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伯利兹圣克鲁兹的学校很少供应校餐。但是现在,学校供餐的频率更高了,食物也更新鲜、更健康。©粮农组织
在伯利兹南部托利多区的圣克鲁兹,一所乡村学校正在给学生们准备午餐。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聊着天,坐在长条桌的两侧,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动了。面前的盘子里盛满了炖猪肉、木薯、新鲜番茄酱和双色萝卜沙拉。有时,孩子们在午餐时还会吃上周围农户自己种的蔬果,有些甚至是直接从学校的菜园里采摘的。学校的负责人Zita Bol正自豪和满足地在餐厅看着这欢乐的一幕。
几年前,圣克鲁兹的这所学校很少能供应餐食。托利多区是伯利兹最贫困的地区之一。Zita说,学校以前只能做到每周一天或两天给孩子们供餐,频率完全取决于周围有多少家庭能付得起0.5美元餐费,以及有没有家长自愿来帮忙做饭。
粮农组织的可持续学校模式中有一项倡议就是在学校开辟小菜园,一方面供学生观察学习,同时也能生产新鲜果蔬。©粮农组织
可持续学校
2014年,伯利兹政府请求联合国粮农组织(粮农组织)通过技术支持,帮助当地重新设计、试点、扩大学校供餐行动,长期目标是建立全国性机制改善学生的膳食。
粮农组织和墨西哥国际发展合作署(AMEXCID)实施了中美洲无饥饿计划,这是一项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SSTC)倡议。 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框架秉持团结理念,促进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打破了捐助国和受援国的传统模式。 “无饥饿计划”运用基于人权的方法和保障充足食物权的原则,帮助各国政府实施粮食和营养安全以及农村发展的公共政策。
通过这项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计划,墨西哥、伯利兹和粮农组织在伯利兹托利多区的四所学校试行了可持续学校模式。该模式以巴西的经验为基础,并得到粮农组织的技术支持,从整体上着手加强学校供餐计划,具体的行动包括改善学校的膳食教育,以及制定更健康、更多样化的学校供餐菜谱等。 该模式已成功应用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其他学校。
家庭农户的新业务
过去,学校一般会从超市和当地市场采购食材。这个项目实施之后,托利多区的家庭农户可以更加方便地成为学校的食材供应商,而他们之中有很多孩子就在当地上学。这样也让学校更加愿意根据农民当季收获的食材制定更多样化、更应季的菜谱。
学校的供餐还需保证文化的适当性,这也是一个优先事项。因为托利多有着十分多元的文化,包括莫潘人、凯奇玛雅人、克里奥尔人、加里富纳人、东印度人、门诺派教徒和梅斯蒂索混血儿等。
四所学校现在都开辟了自有菜园,主要供学生学习观察自己种植的果蔬生长态势。学校的基础设施也进行了更新,厨房设施齐全,还设立了专门的储藏区和餐厅。
面对如此翻天覆地变化,没有人比Zita更高兴了。“现在我们的基础设施更好了,还有一个自己的菜园可以用于教学。我们有社区的支持,也依赖当地的农户为我们提供食材,”她说。
可持续学校模式将公共采购与家庭农业结合起来,为小农创造了更多收入机会,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粮农组织
推动社区发展
事实上,学校供餐项目为整个社区都创造了机遇。项目促进当地农产品生产者成为供应链的一部分,提供安全、高质量的食物。公共采购与家庭农业结合,为小农创造了更多收入机会,从而造福当地经济。此外,这个项目还能培养学生更多样化的膳食习惯,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膳食行为,鼓励孩子们珍惜地方作物和本地食物。
Stephen Sho是另外一所当地学校的老师,这所学校在附近的普韦布洛老城,也参与了项目试点。Stephen表示,这一项目对当地社区极有价值,同时还成功地结合了当地的土著文化与传统文化。
“现在,我们的学生可以吃到营养均衡的餐食了,而且都是用当地社区农户们生产的食材做成的,这些农民大多也是学生的家长,”Stephen解释道。
“普韦布洛老城的人们对此十分满意,因为大家都感觉到自己成为了项目的一部分。我们都学到了合理膳食的新概念,最重要的是,整个项目的执行始终展现出对我们的文化、身份认同和传统的社区管理方式的尊重。”
Zita对此表示完全同意:“现在,我们的社区已经认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并和老师们充分协作,助力项目的成功。当地的父母、老师和社区领袖都看到了这个项目带来的积极影响,而且我们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要加强年轻人的营养和健康,学校是最适合的场所,因为在这里能够在适当的年纪帮助孩子们逐渐养成饮食和健康习惯。通过整体性的学校供餐计划促进更优的膳食,这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再通过把学校供餐与小农采购结合起来,又可以刺激社区的发展。这一南南和三方合作项目经由“中美洲无饥饿计划”等行动开展实施后,还能激励各国互相学习,共享成功经验。
了解更多