了多种作物间作、发展农林复合系统及循环用水。
如今,Eusébia一家每周向当地合作社出售约27公斤生菜、香菜、韭菜、甜椒和韭葱。这些产出源自一个融合果树、鱼类和药用植物的复合生产系统,为家庭创造了额外收入。
项目的可持续农林业生产方式也助力保护卡廷加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是仙人掌、多刺树木和灌木的家园,但这些植物正因单一作物扩张和采矿活动面临威胁。通过保护行动,当地社区得以继续依赖这些植物 — 例如结可食用果实的曼达卡鲁仙人掌和可作药用的肖乳香树 — 获取食物和药材。
智利渔民制定了保护措施并规范传统普耶鱼捕捞方式,以确保这一鱼种持续繁育、维系生计。 ©粮农组织/ Claudio Frías
2. 智利保护普耶鱼
在智利南部,生活着一种名为普耶鱼(Galaxias maculatus)的鱼类,数十年来一直是当地生计的重要支撑。
每年春季,当地手工渔民会用传统方式捕捞这种兼具美食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独特鱼类。然而,非正规捕捞一度对鱼类种群、海洋生态系统和社区生计造成了威胁。
在帕莱纳河畔捕捞这一特有物种超过30年的Elizabeth Ovalle坦言:“过去我们只能非法售卖,因为没有合法捕捞许可证。”
普耶鱼的濒危状况促使渔民把种群保护提上了优先日程,并与粮农组织、国家和地方当局合作,将传统捕捞方式与更可持续、更符合文化习俗的方法相结合。
在粮农组织与全球环境基金支持的“海洋-海岸带综合治理项目”框架下,团队收集了捕捞量和季节性规律数据,并据此开发长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监测模型。这项工作首次使皮蒂帕莱纳-阿尼乌埃保护区的普耶鱼捕捞得以合法化并受到监管。
成果也十分显著:2024年10月至12月期间,该区域合法捕捞售出的普耶鱼达4470公斤,较前一年声称的203公斤大幅增长。这些保护行动不仅推动了更加负责任和可持续的资源管理,也提振了当地经济。
3. 委内瑞拉:通过再造林重建额斑熊家园
眼镜熊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全境。在委内瑞拉,额头长着白色斑纹的眼镜熊被称为额斑熊(Frontino Bear)。由于自然栖息地退化,该国境内这一物种的数量正持续下降。
粮农组织与委内瑞拉人民政权生态部、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在该国西部的安第斯山区实施了一项生态系统修复计划,恢复5246公顷土地,让额斑熊、其他动物与当地社区和谐共生。
作为项目的一部分,负责监督拉库拉塔山脉国家公园的护林员Serfreddy Jerez在公园周边的农用土地上开展了再造林工作。人民政权生态部与粮农组织协助当地在森林与农田之间的缓冲带建立了社区苗圃。
护林员感慨道:“最动人的是社区民众团结一心。我们努力用本地树种重新造林,这些树木能为额斑熊和区域内的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唯有如此,才能拯救我们的云雾林。”
Serfreddy相信,随着再造林工作推进,更多额斑熊将重返这片土地。
除再造林外,项目还通过其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在国家动物园、繁育中心与水族馆基金会支持下,五条生态走廊在原先分割破碎的林区间建成,使额斑熊等动物得以自由迁徙。这些走廊促进了自然再生,也为多样物种创造了可持续的生存景观。
一项再造林项目正在修复委内瑞拉安第斯山区5246公顷的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物并营造可持续景观。©粮农组织
拉丁美洲全境的生态复兴行动正助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推动实现“2030年前恢复30%生态系统”的目标。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