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要不要来杯茶?


颂扬我们历史传承中的茶文化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X Share on Linkedin

全球有超过35个产茶国,以茶业为生的人口则超过1300万。为庆祝这一悠久的文化传统,“国际茶日”应运而生。© 联合国粮农组织/Mary Jane dela Cru

21/05/2024

你可知道全世界大多数语言中的“茶”都不外乎两个发音?英语(tea)、法语(thé)、西班牙语(té)和荷兰语(thee)的发音基本都是tea的变体。中文官话和粤语中的chá则衍生出了印地语中的chai、阿拉伯语中的shay和俄语中的chay。这背后的故事颇为有趣。

中国被普遍认为是“茶的故乡”和茶树驯化的发祥地,而茶的两大发音皆源自中国,脱胎于汉字“茶”。在中文官话和粤语中,其发音为cha。 世界上使用cha系发音的国家最初大多通过丝绸之路进口茶叶,这一陆路通道的起点位于中国北方地区,此地“茶”字发音为cha。 

但是,中国南部沿海省份福建所使用的方言却把“茶”字念作te。 17世纪荷兰商人从福建港口返航,tea的发音也伴随茶叶贸易由此通达欧洲。 当然除却这两大发音,也有例外。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您身处世界何处,只要掌握这两个词音,基本就能点上一杯香茗!

茶文化丰富多彩,“茶”的词源只是其中之一。 数百年来,茶叶的种植与生产已成为全球各地文化的组成部分。 为了弘扬茶文化,四大突出的茶叶产区因为结合了独特景观、农业遗产和世代传承的传统农作方法而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中国云南省被认为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茶树种植园,其中许多茶树数千年前就由当地村民的祖先模拟森林生态系统成群栽下,并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栽种方法。该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和文化多样性,包含野生古茶树群、古茶园和栽培型古茶园。 

当地社区种植茶叶,也生产其他生计和食物所需产品,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栽培型茶林通常是一个三层系统:林木层、茶树和灌木层以及药草层。林木层由天然高大林木组成,提供树荫和防御屏障,茶树和灌木层为农民提供收入来源。药草层则包含天然药草以及人工栽培的谷物作物和蔬菜。

该系统利用自然之道防治有害生物,这甚至有助于改善茶叶的口感。当地社区在茶园中还种植特定种类的树木、花丛、果树和蔬菜。

左/上:在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中种植的茶叶天然带有茉莉花的香气。 ©ZHANG Renfeng右/下:日本静冈市的茶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深绿的色泽而闻名。 ©挂川市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

茉莉花树和茶树通常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但微气候多样的福建丘陵地区可以实现两者共存。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意味着当地出产的茶叶自然散发着茉莉花的香气,其种植法诞生于1000多年前且一直延续至今。

茉莉花茶系统是当地社区的主要生计来源,孕育茉莉花茶的生态系统支持多种作物的生长。 茉莉花和茶树种植多管齐下加强了当地的水土保持,同时促进了菌类、茉莉花茶、奶和肉类等多样产品的生产。种植在沿河平原和浅滩上的茉莉花树还可形成自然屏障,防止雨水直接冲刷河岸,从而减轻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日本静冈县传统茶草综合系统 

静冈县是日本最大的茶叶产区,茶叶年产值约为2.93亿美元(319亿日元)。该地区大约78%的农民都以种茶作为收入来源。静冈的深蒸煎茶因其独特的香气和深绿的色泽而驰名。

当地茶农还利用“茶草场”这种耕作方法,在茶园中种下芒草,收割后将其剪断并铺设在茶园田埂间,改善土壤管理的同时提升了茶叶的质量。有些茶草场属于社区共有,可按需回收芒草资源,有些茶草场则采纳更为结构化的管理方式。这种半天然的草场管理模式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名为“结”(Yui)的当地传统,这一套倡导团结合作的社会规则是当地农业社区维持茶草场模式的指导方针。茶草场和茶园如马赛克般交叉排布,蔚为壮观。

难以种植谷物和蔬菜的山坡可以用来种植茶叶,而茶叶种植难度颇高的陡坡上却诞生了茶草场。

韩国花开面地区克服不利条件,在天然山坡上实现茶叶种植。©河东郡办公室

河东郡花开面传统茶业

河东传统茶业系统是当地社区1200年来适应智异山贫瘠的自然环境而建立的一种农业系统。 花开面90%以上的地区都是陡峭的山地,季风季节经常暴发洪灾,使得当地很难稳定开展农业活动。 无法耕作稻田的花开人民转而以种植茶叶为生。

在过去的1200年中,河东茶树已经适应了恶劣的环境,利用虫媒和风媒传粉,每一片茶田因而呈现出遗传多样性。位于山脚下花开川旁的茶园和谐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保存了极佳的生物多样性。 传统河东茶种类繁多,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森林和河流为智异山区的各种动植物提供了家园。 

起源于中国的茶叶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如今遍布世界各地,已成为全球众多家庭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叶的生产和加工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家庭主要的生计来源,为身处众多最不发达国家的数百万贫困家庭提供了收入。 茶叶生产对战胜饥饿、减少极端贫困、妇女赋权以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因此,联合国将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以促进茶叶生产,宣传茶业对于农村发展、可持续生计的重要意义,以及茶业为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的卓然贡献。

相关链接

了解更多

本文为首发于2021年05月20日文章的更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